一种建筑陶瓷坯体添加料造粒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7079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陶瓷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陶瓷坯体添加料造粒设备,包括计量给料组件、拌和组件和造粒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将造粒组件设计成一对带有螺旋沟纹的凸凹弧面的上下磨体,通过下磨体的连续旋转,使经过电子计量称重后的脊料、添加料、胶合剂等充分拌和后的拌和料,在上下磨体之间进行反复搓揉、碾压、造粒;同时可通过调节机构对上下磨体之间的间隙进行调节,使造粒后的粒径可控。通过反复搓揉和碾压所造出的坯料粒径均匀密实,无需二次筛分混合,便于控制坯料的料比,提高造粒的效率。

A pelletizing equipment for building ceramic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陶瓷坯体添加料造粒设备
本技术涉及陶瓷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陶瓷坯体添加料造粒设备。
技术介绍
粉料造粒是建筑陶瓷坯体制作的重要工序之一,造粒所用的原材料和添加料的重量比、拌和的均匀性、含水率和造粒后的粒径、密实度、粗糙度等因素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将会影响坯体及最终产品的质量。目前所使用的干法或湿法造粒设备多数是通过人工或电子称料后,进行混合、喷水、滚压、抓料、筛分的过程进行造粒,筛分后的粗料再送回到上料端,进行二次或多次混合、滚压、筛分,效率低且多次混合后料比较难以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一种建筑陶瓷坯体添加料造粒设备,包括计量给料组件、拌和组件和造粒组件。本技术是将造粒组件设计成一对带有螺旋沟纹的凸凹弧面的上下磨体,通过下磨体的连续旋转,使经过电子计量称重后的脊料、添加料、胶合剂等充分拌和后的拌和料,在上下磨体之间进行反复搓揉、碾压、造粒;同时可通过调节机构对上下磨体之间的间隙进行调节,使造粒后的粒径可控。通过反复搓揉和碾压所造出的坯料粒径均匀密实,无需二次筛分混合,便于控制坯料的料比,提高造粒的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建筑陶瓷坯体添加料造粒设备,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固在机架上的计量给料组件、拌和组件和造粒组件,所述的计量给料组件为若干套,内设有可对不同粉料或液体进行称重的计量机构及输送或雾化的给料机构,所述的拌和组件内设有可对物料进行连续翻混的拌和机构,所述的造粒组件内设有对拌合后的物料进行反复搓揉、碾压的造粒机构,所述的计量给料组件置于拌和组件上部的入料段,所述的造粒组件置于拌和组件下部的出料段。所述的计量给料组件包括粉料计量合件和液体计量合件,所述的粉料计量合件为若干套,优选两套,每套包括一组上料斗和电子皮带秤,所述的上料斗固接于电子皮带秤的称重端的上方,电子皮带秤的出料端置于拌和组件的集料口内,所述的液体计量合件包括一组电子计量泵秤和雾化管,所述的雾化管串接在电子计量泵秤的出料口,其雾化喷头置于拌和组件的集料口内。所述的拌和组件包括螺旋拌和机和集料斗,所述的集料斗锁固在螺旋拌和机的集料口上。所述的造粒组件包括喂料管、造粒桶、上磨体、下磨体和收料斗,所述的上磨体置于下磨体的正上方且均置于造粒桶内,所述的喂料管置于拌和组件的出料口与上磨体之间,喂料管的出料端穿过上磨体且其出料孔朝对在下磨体的正上方,所述的造粒桶的出料口对接在收料斗的上口,所述的造粒桶、上磨体、下磨体和收料斗均锁固在机架上。进一步,所述的上磨体包括上磨座、上磨头和调节螺杆,所述的上磨头底部设有带螺旋沟纹的凹弧面,所述的上磨头锁固在上磨座的下方。进一步,所述的下磨体包括下磨座和下磨头,所述的下磨头顶部设有带螺旋沟纹的凸弧面,所述的下磨头锁固在下磨座的上方,所述的下磨座的底部设有电机,可驱使下磨体旋转。进一步,所述的调节螺杆为若干组,优选三组,均布且锁固在上磨座的上方,调节螺杆锁挂在机架上且可调,所述的上磨体和下磨体的纵向中心线重合,所述的上磨头底部的凹弧面与下磨头顶部的凸弧面对应,其凸、凹弧面之间的间隙可通过调节螺杆进行调整。进一步,所述的上磨体和下磨体由耐磨材料制备。由以上描述可知,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建筑陶瓷坯体添加料造粒设备有以下优点:一是造粒拌和前的脊料、添加料、胶合剂均通过电子计量称重,料比精确可控;二是造粒组件的上下磨体带有螺旋沟纹凸凹弧面,相互配合且间隙可调,可连续旋转、反复搓揉、碾压进行造粒,所造出的坯料粒径均匀密实,无需二次筛分混合,便于控制坯料的料比,提高造粒的效率。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便于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建筑陶瓷坯体添加料造粒设备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建筑陶瓷坯体添加料造粒设备俯视图图3为A部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1计量给料组件;11粉料计量合件;111上料斗;112电子皮带秤;12液体计量合件;121电子计量泵秤;122雾化管;2拌和组件;21螺旋拌和机;22集料斗;3造粒组件;31喂料管;32造粒桶;33上磨体;331上磨座;332上磨头;333调节螺杆;34下磨体;341下磨座;342下磨头;35收料斗;4机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建筑陶瓷坯体添加料造粒设备,包括计量给料组件1、拌和组件2、造粒组件3和机架4。所述的计量给料组件1安装在拌和组件2上部的入料段,所述的造粒组件3安装在拌和组件2下部的出料段,所述的给料组件1、拌和组件2和造粒组件3均用螺栓锁在机架4上。如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所述的计量给料组件1包括粉料计量合件11和液体计量合件12。所述的粉料计量合件11为两套,每套包括一组上料斗111和电子皮带秤112,所述的上料斗111用螺栓固定在电子皮带秤112的称重端上方的机架4上,所述的液体计量合件12包括一组电子计量泵秤121和雾化管122,所述的雾化管122串接在电子计量泵秤121的出料口。如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所述的拌和组件2包括螺旋拌和机21和集料斗22,所述的集料斗22用螺栓锁固在螺旋拌和机21的集料口上;计量给料组件1的电子皮带秤112的出料端和雾化管122的雾化喷头均架空在拌和组件2的集料斗22的集料口内。如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所述的造粒组件3包括喂料管31、造粒桶32、上磨体33、下磨体34和收料斗35。所述的上磨体33包括上磨座331、上磨头332和调节螺杆333,上磨头332锁固在上磨座331的下方;所述的下磨体34包括下磨座341和下磨头342,下磨头342锁固在下磨座341的上方,所述的下磨座341的底部设有电机;所述的调节螺杆333为三组,均布且一端锁在上磨座331的上方,另一端锁挂在机架4上且可调;所述的上磨体33置于下磨体34的正上方且均安装在造粒桶32内,所述的喂料管31安装在拌和组件2的出料口与上磨体33之间,喂料管31的出料端穿过上磨体33且其出料孔朝对在下磨体34的正上方;所述的造粒桶32的出料口对接在收料斗35的上口,所述的造粒桶32、下磨体34和收料斗35均用螺栓锁在机架4上。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建筑陶瓷坯体添加料造粒设备使用方法如下:先启动计量给料组件1、拌和组件2和造粒组件3的控制元器件和电机。将不同的脊料、添加料分别通过上料斗111和电子皮带秤112称重和给料送到螺旋拌和机21上料端的集料斗22内,同时将胶合剂或水通过电子计量泵秤121称重后通过雾化管122喷雾到集料斗22内;用螺旋拌和机21将料反复翻混拌和后,通过喂料管31将拌和后的拌和料送到造粒组件3的上磨头332和下磨头342中间进行反复搓揉、碾压、造粒,再通过收料斗35将造粒后的成品料收集,送至制坯。如果需要调整造粒的粒径大小,可通过转动调节螺杆3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陶瓷坯体添加料造粒设备,包括机架(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固在机架(4)上的计量给料组件(1)、拌和组件(2)和造粒组件(3),所述的计量给料组件(1)为若干套,内设有可对不同粉料或液体进行称重的计量机构及输送或雾化的给料机构,所述的拌和组件(2)内设有可对物料进行连续翻混的拌和机构,所述的造粒组件(3)内设有对拌合后的物料进行反复搓揉、碾压的造粒机构,所述的计量给料组件(1)置于拌和组件(2)上部的入料段,所述的造粒组件(3)置于拌和组件(2)下部的出料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陶瓷坯体添加料造粒设备,包括机架(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固在机架(4)上的计量给料组件(1)、拌和组件(2)和造粒组件(3),所述的计量给料组件(1)为若干套,内设有可对不同粉料或液体进行称重的计量机构及输送或雾化的给料机构,所述的拌和组件(2)内设有可对物料进行连续翻混的拌和机构,所述的造粒组件(3)内设有对拌合后的物料进行反复搓揉、碾压的造粒机构,所述的计量给料组件(1)置于拌和组件(2)上部的入料段,所述的造粒组件(3)置于拌和组件(2)下部的出料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陶瓷坯体添加料造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计量给料组件(1)包括粉料计量合件(11)和液体计量合件(12),所述的粉料计量合件(11)为若干套,每套包括一组上料斗(111)和电子皮带秤(112),所述的上料斗(111)固接于电子皮带秤(112)的称重端的上方,电子皮带秤(112)的出料端置于拌和组件(2)的集料口内,所述的液体计量合件(12)包括一组电子计量泵秤(121)和雾化管(122),所述的雾化管(122)串接在电子计量泵秤(121)的出料口,其雾化喷头置于拌和组件(2)的集料口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陶瓷坯体添加料造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拌和组件(2)包括螺旋拌和机(21)和集料斗(22),所述的集料斗(22)锁固在螺旋拌和机(21)的集料口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陶瓷坯体添加料造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造粒组件(3)包括喂料管(31)、造粒桶(32)、上磨体(33)、下磨体(34)和收料斗(35),所述的上磨体(33)置于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富国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南安宝达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