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阀的连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6702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电磁阀的连杆结构,属于流体控制部件的结构,现有技术存在连杆螺纹孔的有效螺纹少,与活塞部件连接后,其抗冲击能力差,导致螺钉从连杆螺纹孔中脱落的缺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的连杆结构,由板状构件弯折而成,其主体的两侧分别具有一个折边,其主体的两端分别形成两个向相反方向弯折的翻边,从而形成有以所述主体和翻边为边的折角,其特征是所述折角的至少一个边上铆接有加强块,加强块上加工有螺纹,该加强块可以增加与螺钉配合时的有效螺纹数,且能增大折角处的强度,具有连接牢固,在工作过程中不易变形、断裂,使螺钉在工作过程中头部不承受高压冲击等优点。(*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流体控制部件的结构,具体的说是用于热泵空调制 冷系统中控制制冷介质流向的四通换向阀的活塞连杆。
技术介绍
电石兹阀由电i兹线圈、导阀、主阀三大部分组成,主阀介于由压缩才几、冷 凝器、室内热交换器及室外热交换器构成的冷媒回路中,通过主阀使冷媒回 路切换方向,从而进行制冷制热的切换。图1是电磁阀在制冷系统中的工作原理图。主阀2包括一个圆筒形的阀体27,其上有与压缩机8的排气口相连接的 常通接管D (即为高压区),与压缩机8的吸气口相连接的中位接管S (即为 低压区),与室内热交换器ll相连接的旁位接管E,与室外热交换器9相连接 的旁位接管C,阀体两端有端盖24封固,内部焊接有阀座21,还有用连杆26 连成一体的滑块22和一对活塞25,连杆26和活塞25通过螺钉23紧固连接。 阀座21和滑块22组成一对运动副,活塞25和阀体27则组成另一对运动副, 通过活塞25将主阀2的内腔分隔成左(E侧)、中、右(C侧)三个腔室。导阀3包括圆形套管36,其左端焊接有小阀体34,右端焊接有封头39, 小阀体上侧焊接有与主阀常通接管D连接的毛细管d (因此导阀内腔为高压 区),下侧孔中焊接有小阀座31,小阀座31上开有三个台阶通孔,并依左向 右分别焊接有与主阀左端盖、中位接管S和主阀右端盖连接的毛细管e/s/c (因此s为低压区),套管36的内腔有能够左右滑动的芯铁37及弹压在其孔 中的回复弹簧38,还有通过铆钉连为一体,然后一起铆接固定在芯铁孔中的 拖动架32和簧片35,拖动架32的左端有开孔,下部开有凹孔的滑碗33即嵌 装在该孔中,簧片35则顶压在滑碗33的上部,它使滑碗33的下端面紧贴在 小阀座31的表面上,滑碗33可随芯铁37/拖动架32组件在小阀座31的表面 上滑动,滑碗33与小阀座31组成了一运动副,其内腔(即毛细管s)为低压 区,而其背部(即导阀内腔)为高压区,因此滑碗33承受着由此而产生的压 差力,运动副的密封主要由该压差力来实现。当空调需制冷运行时,电磁线圈不通电,在回复弹簧的作用下,芯铁带动滑石宛一起左移,/人而4吏e/s、 c/d毛细管分别相通,由于中位4妄管S为^f氐压 区,故主阀左腔的气体通过e、 s毛细管及滑碗而流入低压区,因此左腔成为 低压区,而主阀右腔由于有来自c毛细管的高压气的补充,从而成为高压区, 如此在主阀的左右腔间就形成了一个压力差,并因此而将滑块和活塞推向了 左侧,使旁位接管E与中位接管S相通,常通接管D与旁位接管C相通,此 时系统内部的制冷剂流通路径为压缩机8的排气口 ~>常通接管D—阀体中腔 —旁位接管C —室外热交换器9 —节流元件10 —室内热交换器11 —旁位接管E —滑块22—中位接管S —压缩机8的吸气口,此时,系统处于制冷工作状态。当空调需制热运行时,电磁线圈通电,在线圈电磁力的作用下,芯铁克 服回复弹簧的作用力而带动滑碗一起右移,而使c/s、 e/d毛细管分别相通。 主阀右腔就成为低压区,而左腔则成为高压区,因此滑块和活塞就;故推向了 右侧,使旁位接管C与中位接管S相通,常通接管D与旁位接管E相通,此 时的制冷剂流通路径为压缩机8的排气口 -常通接管D—中腔—旁位接管E —室内热交换器11 —节流元件10—室外热交换器9 —旁位接管C —滑块22 — 中位接管S —压缩机8的吸气口,此时,系统处于制热工作状态。如上所述,通过电^F兹线圈与导阀的共同作用就可实现主阀的换向,并通过 主阀的换向来切换制冷工质的流动方向,使室内热交换器从制冷状态的蒸发 器变为了制热状态的冷凝器,而室外热交换器则从冷凝器变成了蒸发器,从 而使空调实现夏天制冷冬天制热的一机两用的目的。图2是现有技术的电磁阀主阀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现有技术的电磁 阀连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左视图。主阀内部的连杆是由板状构件弯折而成,其两端具有与活塞部件连接的 翻边,从而形成有以翻边和连杆主体为边的折角。翻边上开有通孔,通孔的 内壁加工有螺紋,活塞部件通过螺钉与翻边通孔的螺紋配合,从而使活塞部 件和连杆连接固定。这种方案中,有效螺紋的长度相当于连杆翻边的厚度, 当主阀内的压力过大时,容易使螺钉脱落,而且连杆的折角处也容易发生变 形,甚至断裂,从而导致电磁阀发生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当主阀内的压力过大时容易使螺钉脱落、连杆折角处容易变形,甚至断裂的缺陷,提供一种电磁阀之活塞连杆连构。为此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电石兹阀的连杆结构,由4反状构件弯4斤而成,其主体的两侧分别具有一个 折边,其主体的两端分别形成两个向相反方向弯折的翻边,从而形成有以所述主体和翻边为边的折角;所述的翻边上开设有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翻 边上设置有加强块。所述的加强块与通孔通过铆接固定。所述的加强块呈一体式台阶状结构。所述的加强块呈圆柱体结构。所述的加强块上开设有盲孔。所述的加强块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的翻边上设置有凹部。所述的通孔呈台阶状。所述的盲孔内加工有螺紋。所述的通孔内加工有螺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由连杆主体和翻边形成的折角的至少 一个边上铆接有加强块,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连接牢固,减少焊点,保护 环境,在工作过程中连接螺钉不易脱落,连杆不易变形、断裂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电》兹阀在制冷系统中的工作原理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电磁阀活塞连杆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的电磁阀连杆部件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左^L图。图5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局部示意图 图6为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局部示意图 图7为本技术的第三实施例局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以下结合附图和 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i兌明。实施例一图5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连杆部件26的主体部分结构与现有^t支术相同,由板状构件弯折而成,其 主体的两侧边分别具有一个折边,其主体的两端部分别形成两个向相反方向 弯折的翻边2611, /人而形成有以所述主体和翻边为边的4斤角。翻边2611的平面上开i殳有通孔2612,通孔2612的轴向沿连杆主体的轴 向方向。加强块261呈台阶状,是由两段内径不相等的圓柱状组成的一体式结构, 其中,内径较小的一段,其长度与翻边2611的厚度相近,但不超过翻边2611 的厚度。加强块261内径较小的一端开有盲孔2613,盲孔的长度延伸至加强 块内径较大的一端,但没有穿通加强块。盲孔2613的内壁加工出螺紋2614。加强块261和翻边2611上的通孔2612通过压接的方法紧密连接固定。 内径较长一段的加强块的环状底平面与翻边2611紧密配合。由于加强块261的长度明显大于翻边2611的厚度,因此,螺紋2614的 长度明显大于翻边2611的厚度。这样,当螺钉将活塞和连杆连接固定的时候, 相对于现有技术的结构来说,与螺钉配合的有效螺紋长度明显增长,因此, 更加有利于活塞和连杆的牢固连接。并且,由于盲孔2613的存在,使得螺钉在连接活塞和连杆的同时,螺钉 的头部未伸出加强块的头部,因此,可以有效地保护螺^t丁免受外力的冲击, 特别是当主阀内的压力过大时,可以有效防止螺4丁脱落、连杆变形、甚至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电磁阀的连杆结构,由板状构件弯折而成,其主体的两侧分别具有一个折边,其主体的两端分别形成两个向相反方向弯折的翻边,从而形成有以所述的主体和所述的翻边为边的折角;所述的翻边上开设有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翻边上设置有加强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松飞宋洪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花制冷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