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扫地机器人的双滚刷驱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6289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扫地机器人的双滚刷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座、安装于电机座上的驱动电机、分向器、正向滚刷及反向滚刷,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电机端传送带连接分向器的输入端,并将动力传递给分向器,所述分向器的输出端通过正向传送带、反向传送带分别连接正向滚刷、反向滚刷,所述分向器用于将传递来的动力均等分为两份,并分别传递给正向滚刷、反向滚刷,所述正向滚刷、反向滚刷在分向器的带动下旋转以清扫垃圾;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通过驱动电机将动力传递给分向器,并通过分向器带动正向滚刷与反向滚刷旋转实现垃圾收集的功能,即由两个相逆方向运转的滚刷实现垃圾的收集工作,清洁力度更强。

A driving mechanism of double roller brush for intelligent sweeping rob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扫地机器人的双滚刷驱动机构[
]本技术涉及智能扫地机器人
,具体地说是一种智能扫地机器人的双滚刷驱动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自动化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智能机器人的需求越来越广泛;机器人时代的到来,将变革现有生产制造模式及人类生活方式。智能清洁机器人,适用于各种室外和大型室内环境,例如广场、公园、社区、地下车库及其他封闭区域的道路。目前,市面上有人驾驶的扫地机的扫地作业都通过单滚刷机构来进行垃圾的收集工作,然而单滚刷机构的扫地机垃圾清扫能力不足,不能满足大型区域的清扫要求。另外,减速器行业有一种T型的齿轮减速器,虽然其可实现一端转速输入,另两端输出且转向相反的功效,但其输出的两端分别在相对的方向,且都与输入端相交叉,该种三个方向的连接端无法应用于扫地机器人的小型空间内,从而无法实现多滚刷驱动的目的。因此,确有必要对现有扫地机的滚刷机构进行改进,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智能扫地机器人的双滚刷驱动机构,实现了由两个相逆方向运转的滚刷进行垃圾收集工作,清洁力度更强。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智能扫地机器人的双滚刷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座1、安装于电机座1上的驱动电机2、分向器3、正向滚刷4及反向滚刷5,所述驱动电机2的输出端通过电机端传送带61连接分向器3的输入端,并将动力传递给分向器3,所述分向器3的输出端通过正向传送带62、反向传送带63分别连接正向滚刷4、反向滚刷5,所述分向器3用于将传递来的动力均等分为两份,并分别传递给正向滚刷4、反向滚刷5,所述正向滚刷4、反向滚刷5在分向器3的带动下旋转以清扫垃圾。进一步地,所述分向器3包括分向器座31以及贯穿分向器座31的主动轴32与从动轴33,所述主动轴32与从动轴33平行设置,所述主动轴32上并位于分向器座31一侧安装有正向齿轮34及输入轮35,所述输入轮35位于正向齿轮34外侧,所述主动轴32上并位于分向器座31另一侧安装有正向输出轮36,所述从动轴33一端安装有与正向齿轮34位于同侧的逆向齿轮37,所述从动轴33另一端安装有与正向输出轮36位于同侧的逆向输出轮38,所述输入轮35通过电机端传送带61连接驱动电机2输出端的驱动电机输出轮8,所述正向齿轮34与逆向齿轮37相互啮合,所述正向齿轮34、逆向齿轮37分别通过主动轴32、从动轴33带动正向输出轮36与逆向输出轮38旋转,所述正向输出轮36、逆向输出轮38分别连接正向滚刷4、反向滚刷5。进一步地,所述正向齿轮34与逆向齿轮37的尺寸规格相同以使输入轮35传送进来的动力被均等分为两份。进一步地,所述正向滚刷4端部设置有正向滚轮41,所述反向滚刷5端部设置有反向滚轮51,所述正向滚轮41通过正向传送带62连接于分向器3上的正向输出轮36,所述反向滚轮51通过反向传送带63连接于分向器3上的逆向输出轮38。进一步地,所述正向齿轮34与逆向齿轮37外围包覆有外壳39,所述外壳39安装在分向器座31上。进一步地,所述电机座1上设置有用于张紧电机端传送带61的传动带张紧轮71,所述分向器3的分向器座31上设置有正向传动带张紧轮72和反向传动带张紧轮73,所述正向传动带张紧轮72、反向传动带张紧轮73分别用于张紧正向传送带62、反向传送带63。进一步地,所述正向滚刷4与被清扫地面不接触,并保持1-10mm间隙。进一步地,所述反向滚刷5位于正向滚刷4的水平后侧,所述反向滚刷5与被清扫地面接触,且与被清扫地面保持1-5mm的过盈距离。本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通过驱动电机将动力传递给分向器,并通过分向器带动正向滚刷与反向滚刷旋转实现垃圾收集的功能,即由两个相逆方向运转的滚刷实现垃圾的收集工作,清洁力度更强;同时,分向器通过尺寸规格相同的正向齿轮与逆向齿轮来保证输入轮传送进来的动力被均等分为两份,进而使得正向滚刷与反向滚刷的旋转力相等;此外,正向滚刷不与被清扫的地面接触并保持1-10mm间隙,反向滚刷以保持与地面1-5mm的过盈的距离与被清扫的地面接触,实现了垃圾抛洒方向完全朝向后侧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分向器的结构示意图一(含外壳);图4是本技术中分向器的结构示意图二(不含外壳);图5是图3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4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机座2、驱动电机3、分向器31、分向器座32、主动轴33、从动轴34、正向齿轮35、输入轮36、正向输出轮37、逆向齿轮38、逆向输出轮39、外壳4、正向滚刷41、正向滚轮5、反向滚刷51、反向滚轮61、电机端传送带62、正向传送带63、反向传送带71、传动带张紧轮72、正向传动带张紧轮73、反向传动带张紧轮8、驱动电机输出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以下进一步说明:请参照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扫地机器人的双滚刷驱动机构,该双滚刷驱动机构安装于智能扫地机器人设有的垃圾箱装置的前侧,以用于清扫地面垃圾。该双滚刷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座1、安装于电机座1上的驱动电机2、分向器3、正向滚刷4及反向滚刷5,驱动电机2的输出端通过电机端传送带61连接分向器3的输入端,并将动力传递给分向器3,分向器3的输出端通过正向传送带62、反向传送带63分别连接正向滚刷4、反向滚刷5,分向器3用于将传递来的动力均等分为两份,并分别传递给正向滚刷4、反向滚刷5,正向滚刷4、反向滚刷5在分向器3的带动下旋转以清扫垃圾。电机座1为智能扫地机器人用于承载各机构的机架也可以为单独安装于机架上并供驱动电机2承载于上的安装板块;驱动电机2安装于电机座1上作为双滚刷驱动机构的动力源。请一并参照图3至图6所示,其中,分向器3包括分向器座31以及贯穿分向器座31的主动轴32与从动轴33,主动轴32与从动轴33平行设置。主动轴32上并位于分向器座31一侧安装有正向齿轮34及输入轮35,输入轮35位于正向齿轮34外侧,主动轴32上并位于分向器座31另一侧安装有正向输出轮36,从动轴33一端安装有与正向齿轮34位于同侧的逆向齿轮37,从动轴33另一端安装有与正向输出轮36位于同侧的逆向输出轮38,输入轮35通过电机端传送带61连接驱动电机2输出端的驱动电机输出轮8,正向齿轮34与逆向齿轮37相互啮合,正向齿轮34与逆向齿轮37的尺寸规格相同以使输入轮35传送进来的动力被均等分为两份,正向齿轮34、逆向齿轮37分别通过主动轴32、从动轴33带动正向输出轮36与逆向输出轮38旋转,正向输出轮36、逆向输出轮38分别连接正向滚刷4、反向滚刷5;正向齿轮34与逆向齿轮37外围包覆有外壳39,外壳39安装在分向器座31上。本技术中,正向滚刷4端部并位于分向器3的一侧设置有正向滚轮41,反向滚刷5端部并位于分向器3的一侧设置有反向滚轮51,正向滚轮41通过正向传送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扫地机器人的双滚刷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座(1)、安装于电机座(1)上的驱动电机(2)、分向器(3)、正向滚刷(4)及反向滚刷(5),所述驱动电机(2)的输出端通过电机端传送带(61)连接分向器(3)的输入端,并将动力传递给分向器(3),所述分向器(3)的输出端通过正向传送带(62)、反向传送带(63)分别连接正向滚刷(4)、反向滚刷(5),所述分向器(3)用于将传递来的动力均等分为两份,并分别传递给正向滚刷(4)、反向滚刷(5),所述正向滚刷(4)、反向滚刷(5)在分向器(3)的带动下旋转以清扫垃圾。/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扫地机器人的双滚刷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座(1)、安装于电机座(1)上的驱动电机(2)、分向器(3)、正向滚刷(4)及反向滚刷(5),所述驱动电机(2)的输出端通过电机端传送带(61)连接分向器(3)的输入端,并将动力传递给分向器(3),所述分向器(3)的输出端通过正向传送带(62)、反向传送带(63)分别连接正向滚刷(4)、反向滚刷(5),所述分向器(3)用于将传递来的动力均等分为两份,并分别传递给正向滚刷(4)、反向滚刷(5),所述正向滚刷(4)、反向滚刷(5)在分向器(3)的带动下旋转以清扫垃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扫地机器人的双滚刷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向器(3)包括分向器座(31)以及贯穿分向器座(31)的主动轴(32)与从动轴(33),所述主动轴(32)与从动轴(33)平行设置,所述主动轴(32)上并位于分向器座(31)一侧安装有正向齿轮(34)及输入轮(35),所述输入轮(35)位于正向齿轮(34)外侧,所述主动轴(32)上并位于分向器座(31)另一侧安装有正向输出轮(36),所述从动轴(33)一端安装有与正向齿轮(34)位于同侧的逆向齿轮(37),所述从动轴(33)另一端安装有与正向输出轮(36)位于同侧的逆向输出轮(38),所述输入轮(35)通过电机端传送带(61)连接驱动电机(2)输出端的驱动电机输出轮(8),所述正向齿轮(34)与逆向齿轮(37)相互啮合,所述正向齿轮(34)、逆向齿轮(37)分别通过主动轴(32)、从动轴(33)带动正向输出轮(36)与逆向输出轮(38)旋转,所述正向输出轮(36)、逆向输出轮(38)分别连接正向滚刷(4)、反向滚刷(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博陆晓斌朱挺杰程昊天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高之仙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