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向阀挡油组件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62845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2: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单向阀挡油组件及车辆,单向阀挡油组件包括:阀壳,其内限定有容纳腔;膜片组件,设在容纳腔内,以打开或关闭单向阀;挡油件,与膜片组件相对设置,以防止平衡轴将机油甩到膜片组件上;补气管道,其内限定有气流通道,补气管道与阀壳连接,且气流通道的至少一部分与容纳腔连通,以由挡油件将补气管道内的气流导入平衡轴齿轮正中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单向阀挡油组件,通过在阀壳内设置挡油件,可以有效防止平衡轴将机油甩到膜片组件上,并且通过挡油件可以将补气管道内的气流导入平衡轴齿轮正中央,防止补气时大量机油被吹起,减少曲轴箱气体中的含油量,降低油气分离器的分离难度,提高油气分离器的分离效率。

Check valve oil block assembly and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单向阀挡油组件及车辆
本技术涉及单向阀制造
,特别是涉及一种单向阀挡油组件和具有该单向阀挡油组件的车辆。
技术介绍
增压机型发动机由于活塞漏气量大于自然吸气发动机,同时当增压器介入工作后,进气系统出现正压,导致整个曲轴箱通风系统负压源动力减少,影响曲轴箱通风系统的布置。在这种情况下各个通道需要增加单向阀,特别是补气管道需要增加单向阀,防止在不补气的工况下机油从单向阀泄漏。现有的单向阀采用膜片加弹簧形式,在膜片需要关闭工况下,可借用弹簧力加快膜片的关闭,减少膜片关闭时,由膜片带出的机油量,使膜片在静态时保持常闭状态。但是现有的上述单向阀,弹簧在生产过程中控制比较严格,弹簧力过大会导致补气范围减少,弹簧力过小会起不到常闭功能。并且由于平衡轴甩油,导致膜片安装孔位置油比较多,在膜片关闭时,还是会有少量机油被带出。同时当单向阀处于补气状态时,会把膜片安装孔的机油吹起,导致曲轴箱气体中含油量增加,增加了油气分离器的分离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单向阀采用膜片加弹簧的结构方式中,大量机油会被甩到膜片的安装孔中,以及在补气时大量机油被吹起的问题。特别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单向阀挡油组件,包括:阀壳,其内限定有容纳腔;膜片组件,设在所述容纳腔内,以打开或关闭单向阀;挡油件,与所述膜片组件相对设置,以防止平衡轴将机油甩到所述膜片组件上;补气管道,其内限定有气流通道,所述补气管道与所述阀壳连接,且所述气流通道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容纳腔连通,以由所述挡油件将所述补气管道内的气流导入平衡轴齿轮正中央。进一步地,所述膜片组件包括:膜片,所述膜片具有第一安装孔,所述膜片与所述挡油件相对设置;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与所述阀壳连接,所述膜片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孔设在所述安装柱上。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柱的一端沿竖直方向延伸,另一端沿水平方向延伸以形成截面为T型的结构,所述安装柱沿竖直方向延伸的一侧朝向所述补气管道,所述膜片和所述挡油件设在所述安装柱的沿水平方向延伸的一端上。进一步地,所述挡油件上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挡油件通过所述第二安装孔设在所述安装柱上。进一步地,所述挡油件为挡板,所述挡油件在朝向所述膜片方向上的正投影的面积大于所述膜片的截面的面积,所述挡油件的外壁面上设有沿其周向延伸的纹槽,以将所述补气管道内的气流导入所述平衡轴齿轮正中央。进一步地,所述挡油件在朝向所述膜片的方向上的径向尺寸逐渐减小。进一步地,所述挡油件与所述安装柱焊接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补气管道包括: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沿水平方向延伸且与所述膜片相对应,所述第一管道内限定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第一气流通道;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沿竖直方向延伸且与所述挡油件相对应,所述第二管道内限定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第二气流通道。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道为管嘴,所述第二管道为导气管。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单向阀挡油组件。本技术的单向阀挡油组件,通过在阀壳内设置挡油件,可以有效防止平衡轴将机油甩到膜片组件上,并且通过挡油件可以将补气管道内的气流导入平衡轴齿轮正中央,防止补气时大量机油被吹起,减少曲轴箱气体中的含油量,降低油气分离器的分离难度,提高油气分离器的分离效率。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附图说明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单向阀挡油组件的剖视图。附图标记:单向阀挡油组件100;阀壳10;膜片21;安装柱22;挡油件30;补气管道40;第一管道41;第一气流通道411;第二管道42;第二气流通道421。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本技术的单向阀挡油组件100主要由阀壳10、膜片组件、挡油件30和补气管道40组成。其中,阀壳10内可以加工有容纳腔,膜片组件安装在容纳腔内,膜片组件可以打开或关闭单向阀。挡油件30与膜片组件相对设置,挡油件30可以防止平衡轴将机油甩到膜片组件上。具体来说,挡油件30可以将机油与膜片组件隔开,在平衡轴工作甩油的过程中,机油甩在挡油件30上,防止膜片组件在关闭时带出少量机油。同时本技术的单向阀采用挡油件30和膜片组件的结构形式,很好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单向阀采用膜片21加弹簧的结构方式(弹簧和膜片21浸泡在机油中),弹簧在生产过程中控制比较严格,以及在平衡轴工作甩油的过程中,会有大量机油被甩到膜片21的安装孔中的问题。补气管道40内加工有气流通道,补气管道40与阀壳10连接,补气管道40内的气流通道的至少一部分与容纳腔连通,气流可以通过补气管道40导入和导出阀壳10。挡油件30可以将补气管道40内的气流导入平衡轴齿轮正中央,由于平衡轴齿轮正中央(也就是平衡轴中间位置没有机油),因此,在平衡轴齿轮运转产生离心作用是时,气流导入该位置时可以有效防止机油被吹起,进而有效防止曲轴箱气体中含油量增加,降低油气分离器的分离难度,提高油气分离器的分离效率。当然,本技术的单向阀的其他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可以理解并且能够实现的,在本申请中不再详细赘述。由此,本技术的单向阀挡油组件100,通过在阀壳10内设置挡油件30,可以有效防止平衡轴将机油甩到膜片组件上,并且通过挡油件30将补气管道40内的气流导入平衡轴齿轮正中央,防止补气时大量机油被吹起,减少曲轴箱气体中的含油量,降低油气分离器的分离难度,提高油气分离器的分离效率。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膜片组件主要由膜片21和安装柱22组成。其中,膜片21上加工有第一安装孔,膜片21与挡油件30相对设置,在平衡轴工作甩油的过程中,机油甩在挡油件30上,防止膜片21的第一安装孔中带有大量的机油,导致膜片21在关闭时带出少量机油。同时本技术的单向阀采用挡油件30和膜片21的结构形式,很好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单向阀采用膜片21加弹簧的结构方式,弹簧在生产过程中控制比较严格,以及在平衡轴工作甩油的过程中,会有大量机油被甩到膜片21的第一安装孔中的问题。安装柱22与阀壳10连接,膜片21通过第一安装孔安装在安装柱22上。在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参见图1,安装柱22可以加工成,一端沿竖直方向延伸,且另一端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截面为T型的结构。其中,安装柱22沿竖直方向延伸的一侧朝向补气管道40,膜片21和挡油件30安装在安装柱22的沿水平方向延伸的一端上,挡油件30可以为膜片21进行挡油,保证膜片21在关闭时,不会通过第一安装孔带出机油。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向阀挡油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阀壳,其内限定有容纳腔;/n膜片组件,设在所述容纳腔内,以打开或关闭单向阀;/n挡油件,与所述膜片组件相对设置,以防止平衡轴将机油甩到所述膜片组件上;/n补气管道,其内限定有气流通道,所述补气管道与所述阀壳连接,且所述气流通道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容纳腔连通,以由所述挡油件将所述补气管道内的气流导入平衡轴齿轮正中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向阀挡油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阀壳,其内限定有容纳腔;
膜片组件,设在所述容纳腔内,以打开或关闭单向阀;
挡油件,与所述膜片组件相对设置,以防止平衡轴将机油甩到所述膜片组件上;
补气管道,其内限定有气流通道,所述补气管道与所述阀壳连接,且所述气流通道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容纳腔连通,以由所述挡油件将所述补气管道内的气流导入平衡轴齿轮正中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阀挡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组件包括:
膜片,所述膜片具有第一安装孔,所述膜片与所述挡油件相对设置;
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与所述阀壳连接,所述膜片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孔设在所述安装柱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向阀挡油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柱的一端沿竖直方向延伸,另一端沿水平方向延伸以形成截面为T型的结构,所述安装柱沿竖直方向延伸的一侧朝向所述补气管道,所述膜片和所述挡油件设在所述安装柱的沿水平方向延伸的一端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向阀挡油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油件上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挡油件通过所述第二安装孔设在所述安装柱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锋王建航叶镇苏朋远夏志鹏
申请(专利权)人:宝鸡吉利发动机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