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式制冷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6124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一种吸收式制冷机,由管路连接蒸发器、吸收器、再生器和冷凝器并形成制冷循环,其特征在于,略水平向地设在该蒸发器内的若干根传热管上,在管的内面设有沿着管轴方向且螺旋状延伸的连续突起,在管的外面形成有与该连续突起对应的若干槽,该传热管的槽间距与管外径尺寸之比为0.5至1.25,在传热管的上方设有散布制冷剂用的散布装置,传热管的槽间距与散布装置的制冷剂散布间距之比为0.6至1.4。(*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由管路连接蒸发器、吸收器、再生器和冷凝器并形成制冷循环的吸收式制冷机。设在吸收式制冷机的蒸发器上的传热管,例如有日本专利公报实公昭53-40767号所揭示的型式,由制冷剂分散器散布到传热管外表面上的制冷剂冷却流经传热管内的冷水。在上述现有技术中,由于传热管的外表面和内面都是平滑的,流经管内的冷水得不到充分的搅拌,冷水在管内顺畅地流过,所以冷水和传热管的热传递系数低。为了确保热传递量而增加传热管的根数时,又导致了蒸发器容积的增加。另外,将外表面和内面都平滑的传热管用于冷凝器或吸收器时,也与蒸发器同样地,流经传热管内的冷却水得不到充分的搅拌,所以冷水和传热管的热传递系数低。为了确保热传递量即在冷凝器的冷却能力而增加传热管的根数时,导致冷凝器容量的增加,与上述蒸发器容量增加同样地,引发吸收式制冷机大型化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采取的办法是在蒸发器内使用管内壁上形成有连续突起的螺旋管。在上述螺旋管内,该连续突起的间距通常较狭窄,约为传热管外径的0.4~0.5倍。该连续突起在管内产生紊流效果,增加了管内的热传递系数,增加热交换量。但是,由于其间距较狭窄,传热管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收式制冷机,由管路连接蒸发器、吸收器、再生器和冷凝器并形成制冷循环;上述蒸发器通过制冷剂的气化将冷水冷却并供给负荷;上述吸收器中流入来自蒸发器的制冷剂蒸气,同时浓吸收液被散布,由该浓吸收液吸收制冷剂蒸气;上述再生器对来自吸收器的稀吸收液加热并分离制冷剂蒸气;上述冷凝器中流入来自再生器的制冷剂蒸气并冷凝该制冷剂蒸气;其特征在于,略水平向地设在该蒸发器内的若干根传热管上,在管的内面设有沿着管轴方向且螺旋状延伸的连续突起,在管的外面形成有与该连续突起对应的若干槽,该传热管的槽间距与管外径尺寸之比为0.5至1.25,在传热管的上方设有散布制冷剂用的散布装置,传热管的槽间距与散布装置的制冷剂散布间...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古川雅裕金子敏文鹿沼仁志
申请(专利权)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