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式制冷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5867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装置不大的情况能够有效利用能量。其特征在于在双重管单元40底面的以台阶而增高的内周部分上设置圆筒状壁47,形成了贮存沿冷水管41的外周落下的水的制冷剂贮罐48。在制冷剂贮罐48的底面连接制冷剂循环路49,其另一端连接制冷剂供给路31,泵P2将制冷剂贮罐48内的水输送到接水盘44内,再沿冷水管41喷淋。(*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双重管一体地形成蒸发器和吸收器的吸收式制冷机。迄今为止,已经公知了这种将蒸发器和吸收器构成一体的吸收式制冷机,即通常沿垂直设立的双重管的内管外表面分散液态制冷剂,在其向下流运过程中逐渐蒸发,并由分散在外管内表面上的吸收液吸收蒸发的气态制冷剂。如果采用这样的结构,则由于将蒸发器和吸收器制成了一体,而能变得更为紧凑,因此可使装置小型化。然而,在上述的构成中,在内管外表面上喷啉的液态制冷剂中,在向下流动过程中不能蒸发的部分与沿外管内表面流下的吸收液混合而不能发挥其制冷效果,因此该部分的能量被浪费掉。即使根据内管外表面的传热面积的散布理论求出的可蒸发量的液态制冷剂,对于使液态制冷剂沿垂直设置和内管外表面流下的结构,不能有效地利用整个内管外表面,也就不能使其全部蒸发。因此,如果要全部蒸发液态制冷剂,则除了理论上求得的传热面积外还要增加一些面积,因而必然带来装置大型化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吸收制冷机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问题,在不会增大装置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利用能量。解决上述问题的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1记载的吸收式制冷包括使热制冷剂循环的循环管;在部分上述循环管的外周上同轴地设置的外管;在上述循环管和上述外管之间形成的室内向该循环管外表面分布液态制冷剂的制冷剂喷淋装置,在上述室内向上述外管的内表面喷淋吸收制冷剂的吸收液的吸收液喷淋装置;利用喷淋在上述循环管外表面上的液态制冷剂的蒸发来冷却在该循环管内循环的热介质,并由分布在上述外管内表面上的吸收液来吸收制冷剂蒸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与吸收液没有混合的状态下贮存虽然由上述制冷剂喷淋装置喷淋的但没有蒸发的液态制冷剂的制冷剂贮罐;使上述制冷剂贮罐内的液态制冷剂流向上述制冷剂喷淋装置的制冷剂循环流路;和设置在上述制冷剂循环流路上的用于将上述液态制冷剂输送到上述制冷剂喷淋装置的作为动力源的泵。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2记载的吸收式制冷机在权利要求1的基础上还具有防止由上述吸收液喷淋装置喷淋的吸收液接触上述循环管的防循环管接触装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3记载的吸收式制冷机在权利要求2基础上,还具有防止由上述吸收液喷淋装置喷淋的吸收液接触上述制冷剂贮罐的防接触制冷剂贮罐的装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4记载的吸收式制冷机在权利要求1,2或3基础上使用上述泵作为将由冷凝器凝生成的液体制冷剂输送给上述制冷剂喷淋装置的动力源。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5记载的吸收式制冷机在权利要求1-4中任何一个基础上还具有从吸收运行循环中分离出由冷凝器冷凝生成的部分液态制冷剂并贮存的制冷剂箱,和向上述制冷剂喷淋装置供给上述制冷剂箱内的液态制冷剂并使其返回到吸收运行循环的供给装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6记载的吸收式制冷机在权利要求5的基础上,还具有使用上述泵作为上述供给装置的动力源。具有上述构成的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1的吸收式制冷机向循环管外表面喷淋液态制冷剂,向外管内表面喷淋吸收液。液态制冷剂在循环管外表面上蒸发,其蒸发时从在循环管内循环的热介质中吸取热量而将其冷却。蒸发的制冷剂蒸汽被喷淋在外管内表面上的吸收液直接吸收。这样,利用双重管结构使蒸发器和吸收器构成一体,从而使装置小型化。虽然喷淋在循环管外表面上的但没有蒸发的液态制冷剂在没与吸收液混合的状态下贮存在制冷剂罐内,由泵通过制冷剂循环流路输送到制冷剂喷淋装置再次进行预淋。因此,使没有蒸发的液态制冷剂反复喷淋,就能够防止能量良费,显著地分布比可蒸发量更的液态制冷剂,因此提高了循环管外表面上的可湿性等,有效地利用了传热面积,设计比较紧凑但能得到足够的蒸发量。具有上述构成的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2记载的吸收式制冷机液在吸收制冷剂蒸汽之际吸收了蒸汽热量而升温,但因具备了防止喷淋吸收液与循环管接触的防循环管接触装置,因此吸收液的热量不易传给循环管,并能够防止冷却效率下降。具有上述构成的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3记载的吸收式制冷机,因具有防止吸收液接触制冷剂罐的防接触制冷剂罐装置,所以吸收液的热量不容易从制冷剂罐的液态制冷剂传递给循环管,另外,液态制冷剂在制冷剂罐内不容易蒸发,因此可防止冷却效率下降。具有上述构成的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4记载的吸收式制冷机,将在冷凝器内冷凝生成的液态制冷剂输送到制冷剂喷淋装置,然而向循环管外表面上喷淋。因为共用将制冷剂罐内的液态制冷剂输送到制冷剂喷淋装置的泵作为动力源,因此结构简单。具有上述构成的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5记载的吸收式制冷机,具有将由冷凝器冷凝生成的部分液态制冷剂从吸收运行循环中分离出并贮存的制冷剂箱。利用这样的构成,可改变吸收运行循环吸收液内所含的制冷剂的比例。因此,可根据例如环境温度或吸收液的温度改变该比例,能够维持与温度对应的最佳比例并提高冷冻性能。吸收运行中使用的吸收液中所含的制冷剂量比例增加时,就必须使制冷剂箱内的液体制冷剂返回吸收运行循环,当该液体制冷剂直接与吸收液混合时,就不能发挥冷却效果,从而将就浪费能量,利用向制冷剂喷淋装置供给并使其蒸发的构成,就能有效地利用能量。具有上述构成的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6记载的吸收式制冷机,共用的泵来作为供给装置的动力源,因此结构简单。附图说明图1是一实施例的吸收式制冷机的概要图,图2是双重管单元下部的透视图,图3是双重管单元下部的断面图,为使如上说明的本专利技术的构成更加清楚,下面,将描述本专利技术吸收式制冷机的优选实施例。图1是本专利技术吸收式制冷机的一个实施例的概略结构图。该吸收式制冷机具有高温再生器10,该再生器10利用燃烧器11产生的燃烧放热加热低浓度溴化锂水溶液(以下,根据溴化锂浓度,称为低浓度溶液,中浓度溶液,高浓度溶渡);第一气液分离器11,该第一气液分离器将被高温再生器10加热的低浓度溶液分离成水蒸汽和中浓度溶液;低温再生器20,该低温再生器20利用来自第一气液分离器11的水蒸汽再加热从第一气液分离器11输出经高温热交换器54的中浓度溶液;第二气液分离器21,该第二气液分离器21将来自由低温再生器20加热的中间浓度溶液分离成水蒸汽和高浓度溶液;冷凝器30,该冷凝器冷却第二气液分离器21输出的水蒸汽并使其液化;双重管单元40,该双重管单元蒸发冷凝器30输出的水,同时利用从第二气液分离器21通过低温热交换器53输送的高浓度溶液吸收这些水蒸汽。另外,在从双重管单元40通到高温再生器10的溶液循环管路50上设置有贮存低浓度溶液的稀溶液罐51、将稀溶液罐51内的低浓度溶液输送到高温再生器10的泵P1和防止逆流有逆止阀52。低浓度溶液在低温热交换器53和高温热交换器54内进行热交换,在其温度上升后由高温再生器10加热。另外,虽然图中未示出,但还具有冷却冷凝器30及双重管单元40的风扇等。高温再生器10及低温再生器20是翅管式热交换器用于加热流过管内的溴化锂水溶液。因此,与锅炉加热方式相比,能够减少装置内必要的溴化锂水溶液的容量。加热溶液时的加热效率更高,运行开始的起动时间更短。在使来自第一气液分离器11及第二气液分离器21的溶液循环的溶液循环管路12,22上分别形成分流各自的管路并与稀溶液罐51连接的防溢流管13,23。在防溢流管13,23上分别设置开关流路的电磁阀V1,V2。在第一气液分离器11上设置检测中间浓度溶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收式制冷机,包括: 使热制冷剂循环的循环管; 在部分上述循环管的外周上同轴地设置的外管; 在上述循环管和上述外管之间形成的在室内向该循环管外表面喷淋液态制冷剂的制冷剂喷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上述室内向上述外管的内表面喷淋吸收制冷剂的吸收液的吸收液喷淋装置; 利用喷淋在上述循环管外表面上的液体制冷剂的蒸发来冷却在该循环管内循环的热介质,并由喷淋在上述外管内表面上的吸收液来吸收制冷剂蒸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与吸收液没有混合的状态下贮存虽然由上述制冷剂喷淋装置喷淋的但没有蒸发的液态制冷剂的制冷剂贮罐; 使上述制冷剂贮罐内的液态制冷剂流向上述制冷剂喷淋装置的制冷剂循环流路;和 设置在上述制冷剂循环流路上的用于将上述液态制冷剂输送到上述制冷剂喷淋装置的作为动力源的泵。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藤武裕丸山明神谷洋
申请(专利权)人:帕洛马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