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装材料用下料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5603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2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包装材料用下料机包括上料辊,还包括设在于上料辊后方的多棱柱框架主体;框架主体具有中心轴且绕中心轴转动;多棱柱框架主体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相同的正多边形侧框,两个的正多边形侧框之间通过多个传送杆相互连接;在传送杆的外侧面上沿传送杆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间隙;包装材料自上料辊传送至传送杆上,并经框架主体转动后缠绕在所有的传送杆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可依据需要的包装材料张数确定框架主体转动的圈数,从而自动缠绕一定圈数后,通过人工直接沿着传送杆上的间隙进行切割,有效加速了包装材料的切割速度,保证了同时有效地裁切出多张包装材料。

A blanking machine for packaging materia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包装材料用下料机
本技术涉及包装材料的切割
,特别涉及一种包装材料用下料机。
技术介绍
在包装类材料,如无纺布材料的加工下料工序中,通常由工人首先进行相应长度尺寸无纺布的测量,再将无纺布一张一张的人工托运到工作台上,之后再通过切割机按照需求进行不同尺寸无纺布包装材料的切割。很明显传统的包装材料的下料过程及人工托运过程效率低,且一张张的将无纺布摞起的过程中很难保证上下无纺布之间对齐,造成后续切割不准确,极易产生大量的废料。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包装材料下料切割过程中存在的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高效快速下料的包装材料用下料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包装材料用下料机,包括上料辊,还包括设在于所述上料辊后方的多棱柱框架主体;所述框架主体具有中心轴且绕所述中心轴转动;所述多棱柱框架主体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相同的正多边形侧框,两个所述的正多边形侧框之间通过多个传送杆相互连接;在所述传送杆的外侧面上沿所述传送杆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间隙;所述包装材料自所述上料辊传送至所述传送杆上,并经所述框架主体转动后缠绕在所有的所述传送杆上。进一步,所述正多边形侧框的中心点至正多边形侧框的顶点均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伸出所述正多边形侧框的顶点,并连接至所述传送杆,所述支撑杆的长度可调节。通过调节支撑杆的长度,改变支撑杆的高度,由此改变整个包装材料缠绕在传送杆上的周长长度,也就可以依据对包装材料长度的需求进行自动调整支撑杆的高度。进一步,所述支撑杆伸出所述正多边形侧框的顶点的部分为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可拆卸式固定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顶端连接至所述传送杆。由此,可以方便快捷的改变伸缩杆的伸出支撑杆的长度,并可有效快捷的改变支撑杆的高度,也就改变了包装材料缠绕在传送杆上一周的周长。进一步,所述中空结构设置有多个内栓孔,所述伸缩杆上设置有与所述内栓孔对应的外栓孔;所述外栓孔与所述内栓孔通过销栓或挡块将所述支撑杆与伸缩杆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下料机还包括记录及显示所述框架主体转动的圈数的计数器,所述圈数计数器连接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框架主体的固定支架上,一条所述的传送杆上设置有感应块,所述传感器检测感应块的经过信息并将信息传送给所述圈数计数器。进一步,所述多棱柱框架主体为六棱柱框架主体,所述正多边形侧框为正六边形侧框。进一步,所述中心轴的一端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通过链条连接至电机的转动齿轮上。从而可以稳步带动中心轴及框架主体转动。进一步,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正多边形侧框的支撑杆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固定杆。从而加强整个框架主体的稳定性。更进一步,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正多边形侧框的伸缩杆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固定杆。从而加强整个框架主体的稳定性。采用本技术技术方案,可以直接将待裁切的包装材料缠绕在框架主体的传送杆上,依据需要的包装材料张数确定框架主体转动的圈数,从而自动缠绕一定圈数后,通过人工直接沿着传送杆上的间隙进行切割,有效加速了包装材料的切割速度,保证了同时有效地裁切出多张包装材料。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下料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侧正多边形侧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传送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支撑杆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为了便于理解,图1中的框架主体通过线条表示,各连接杆均通过线条表示,其中点化虚线表示的是包装材料的边缘,图1中的正多边形侧框21表示缠绕包装物料3后的状态,即传送杆22上具有包装材料3。图2表示的一侧正多边形侧框21的结构示意图,显然另一侧的正多边形侧框与其对称相同。如图1~4所示,一种包装材料用下料机100,包括上料辊1,还包括设在于上料辊1后方的多棱柱框架主体2;框架主体2具有中心轴20且绕中心轴20转动;多棱柱框架主体2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相同的正多边形侧框21,两个正多边形侧框21之间通过多个传送杆22相互连接。优选地,见图2和3所示,在传送杆22的外侧面上沿传送杆22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间隙221;包装材料3自上料辊1传送至传送杆22上,并经框架主体2转动后缠绕在所有的传送杆22上。优选地,在正多边形侧框21的中心点至正多边形侧框21的顶点均设置有支撑杆4;支撑杆4伸出正多边形侧框21的顶点,并连接至传送杆22,支撑杆4的长度可调节。本技术实施例中,见图1~4所示,支撑杆4伸出正多边形侧框21的顶点的部分优选为中空结构41,中空结构41可拆卸式固定有伸缩杆5,伸缩杆5的顶端连接至传送杆22。由此,可以方便快捷的改变伸缩杆5伸出支撑杆4的长度,从而可以有效快捷的改变支撑杆4的高度,也就改变了包装材料3缠绕在传送杆22上一周的周长,满足了对不同长度的要求的包装材料的裁切。优选地,见图4所示,中空结构41优选设置有多个外栓孔411,伸缩杆5上设置有与外栓孔411对应的内栓孔51;内栓孔51与外栓孔411通过销栓或挡块6将支撑杆4与伸缩杆5固定连接。通过调节伸缩杆5伸出的长度,改变支撑杆4整体的高度,由此改变整个包装材料3缠绕在框架主体2的传送杆22上的周长长度,由此,使用者可以依据对包装材料3长度的需求进行自动调整支撑杆4的高度。优选地,如图1所示,为了避免浪费,更有效地确定包装材料缠绕在框架主体上的圈数,(包装材料缠绕于框架主体一周的整体长度,大约等于以正多边形侧框21的中心点为圆心,以中心点至传送杆22之间的距离,即以支撑杆4的整体长度为半径的圆的周长。),下料机100还包括记录及显示框架主体2转动的圈数的计数器7,圈数计数器7连接传感器71,传感器71设置于框架主体2的固定支架23上,在其中一条传送杆22上设置有感应块72,传感器71检测感应块72的经过信息并将信息传送给圈数计数器7,即,感应块72转过一圈,则传感器将累计传输一次信息给圈数计数器7,圈数计数器7将显示感应块72累计的转动圈数。由此可以直观准确的确定包装材料3所缠绕圈数或长度。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见图1和2所示,优选地,多棱柱框架主体2为六棱柱框架主体,正多边形侧框21为正六边形侧框。如图2所示,为了稳定带动中心轴20及框架主体2转动,中心轴20的一端还设置有齿轮8,齿轮8通过链条81连接至电机9的转动齿轮91上。为了加强整个框架主体2的稳定性,对称设置的两个正多边形侧框21的支撑杆4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固定杆24。也可在对称设置的两个正多边形侧框21的伸缩杆5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固定杆25,从而加强整个框架主体2的稳定性。本技术技下料机工作原理为:首先确定好需要的包装材料的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包装材料用下料机,包括上料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在于所述上料辊后方的多棱柱框架主体;所述框架主体具有中心轴且绕所述中心轴转动;/n所述多棱柱框架主体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相同的正多边形侧框,两个所述的正多边形侧框之间通过多个传送杆相互连接;在所述传送杆的外侧面上沿所述传送杆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间隙;/n所述包装材料自所述上料辊传送至所述传送杆上,并经所述框架主体转动后缠绕在所有的所述传送杆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装材料用下料机,包括上料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在于所述上料辊后方的多棱柱框架主体;所述框架主体具有中心轴且绕所述中心轴转动;
所述多棱柱框架主体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相同的正多边形侧框,两个所述的正多边形侧框之间通过多个传送杆相互连接;在所述传送杆的外侧面上沿所述传送杆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间隙;
所述包装材料自所述上料辊传送至所述传送杆上,并经所述框架主体转动后缠绕在所有的所述传送杆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材料用下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多边形侧框的中心点至正多边形侧框的顶点均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伸出所述正多边形侧框的顶点,并连接至所述传送杆,所述支撑杆的长度可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材料用下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伸出所述正多边形侧框的顶点的部分为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可拆卸式固定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顶端连接至所述传送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装材料用下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结构设置有多个内栓孔,所述伸缩杆上设置有与所述内栓孔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鹏飞徐振文蒋伟年陈爱中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惠瑞新材料有限公司青岛惠润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