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线路板层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53913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9: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印刷线路板层压模具,包括依次叠合的上压板、下压板、上隔板及下隔板;上隔板与下隔板之间夹设印刷线路板;上、下压板的板面上对应设置有十个结构相同的线路板压合区域;压合区域的四边设有四个线路板定位孔,线路板定位孔内镶嵌有第一衬套,线路板定位孔的内侧设有四个隔板定位孔,隔板定位孔内镶嵌有第二衬套,第一衬套及第二衬套分别轴孔配合连接有第一销钉和第二销钉,上隔板与下隔板对应设有第一、第二销钉穿过的第一、第二通孔。本申请的层压模具一次可层压十块线路板,工作效率大为提高。通过使用隔板均匀压力提高了线路板的层压质量。

PCB laminating di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印刷线路板层压模具
本技术涉及印刷线路板制作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印刷线路板层压模具。
技术介绍
印刷电路板又称印刷线路板,简称印制板,英文简称PCB(printedcircuitboard)或PWB(printedwiringboard),以绝缘板为基材,切成一定尺寸,其上至少附有一个导电图形,并布有孔(如元件孔、紧固孔、金属化孔等),用来代替以往装置电子元器件的底盘,并实现电子元器件之间的相互连接。按照线路板层数可分为单面板、双面板、四层板、六层板以及其他多层线路板。在制造多层电路板时,须使用模具进行叠压,为了解决层压层间偏位,高层板通常使用层压定位法。按各层之间的定位方法可分为销钉定位法(Pin-lam)和铆钉定位法(Mass-lam),后者定位精度低,对于高层板的层压已被证明不适用。销钉定位法可解决层间精确定位问题,是一种理想的对位系统,尤其适合在高层板上采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销钉定位法定位的印刷线路板层压模具。为此,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印刷线路板层压模具,包括依次叠合的上压板、下压板、上隔板及下隔板,上隔板与下隔板之间夹设印刷线路板;上压板与下压板的板面上对应设置有十个结构相同的线路板压合区域;所述线路板压合区域呈矩形,其长度方向与压板宽度方向一致,按五行两列间隔排列;压合区域的四边交错设有四个线路板定位孔,所述线路板定位孔内镶嵌有第一衬套,四个线路板定位孔的内侧交错设有四个隔板定位孔,所述隔板定位孔内镶嵌有第二衬套,所述第一衬套及第二衬套分别轴孔配合连接有第一销钉和第二销钉,第二销钉的外径小于第一销钉;上隔板与下隔板对应设有第一销钉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大于第一销钉外径;上隔板与下隔板对应设有第二销钉穿过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等于第二衬套内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一次压合十块线路板,压合效率高。上、下隔板的设置一方面起到均匀压力、提高线路板压合质量的作用,另一方面起到减小压板板面磨损、提高压板使用寿命的作用。第一衬套、第二衬套的使用一方面可提高线路板的定位精度,另一方面可通过更换衬套提高压板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所述线路板压合区域延伸至上、下压板的两个长边边缘,与上、下压板的两个短边边缘分别设有间距,所述间距内设有压板定位孔,所述压板定位孔共设有四只,两只一组用于上、下压板的定位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最大限度地增加压合面积,提高工作效率;压板定位孔可进一步防止在压合过程中上、下压板的错位。更进一步地,上压板的压板定位孔中镶嵌有第一定位套,所述第一定位套的下端延伸出上压板的压板定位孔形成凸缘部,下压板的压板定位孔中镶嵌有第二定位套,所述第一定位套的凸缘部插入第二定位套中实现上、下压板的定位连接。通过凸檐与孔的配合定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定位精确。进一步地,所述四个线路板定位孔与所述四个隔板定位孔交错设置,四个隔板定位孔呈菱形分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隔板均匀压力的效果更好,可进一步提高线路板的压合质量。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衬套的衬套内孔形状与第二衬套不同。可放置装错销钉,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地,所述上、下压板的设有压板定位孔的一端设有把手。方便压板的拿取。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申请的层压模具一次可层压十块线路板,工作效率大为提高。使用隔板均匀压力提高了线路板的层压质量,通过使用隔板及衬套提高了压板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印刷线路板层压模具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印刷线路板层压模具的下压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方式1参阅图1及图2,一种印刷线路板层压模具,包括上压板10、下压板20、上隔板30及下隔板40;上压板10、上隔板20、下隔板30、下压板40依次叠合,上隔板30与下隔板40之间夹设印刷线路板1。上压板10与下压板20的板面上对应设置有十个结构相同的线路板压合区域A;所述线路板压合区域A呈矩形,其长度方向与压板宽度方向一致,按五行两列间隔排列。上、下压板的压合区域的四边交错设有四个线路板定位孔13、23,线路板定位孔13、23内分别镶嵌有第一衬套14、24,四个线路板定位孔的内侧交错设有四个隔板定位孔15、25,隔板定位孔15、25内分别镶嵌有第二衬套16、26,第一衬套14、24轴孔配合连接有第一销钉51。第二衬套16、26轴孔配合连接有第二销钉52。第二销钉52的外径小于第一销钉51。第一销钉51的横截面呈长圆形,第二销钉52的横截面呈圆形。上压板10的第一、第二衬套14、16为直筒型;下压板20的第一、第二衬套24、26呈阶梯筒型,其大端位于销钉插入口的一侧,且销钉插入口处的衬套内壁设有倒角,方便销钉的穿过。上隔板30与下隔板40对应设有第一销钉穿过的第一通孔32、42,第一通孔32、42的孔径大于第一销钉51的外径。上隔板30与下隔板40对应设有第二销钉52穿过的第二通孔33、43,第二通孔33、43的孔径等于第二衬套52的内径。第一销钉51的下端依次穿过上压板第一衬套14、上隔板第一通孔32、印刷线路板定位孔、下隔板第一通孔42,插入下压板第一衬套24中,实现印刷线路板1的定位。第二销钉52的下端依次穿过上压板第二衬套16、上隔板第二通孔33、印刷线路板通孔、下隔板第二通孔43,插入下压板第二衬套26中,实现上、下隔板的定位连接。第一销钉51与第二销钉52在压合完成后用冲子冲出。在本实施例中,压合区域延A伸至上、下压板的两个长边边缘,与上、下压板的两个短边边缘分别设有间距,所述间距内设有压板定位孔11、21,所述压板定位孔共设有四只,两只一组用于上、下压板的定位连接。上压板定位孔11内镶嵌有第一定位套12,第一定位套12的下端延伸出压板定位孔11形成凸缘部;下压板定位孔21中镶嵌有第二定位套22,第二定位套22呈阶梯筒型,其大端位于第一定位套凸缘部插入口的一侧,且插入口处的衬套内壁设有倒角。上、下隔板30、40中对应设有第一定位套12穿过的通孔31、41,通孔31、41的内径稍大于第一定位套12的外径。第一定位套12的凸缘部依次穿过通孔31、41,插入第二定位套22中实现上、下压板10、20的定位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上、下压板的设有压板定位孔的一端设有把手201,所述把手201由压板本体延伸形成,延伸部的中心部设有手孔2011。上、下压板一般选用RHCS50,420系列钢板,上、下隔板一般选用304不锈钢钢板。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印刷线路板层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叠合的上压板、下压板、上隔板及下隔板,上隔板与下隔板之间夹设印刷线路板;上压板与下压板的板面上对应设置有十个结构相同的线路板压合区域;所述线路板压合区域呈矩形,其长度方向与压板宽度方向一致,按五行两列间隔排列;压合区域的四边交错设有四个线路板定位孔,所述线路板定位孔内镶嵌有第一衬套,四个线路板定位孔的内侧交错设有四个隔板定位孔,所述隔板定位孔内镶嵌有第二衬套,所述第一衬套及第二衬套分别轴孔配合连接有第一销钉和第二销钉,第二销钉的外径小于第一销钉;上隔板与下隔板对应设有第一销钉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大于第一销钉外径;上隔板与下隔板对应设有第二销钉穿过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等于第二衬套内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刷线路板层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叠合的上压板、下压板、上隔板及下隔板,上隔板与下隔板之间夹设印刷线路板;上压板与下压板的板面上对应设置有十个结构相同的线路板压合区域;所述线路板压合区域呈矩形,其长度方向与压板宽度方向一致,按五行两列间隔排列;压合区域的四边交错设有四个线路板定位孔,所述线路板定位孔内镶嵌有第一衬套,四个线路板定位孔的内侧交错设有四个隔板定位孔,所述隔板定位孔内镶嵌有第二衬套,所述第一衬套及第二衬套分别轴孔配合连接有第一销钉和第二销钉,第二销钉的外径小于第一销钉;上隔板与下隔板对应设有第一销钉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大于第一销钉外径;上隔板与下隔板对应设有第二销钉穿过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等于第二衬套内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线路板层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板压合区域延伸至上、下压板的两个长边边缘,与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凯赵伟邢雨浩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宏睿普林微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