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外壳冲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39787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外壳冲压模具,涉及汽车外壳制造,用于解决操作人员在维护时上模具运动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问题,包括工作台、支撑架,工作台上固定有下模具,支撑架上滑移安装有上模具,支撑架远离工作台的一端固定有用于驱动上模具在支撑架上做往复运动的驱动装置,支撑架上安装有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包括转轴、转页,转轴固定在支撑架的侧壁上,所述转页转动安装在转轴上,所述转页远离转轴的一端安装有用于支撑工作台与上模具的支撑杆。其优势在于支撑杆在机床未工作时支撑上模具和工作台,限制了下模具向工作台移动,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从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A stamping die for automobile sh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外壳冲压模具
本技术涉及汽车外壳制造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外壳冲压模具。
技术介绍
汽车外壳冲压机床是用于汽车外壳制造过程中对钢板进行冲压,使得钢板被压制成所需要的形状的装置。公告号为CN205914654U的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外壳冲压装置,包括上模具、下模具、液压装置,操作人员控制液压装置来控制上模具向下模具运动,压持位于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的钢板,使钢板被压持成所需的形状。上述机构中,汽车外壳面积较大,且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所使用的上模具和下模具的面积较大,操作人员在操作、对装置进行维护或是更换装置零件等情况下经常会需要将身体探入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若此时出现操作失误或是装置发生故障使得上模具向下模具运动将对人体造成伤害,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外壳冲压模具,能够在机床停止工作时对上模具进行支撑,防止上模无故下压,从而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汽车外壳冲压模具,包括工作台、固定在工作台上的支撑架,所述工作台位于支撑架之间的部分固定有下模具,所述支撑架上升降安装有上模具,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形成压持板材的压持口,所述支撑架上安装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转轴、转页、支撑杆,所述转轴固定在支撑架的侧壁上,所述转页转动安装在转轴上,所述支撑杆安装在转页远离转轴的一端。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冲压机床未工作,操作人员需要对机床进行维护或更换零件等操作时,转动转页带动支撑杆转动,将支撑杆转动到上模具与工作台之间的位置后,操作人员再进入机床进行操作。此时如果出现操作失误或是机器故障使得上模具向工作台运动时,支撑杆两端分别与上模具和工作台相抵,限制了上模具向工作台运动,起到防护作用,从而减小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页分为第一页片和第二页片,所述第一页片转动安装在转轴上,所述第二页片铰接于第一页片远离转轴的一端。转页在将支撑杆转离上模具与工作台之间的位置时,以转轴为圆心转动,转页的长度即是所形成的圆弧半径,所略过的范围较大,受到机床附件的环境限制较大,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将支撑杆转离上模具和工作台之间的位置时,可先转动第二转页使得第一转页和第二转页相叠,再转动第一转页使得支撑杆完全离开工作台与上模具之间的位置,从而减小机床附近的环境对转页旋转的影响,同时使得操作更加便捷。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杆分为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所述第一杆体通过与安装管螺纹配合的方式安装在第二页片上,所述第二杆体伸缩安装在第一杆体远离工作台的一端,且第一杆体上套设有用于将第二杆体支撑在第一杆体上的缓冲弹簧。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上模具压持第二杆体时,缓冲弹簧被压缩,第二杆体有一定的缓冲距离,防止上模具下压过于突然使得第二杆体或上模具受到的冲击力过大导致第二杆体或上模具受损。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架的侧壁上固定有用于控制整个机床电源的防护开关,防护开关上用于控制防护开关开启或关闭的触点位于第一转页的长度内,且触点与转轴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转页的宽度。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支撑杆位于模具内时,触点未被压持,防护开关未打开,机床的电源被切断,控制上模具运动的驱动装置无法启动,上模具无法运动,进一步起到防护作用。在操作人员完成操作后转动转页将转页收起时按压触点,使得防护开关被打开,机床的电源被接通,使得装置能正常工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工作台上安装有限制支撑杆转离工作台与上模具之间区域的卡位机构,所述卡位机构包括容纳槽、卡位块、第一弹簧,所述容纳槽开设在工作台朝向上模具的面上,所述卡位块伸缩安装在容纳槽内,且卡位块位于支撑杆远离下模具的一侧,所述第一弹簧设置在卡位块与容纳槽的底面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支撑杆位于工作台与上模具之间的区域时,卡位块与支撑杆的侧壁相抵,限制了支撑杆向工作台外移动,防止工作人员还在模具内时支撑杆由于风力或是误碰支撑杆导致支撑杆转离工作台与上模具之间的区域,使得支撑杆失去防护作用,从而提高装置的安全性,进一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按压卡位块时,第一弹簧被压缩,卡位块嵌入容纳槽内,在放开卡位块后,由于弹簧的弹性,第一弹簧有朝原有长度恢复的趋势,在第一弹簧的顶升作用下卡位块自动伸出容纳槽,操作更加便捷。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位块与支撑杆相抵的面上开设有与支撑杆相配合的限位槽,支撑杆嵌入限位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支撑杆通过嵌入限位槽的方式与卡位块相抵,支撑杆的侧壁与限位槽的侧壁相抵,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支撑杆沿卡位块朝向下模具的面移动,防止支撑杆脱离卡位块后移出工作台与上模具之间的范围内,保障装置能正常起到安全防护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工作台上安装有用于将缩入容纳槽内的卡位块固定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插孔、插槽、插销,所述插孔开设在工作台的侧壁上,且插孔与容纳槽相通,所述插槽开设在卡位块的侧壁上,所述插销插设在插孔内,且插销穿过插孔后嵌入插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冲压机床工作时需要将支撑杆转离工作台与上模具之间的区域,此时按压卡位块使卡位块嵌入容纳槽内,并将插销插入插孔后嵌入插槽内,插销的侧壁与插孔和插槽的侧壁相抵,限制了卡位块沿容纳槽的深度方向运动,将卡位块固定在容纳槽内,从而达到将缩入容纳槽内的卡位块固定的目的,使得支撑杆能正常移出或移入工作台与上模具之间的区域。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用于使插销自动嵌入插槽的自扣机构,所述自扣机构包括弹簧槽、推顶片、第二弹簧,所述弹簧槽开设在工作台上且与插孔相连通,所述推顶片固定在插销位于弹簧槽内的部分,所述第二弹簧套设在插销上且位于推顶片背向容纳槽的一侧。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卡位块未缩入容纳槽内时,插销朝向容纳槽的一端与卡位块的侧壁相抵,第二弹簧被压缩,由于弹簧的弹性,第二弹簧向原有长度恢复,第二弹簧推顶推顶片带动插销抵紧卡位块的侧壁,在卡位块被按压嵌入容纳槽内的过程中,当插销对准插槽时,插销自动嵌入插槽内,从而达到方便操作的目的。另一方面,第二弹簧和推顶片对插销起到限位作用,防止插销从插孔中脱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位块朝向插销的侧壁上开设有限位滑道,所述限位滑道与插槽相通,且插销嵌设于限位滑道内。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卡位块伸出容纳槽时,插销嵌入限位滑道中,插销的侧壁与限位滑道的侧壁相抵,限制了卡位块转动,防止卡位块在下压时插销无法对准插槽,从而达到方便操作的目的。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利用支撑杆支撑工作台与上模具,限制了冲压机床未工作时上模具朝向工作台运动,防止操作人员还在机床内时上模具下压压伤操作人员,从而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2.支撑架的侧壁上设置有控制整个机床电源的防护开关,防护开关关闭时驱动上模具运动的驱动装置无法工作,在人员离开机床,收起支撑杆时按压防护快关的触点后机床的电源被接通,机床才能正常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外壳冲压模具,包括工作台(1)、固定在工作台(1)上的支撑架(1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位于支撑架(11)之间的部分固定有下模具(12),所述支撑架(11)上升降安装有上模具(13),上模具(13)和下模具(12)之间形成压持板材的压持口,所述支撑架(11)上安装有支撑机构(2),所述支撑机构(2)包括转轴(21)、转页(22)、支撑杆(23),所述转轴(21)固定在支撑架(11)的侧壁上,所述转页(22)转动安装在转轴(21)上,所述支撑杆(23)安装在转页(22)远离转轴(21)的一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外壳冲压模具,包括工作台(1)、固定在工作台(1)上的支撑架(1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位于支撑架(11)之间的部分固定有下模具(12),所述支撑架(11)上升降安装有上模具(13),上模具(13)和下模具(12)之间形成压持板材的压持口,所述支撑架(11)上安装有支撑机构(2),所述支撑机构(2)包括转轴(21)、转页(22)、支撑杆(23),所述转轴(21)固定在支撑架(11)的侧壁上,所述转页(22)转动安装在转轴(21)上,所述支撑杆(23)安装在转页(22)远离转轴(21)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外壳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页(22)分为第一页片(221)和第二页片(222),所述第一页片(221)转动安装在转轴(21)上,所述第二页片(222)铰接于第一页片(221)远离转轴(21)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外壳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3)分为第一杆体(231)和第二杆体(232),所述第一杆体(231)通过与安装管(3)螺纹配合的方式安装在第二页片(222)上,所述第二杆体(232)伸缩安装在第一杆体(231)远离工作台(1)的一端,且第一杆体(231)上套设有用于将第二杆体(232)支撑在第一杆体(231)上的缓冲弹簧(23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外壳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1)的侧壁上固定有用于控制整个机床电源的防护开关(4),防护开关(4)上用于控制防护开关(4)开启或关闭的触点(5)位于第一转页(22)的长度内,且触点(5)与转轴(21)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转页(22)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外壳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上安装有限制支撑杆(23)转离工作台(1)与上模具(13)之间区域的卡位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龙周
申请(专利权)人:临海市欧中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