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缠绕玻璃钢压力顶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32069 阅读:28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连续缠绕玻璃钢压力顶管,包括顶管机头和至少前后两段相互连接的顶管机身,顶管机头的直径大于顶管机身的直径,顶管机身的后端外表面设置有绕其圆周一圈的过渡阶梯平台,顶管机身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绕其圆周一圈的过渡阶梯平台或若干个绕其圆周一圈的固定挡块,前后两段相邻的顶管机身之间设置套筒接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全宽橡胶密封套筒接头,不会出现密封圈没装到位或漏安装的问题,大大便利于顶管的施工,同时能承受更大的内水压,其密封性能更可靠;设置过渡阶梯平台可以发挥管壁全截面承载力并防止套筒接头前部的土壤把套筒接头推出,固定挡块可以防止土壤和套筒接头的摩擦力将套筒接头拔出。

A kind of continuous winding FRP pressure pi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续缠绕玻璃钢压力顶管
本技术属于玻璃钢顶管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续缠绕玻璃钢压力顶管。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迅速发展,为使管线能穿越地表建筑、江河、山脉等重大构筑物,顶管施工在最近几年发展非常迅速。现顶管施工广泛应用于地下管线的施工,有新管线的施工,有旧管线的修复。顶管产品和施工方式逐渐更新换代,施工更加方便,更加稳定,应用领域已从无压排水顶管向有压输水顶管领域拓展,单坑顶进距离越来越长,对地下的顶管的管体环向和轴向承载力、接头密封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无压顶管通常为定长缠绕工艺或者立式振动法工艺成型,管壁中纤维含量低、无短切纤维增强,生产效率低、自动化程度低,其轴向强度和环向强度在使用时无法承受较大的内水压和轴向顶进压力,管端密封采用管壁开槽放置O型圈密封形式,其O型圈密封接头存在施工人员可能会不放置,胶圈滚槽后密封性能差等缺点;而且其管端构造为套筒接头沉入管壁中,管壁中有相当一部分壁厚的轴向承载力未能发挥,造成材料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便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连续缠绕玻璃钢压力顶管,它能够有效解决现有顶管内压承载力低、密封性能较差以及未能全部发挥管壁全截面承载力的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连续缠绕玻璃钢压力顶管,包括顶管机头和至少前后两段相互连接的顶管机身,所述顶管机头的直径大于所述顶管机身的直径,所述顶管机身为连续缠绕工艺成型的管体,所述顶管机身的后端外表面设置有绕其圆周一圈的过渡阶梯平台,所述顶管机身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绕其圆周一圈的过渡阶梯平台或若干个绕其圆周一圈的固定挡块,前后两段相邻的顶管机身之间设置套筒接头,所述套筒接头卡止在前段顶管机身的过渡阶梯平台和后段顶管机身的过渡阶梯平台或固定挡块之间。作为优选,所述套筒接头采用全宽橡胶唇形密封套筒接头,内壁全宽橡胶整体成型,密封性好。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挡块为沿所述顶管机身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三个。作为优选,所述顶管机身包括内衬层、结构层和外保护层;所述结构层由多层长纤层和短纤层上下间隔交错组合而成,所述长纤层是由连续玻璃纤维和树脂构成的,所述短纤层是由短切玻璃纤维、石英砂和树脂构成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采用全宽橡胶密封套筒接头,不会出现密封圈没装到位或漏安装的问题,大大便利于顶管的施工,同时能承受更大的内水压,其密封性能更可靠;设置过渡阶梯平台可以发挥管壁全截面承载力并防止套筒接头前部的土壤把套筒接头推出,固定挡块可以防止土壤和套筒接头的摩擦力将套筒接头拔出;加大顶管机头的直径可以减小土壤对过渡阶梯平台的作用力,另外可以给曲线顶管创造转角空间。本技术的整体顶管管线的顶进过程中,从管身与土壤接触顶进变为各个过渡阶梯平台和若干固定挡块与土壤直接接触顶进,大大减小了接触面积,即减小了顶进阻力;在顶管顶进过程中,其顶力传导是通过管身全截面进行传递,使得管身的轴向承载力全部发挥作用,使其顶进更加安全或用于更高顶力的场合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顶管机身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顶管机身剖切示意图。图中:1、顶管机头;32、过渡阶梯平台;3、顶管机身;31、固定挡块;4、套筒接头;10、外保护层;11、内衬层;12、长纤层;13、短纤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连续缠绕玻璃钢压力顶管,包括顶管机头1和至少前后两段相互连接的顶管机身3,所述顶管机头1的直径大于所述顶管机身3的直径,所述顶管机身3为连续缠绕工艺成型的管体,所述顶管机身3的后端外表面设置有绕其圆周一圈的过渡阶梯平台32,过渡阶梯平台32与顶管机身3的后端面具有一定间隙,所述顶管机身3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绕其圆周一圈的过渡阶梯平台32或若干个绕其圆周一圈的固定挡块31,过渡阶梯平台32或固定挡块31与顶管机身3的前端面具有一定间隙,当外部摩擦力较大时可以在顶管机身3的前端外表面设置过渡阶梯平台32,当外部摩擦力较小时可以在顶管机身3的前端外表面设置固定挡块31,所述固定挡块31为沿所述顶管机身3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三个,前后两段相邻的顶管机身3之间设置套筒接头4,所述套筒接头4卡止在前段顶管机身3的过渡阶梯平台32和后段顶管机身3的过渡阶梯平台32或固定挡块31之间,所述套筒接头4采用全宽橡胶唇形密封套筒接头4,内壁全宽橡胶整体成型,密封性好。如图3所示,所述顶管机身3包括内衬层11、结构层和外保护层10;所述结构层由多层长纤层12和短纤层13上下间隔交错组合而成,所述长纤层12是由连续玻璃纤维和树脂构成的,所述短纤层13是由短切玻璃纤维、石英砂和树脂构成的。由于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采用全宽橡胶密封套筒接头4,不会出现密封圈没装到位或漏安装的问题,大大便利于顶管的施工,同时能承受更大的内水压,其密封性能更可靠;设置过渡阶梯平台32可以发挥管壁全截面承载力并防止套筒接头4前部的土壤把套筒接头4推出,固定挡块31可以防止土壤和套筒接头4的摩擦力将套筒接头4拔出;加大顶管机头1的直径可以减小土壤对过渡阶梯平台32的作用力,另外可以给曲线顶管创造转角空间。本技术的整体顶管管线的顶进过程中,从管身与土壤接触顶进变为各个过渡阶梯平台32和若干固定挡块31与土壤直接接触顶进,大大减小了接触面积,即减小了顶进阻力;在顶管顶进过程中,其顶力传导是通过管身全截面进行传递,使得管身的轴向承载力全部发挥作用,使其顶进更加安全或用于更高顶力的场合使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实施的范围,即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技术专利涵盖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续缠绕玻璃钢压力顶管,包括顶管机头(1)和至少前后两段相互连接的顶管机身(3),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管机头(1)的直径大于所述顶管机身(3)的直径,所述顶管机身(3)为连续缠绕工艺成型的管体,所述顶管机身(3)的后端外表面设置有绕其圆周一圈的过渡阶梯平台(32),所述顶管机身(3)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绕其圆周一圈的过渡阶梯平台(32)或若干个绕其圆周一圈的固定挡块(31),前后两段相邻的顶管机身(3)之间设置套筒接头(4),所述套筒接头(4)卡止在前段顶管机身(3)的过渡阶梯平台(32)和后段顶管机身(3)的过渡阶梯平台(32)或固定挡块(31)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缠绕玻璃钢压力顶管,包括顶管机头(1)和至少前后两段相互连接的顶管机身(3),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管机头(1)的直径大于所述顶管机身(3)的直径,所述顶管机身(3)为连续缠绕工艺成型的管体,所述顶管机身(3)的后端外表面设置有绕其圆周一圈的过渡阶梯平台(32),所述顶管机身(3)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绕其圆周一圈的过渡阶梯平台(32)或若干个绕其圆周一圈的固定挡块(31),前后两段相邻的顶管机身(3)之间设置套筒接头(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文真吴琪琪王伟强刘一峰傅锐南吴文露王磊连海斌郑清娥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安东实业有限公司福建路通管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福建路通复合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