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排水管道安装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开挖多层沟槽,相邻两级之间设置过渡平台;S2:在沟槽内连接排水管;S3:在过渡平台长度方向间隔插入锚杆;S4:在排水管外套接管套;S5:在锚杆与管套之间连接钢绳索,钢绳索与锚杆的连接点高于钢绳索与排水管的连接点。具有使管道不易漏水,且在湿陷土沉降时不易被拉断的优点。
Installation process of drainage pi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排水管道安装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道工程
,尤其是涉及一种排水管道安装工艺。
技术介绍
排水管道安装工艺是工程施工中非常成熟的技术。现有技术中,一种常见的排水管道施工方案为管道明开挖方案,当管道安装在湿陷土内时,如果管道发生漏水,那么管道漏水处的下方就会发生沉陷,俗称不均匀呈现。这个时候由于管道受力不均匀就可能被拉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排水管道安装工艺,具有使管道不易漏水,且在湿陷土沉降时不易被拉断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排水管道安装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开挖多层沟槽,相邻两级之间设置过渡平台;S2:在沟槽内连接排水管;S3:在过渡平台长度方向间隔插入锚杆;S4:在排水管外套接管套;S5:在锚杆与管套之间连接钢绳索,钢绳索与锚杆的连接点高于钢绳索与排水管的连接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在锚杆一端的钢绳索对排水管进行牵引,即使沟槽底部的湿陷土发生沉降,也可以缓解排水管的受力不均,防止排水管拉裂。进一步的,所述排水管之间为平口接缝。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平口接缝使排水管之间的接缝平滑,便于套接管套。进一步的,所述管套套接于相邻排水管的连接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管套在提供拉力的同时,在排水管连接处起到密封排水管接缝的作用,阻止排水管间连接处的漏水。进一步的,在所述步骤S1与步骤S2之间还包括如下步骤:在沟槽底部铺设砂垫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砂垫层可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量和加速较弱土层的排水固结作用。进一步的,过渡平台的宽度:放坡开槽时不应小于0.8m,直槽时不应小于0.5m,安装井点设备时不应小于1.5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渡平台主要用于人员操作,因此需要有最小宽度限制。进一步的,沟槽底原状地基土不得扰动,机械开挖时槽底预留200~300mm土层,由人工开挖至设计高程,整平。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如果采用机械开挖至标高,由于人员操作钩铲操作不准的话容易超挖导致设计高度以下的土地受到扰动,因此为了避免对扰动的土体进行修复,固采用上述步骤。进一步的,排水不良造成地基土扰动时,扰动深度在100mm以内,填天然级配砂石或砂砾处理;扰动深度在300mm以内,但下部坚硬时,填卵石或块石,并用砾石填充空隙找平表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上是沟槽及基坑开挖的标准处理方式。进一步的,所述管套上设置有个第一挂耳,所述锚杆上设置有第二挂耳,所述钢绳索两端分别于所述第一挂耳和第二挂耳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挂耳和第二挂耳为钢绳索提供了连接点。进一步的,在步骤S5后,进行严密性试验,试验管段所有敞口应封闭,不得有渗漏现象;试验管段不得用闸阀作堵板,不得含有消火栓、水锤消除器、安全阀;水压实验前应清除管道内的杂物;做好水源引接、排水疏导。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严密性试验用于检测排水管的密封性。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钢绳索对排水管进行牵引,在排水管底部湿陷土发生沉降时,缓解受力不均匀的现象,避免排水管拉断;管套套接在排水管之间接缝处,可有效减少接缝处的漏水。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沟槽;2、过渡平台;3、排水管;4、锚杆;5、管套;6、钢绳索;7、砂垫层;8、第一挂耳;9、第二挂耳。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排水管道安装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开挖多层沟槽1,相邻两级之间设置过渡平台2。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过渡平台2的宽度:放坡开槽时不应小于0.8m,直槽时不应小于0.5m,安装井点设备时不应小于1.5m。为了使锚杆4更靠近沟槽1内的排水管3,采用直槽开槽。过渡平台2供人员进行操作,需要在坡上放置安全梯,供人员攀爬。沟槽1底原状地基土不得扰动,机械开挖时槽底预留200~300mm土层,由人工开挖至设计高程,整平。如果采用机械开挖至标高,由于人员操作钩铲操作不准的话容易超挖导致设计高度以下的土地受到扰动,因此为了避免对扰动的土体进行修复,固采用上述步骤。槽底局部超挖或发生扰动时,超挖深度不超过150mm时,可用挖槽原土回填夯实,其压实度不应低于原地基土的密实度;槽底地基土壤含水量较大,不适于压实时,应采取换填等有效措施。排水不良造成地基土扰动时,扰动深度在100mm以内,填天然级配砂石或砂砾处理;扰动深度在300mm以内,但下部坚硬时,填卵石或块石,并用砾石填充空隙找平表面。上述步骤为处理排水不良造成地基土扰动的标准处理方法。为了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量和加速较弱土层的排水固结,沟槽1底部铺设有砂垫层7。S2:在沟槽1内连接排水管3。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水管插接的方法有平口接缝和承插口接缝两种,为了将管套5套接在排水管3的接缝处,因此采用的是平口接缝的方式。管套5套接在排水管3接缝处,管套5在钢绳索6牵引的情况下为排水管3支撑力的同时也对接缝处起到密封的作用,降低夹缝处发生漏水的可能。S3:在过渡平台2长度方向间隔插入锚杆4。从而使排水管3分段受到锚杆4连接的钢绳索6的牵引力,保证整段排水管3都受到牵引力。在岩层位于地下不深的位置时,锚杆4从土层插入岩层中,以提高锚杆4的稳定性。S4:在排水管3外套接管套5;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管套5套接在排水管3接缝处,上文已具体阐述了管套5套接在排水管3接缝处的好处。S5:在锚杆4与管套5之间连接钢绳索6,钢绳索6与锚杆4的连接点高于钢绳索6与排水管3的连接点。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管套5与锚杆4均为钢结构,管套5上焊接有第一挂耳8,锚杆4上焊接有第二挂耳9。第一挂耳8位于管套5上端两侧。钢绳索6与第一挂耳8和第二挂耳9的连接方式为:钢绳索6两端分别穿过第一挂耳8和第二挂耳9,然后两端分别打结,并用通过电焊的方式将钢绳索6两端分别与第一挂耳8和第二挂耳9连接牢固。污水、雨污水河流管道及湿陷土、膨胀土、流砂地区的雨水管道,必须经严密性试验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管道的严密性试验分为闭水试验和闭气试验,应按设计要求确定;设计无要求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闭水试验或闭气试验。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在沟槽1回填土之前,进行严密性试验,试验管段所有敞口应封闭,不得有渗漏现象;试验管段不得用闸阀作堵板,不得含有消火栓、水锤消除器、安全阀;水压实验前应清除管道内的杂物;做好水源引接、排水疏导。无压管道闭水试验准备工作:(1)管道及检查井外观质量已验收合格;(2)管道未回填土且沟槽1无内积水;(3)全部预留孔应封堵,不得渗水;(4)管道两端堵板承载力经核算应大于水压力的合力;出预留进出水管外,应封堵坚固,不得渗水;(5)顶管施工,其注浆孔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排水管道安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开挖多层沟槽(1),相邻两级之间设置过渡平台(2);/nS2:在沟槽(1)内连接排水管(3);/nS3:在过渡平台(2)长度方向间隔插入锚杆(4);/nS4:在排水管(3)外套接管套(5);/nS5:在锚杆(4)与管套(5)之间连接钢绳索(6),钢绳索(6)与锚杆(4)的连接点高于钢绳索(6)与排水管(3)的连接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水管道安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开挖多层沟槽(1),相邻两级之间设置过渡平台(2);
S2:在沟槽(1)内连接排水管(3);
S3:在过渡平台(2)长度方向间隔插入锚杆(4);
S4:在排水管(3)外套接管套(5);
S5:在锚杆(4)与管套(5)之间连接钢绳索(6),钢绳索(6)与锚杆(4)的连接点高于钢绳索(6)与排水管(3)的连接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管道安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3)之间为平口接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水管道安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套(5)套接于相邻排水管(3)的连接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管道安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与步骤S2之间还包括如下步骤:在沟槽(1)底部铺设砂垫层(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管道安装工艺,其特征在于,过渡平台(2)的宽度:放坡开槽时不应小于0.8m,直槽时不应小于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康水,李国富,梁党育,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世城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