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继间密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403351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6: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中继间密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用于密封能够滑动配合的外管体和内管体。该中继间密封结构包括支撑板、密封件、挤压板、封堵板及螺纹件,所述支撑板环设于所述内管体伸入所述外管体的一端,所述密封件收容于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内管体及所述外管体围成的收容腔中,所述挤压板收容于所述收容腔中并位于所述密封件远离所述内管体的一侧,所述封堵板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板,所述螺纹件穿设于所述封堵板并位于所述挤压板远离所述密封件的一侧,以旋转推动所述挤压板挤压所述密封件。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中继间密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简单实用,能够使反复伸缩的中继间保持良好的密封止水效果。

Sealing structure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of relay roo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继间密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中继间密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在较长距离的顶管隧道施工作业中,当顶进阻力超过容许总顶力时,无法一次达到顶进距离时,需要在管段中间的合理位置设置中继间以分段顶进,避免顶管施工距离过长时顶进困难。中继间一般为封闭的环形小室,由前壳体、千斤顶及后壳体组成。前壳体与前接管连接,后壳体与后接管连接,前后壳体间为承插式连接,两者间依靠橡胶止水带密封,防止管道外水土和浆液倒流入管道内。中继间能够随着沿管环设置的千斤顶进行伸缩。中继间壳体外径与管节外径相同,可减少土体扰动、地面沉降和顶进阻力。然而,现有的中继间密封结构在反复伸缩过程中会因为摩擦等原因造成损坏,影响中继间的密封止水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使反复伸缩的中继间保持良好的密封止水效果的中继间密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中继间密封结构,用于密封能够滑动配合的外管体和内管体,所述内管体的一端伸入所述外管体,所述中继间密封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继间密封结构,用于密封能够滑动配合的外管体和内管体,所述内管体的一端伸入所述外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间密封结构包括支撑板、密封件、挤压板、封堵板及螺纹件,所述支撑板环设于所述内管体伸入所述外管体的一端,所述密封件收容于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内管体及所述外管体围成的收容腔中,所述挤压板收容于所述收容腔中并位于所述密封件远离所述内管体的一侧,所述封堵板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板,所述螺纹件穿设于所述封堵板并位于所述挤压板远离所述密封件的一侧,以旋转推动所述挤压板挤压所述密封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继间密封结构,用于密封能够滑动配合的外管体和内管体,所述内管体的一端伸入所述外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间密封结构包括支撑板、密封件、挤压板、封堵板及螺纹件,所述支撑板环设于所述内管体伸入所述外管体的一端,所述密封件收容于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内管体及所述外管体围成的收容腔中,所述挤压板收容于所述收容腔中并位于所述密封件远离所述内管体的一侧,所述封堵板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板,所述螺纹件穿设于所述封堵板并位于所述挤压板远离所述密封件的一侧,以旋转推动所述挤压板挤压所述密封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继间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开设有贯穿孔,所述中继间密封结构还包括油嘴,所述油嘴通过所述贯穿孔与所述收容腔相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继间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间密封结构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环设于所述支撑板远离所述内管体的一端并位于所述支撑板远离所述外管体的一侧,所述封堵板通过所述固定板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继间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所述挤压板、所述封堵板及所述固定板均呈圆环状且同轴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继间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板开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固定板开设有多个固定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固定孔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分布;所述封堵板与所述固定板通过螺杆件穿过所述安装孔及对应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志伟黄章君杨志永张成勇马宏建杨永强黎景雄李志军吴江淮张兆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