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功率小型四冲程发动机润滑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52869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功率小型四冲程发动机润滑系统,缸头盖包括头盖主体、垂直隔板、迷宫隔板、头盖出口、横向隔板,头盖主体内侧连接有横向隔板,横向隔板与头盖主体之间连接有垂直隔板,头盖主体内侧连接有迷宫隔板且迷宫隔板设置在垂直隔板、横向隔板、头盖主体内壁之间形成的空间内侧,迷宫隔板与横向隔板所围成的空间中部为中空结构,中控结构内侧设置有单向阀门,头盖主体的一侧连接有头盖出口,头盖出口与头盖主体内部空间连通,头盖出口与迷宫隔板、横向隔板、头盖主体之间形成的内部空间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进一步油气分离,液态润滑油回收再利用,降低润滑油损耗,节约成本,降低润滑油的使用浓度,有效控制成本消耗的功能。

A lubricating system for high power small four stroke eng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功率小型四冲程发动机润滑系统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
,具体的说是一种大功率小型四冲程发动机润滑系统。
技术介绍
发动机(Engine)是一种能够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包括如内燃机(汽油发动机等)、外燃机(斯特林发动机、蒸汽机等)、电动机等,如内燃机通常是把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发动机既适用于动力发生装置,也可指包括动力装置的整个机器,发动机最早诞生在英国,所以,发动机的概念也源于英语,它的本义是指那种“产生动力的机械装置”。发动机的内部结构比较复杂,比较常见的发动机润滑油的油路并不能很好的完成油气分离这一项操作,在润滑油自下向上的传输过程中还会造成润滑油的额外损失,对润滑油的利用率比较低下,间接造成了成本提高,液态的润滑油在传输过程中因为自身重力等因素不能直接快速通过排气门进入缸头盖内部,而且缸头盖内部的润滑油无法对润滑油和润滑油雾的浓度进行调节,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因此,设计一种将润滑油转换成油雾进行输送,通过缸头盖的单向阀限制油雾进出,利用迷宫结构进行油气分离,降低润滑油雾的输出浓度,减少油耗,节约升本的润滑系统,正是专利技术人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功率小型四冲程发动机润滑系统,能实现将润滑油转换成油雾进行输送,通过缸头盖的单向阀限制油雾进出,利用迷宫结构进行油气分离,降低润滑油雾的输出浓度,减少油耗,节约升本的功能。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功率小型四冲程发动机润滑系统,其包括转子罩壳、发动机下箱、下箱边盖、缸头盖、发动机缸头、发动机定子、发动机转子、进气门、排气门、发动机活塞、曲轴、凸轮、细通孔、单向阀门,所述缸头盖包括头盖主体、垂直隔板、迷宫隔板、头盖出口、横向隔板,所述头盖主体内侧连接有横向隔板,所述横向隔板与头盖主体之间连接有垂直隔板,所述头盖主体内侧连接有迷宫隔板且迷宫隔板设置在垂直隔板、横向隔板、头盖主体内壁之间形成的空间内侧,所述迷宫隔板与横向隔板所围成的空间中部为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内侧设置有单向阀门,所述头盖主体的一侧连接有头盖出口,所述头盖出口与头盖主体内部空间连通,所述头盖出口与迷宫隔板、横向隔板、头盖主体之间形成的内部空间相连通,所述单向阀门包括单向阀簧片、单向阀孔,所述单向阀孔开设在横向隔板上,所述单向阀簧片设置在单向阀孔的上方,所述单向阀簧片、单向阀孔在同侧边缘处连接在一起,所述单向阀簧片在开启过程中与横向隔板之间存在夹角且夹角的角度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所述单向阀簧片面积、外形轮廓均大于单向阀孔的面积、外形轮廓,所述单向阀簧片的中间部位开有通孔,所述通孔的面积不大于单向阀簧片面积的二分之一,所述发动机下箱的一端连接有下箱边盖,所述发动机下箱的另一端连接有转子罩壳,所述转子罩壳的内侧设置有发动机转子,所述发动机转子包括转子主体、短叶片、长叶片,所述转子主体为圆盘结构,所述转子主体的一侧端面连接有若干短叶片,所述转子主体的另一侧端面连接有若干长叶片,所述若干长叶片的安装位置分别与若干短叶片的安装位置对应,所述转子罩壳的侧面连接有发动机定子,所述发动机下箱的一端连接有发动机缸头,所述发动机缸头上设置有若干散热片,所述若干散热片之间的间距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设计制造,所述若干散热片的大小与形状根据装配结构中发动机缸头周围空间大小进行设计,所述发动机缸头的一端连接有缸头盖,所述发动机定子通过螺栓与发动机缸头连接固定,所述缸头盖通过螺栓与发动机缸头连接固定,所述转子罩壳通过螺栓与发动机下箱连接固定,所述下箱边盖通过螺栓与发动机下箱连接固定,所述转子罩壳在靠近发动机缸头处设置有开口结构用于通过空气,所述发动机缸头内侧用于设置气门的两个通孔内侧分别设置有进气门、排气门,所述发动机下箱内侧设置有凸轮,所述凸轮的一段为凸起结构且另一端设置有圆环结构,所述凸轮与发动机转子相连接,所述凸轮上的圆环结构与曲轴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曲轴的下端为拨叉结构,所述曲轴的上端通过销轴与发动机活塞进行活动连接,所述发动机活塞上开有若干细通孔,所述若干细通孔在发动机活塞的水平端面上均匀分布,所述排气门的出口处正对着缸头盖上设置的单向阀门。进一步,所述发动机活塞上设置的细通孔的截面面积总和不大于发动机活塞水平面截面面积的二分之一。进一步,所述迷宫隔板的结构根据实际使用需要进行设计,所述迷宫隔板、盖头出口之间的迷宫侧壁层数不小于两层。进一步,所述迷宫隔板、横向隔板、盖头主体之间所围成的空间体积不小于单向阀门的体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采用带有迷宫隔板、单向阀门的缸头盖对润滑油阻隔,实现了进一步油气分离,液态润滑油回收再利用,降低润滑油损耗,节约成本的功能。2.本技术通过将润滑油在凸轮室内打成油雾进行传输,实现了降低润滑油的使用浓度,有效控制成本消耗的功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缸头盖内部迷宫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缸头盖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转子罩壳;2-发动机下箱;3-下箱边盖;4-缸头盖;5-发动机缸头;6-发动机定子;7-发动机转子;8-进气门;9-排气门;10-发动机活塞;11-曲轴;12-凸轮;13-细通孔;14-垂直隔板;15-迷宫隔板;16-头盖出口;17-单向阀簧片;18-单向阀孔;19-头盖主体;20-横向隔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在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参见图1至4是本技术结构图、剖视图、缸头盖4内部迷宫结构图、缸头盖4剖视图,其包括转子罩壳1、发动机下箱2、下箱边盖3、缸头盖4、发动机缸头5、发动机定子6、发动机转子7、进气门8、排气门9、发动机活塞10、曲轴11、凸轮12、细通孔13、单向阀门,缸头盖4包括头盖主体19、垂直隔板14、迷宫隔板15、头盖出口16、横向隔板20,头盖主体19内侧连接有横向隔板20,横向隔板20与头盖主体19之间连接有垂直隔板14,头盖主体19内侧连接有迷宫隔板15且迷宫隔板15设置在垂直隔板14、横向隔板20、头盖主体19内壁之间形成的空间内侧,迷宫隔板15与横向隔板20所围成的空间中部为中空结构,中空结构内侧设置有单向阀门,头盖主体19的一侧连接有头盖出口16,头盖出口16与头盖主体19内部空间连通,头盖出口16与迷宫隔板15、横向隔板20、头盖主体19之间形成的内部空间相连通,单向阀门包括单向阀簧片17、单向阀孔18,单向阀孔18开设在横向隔板20上,单向阀簧片17设置在单向阀孔18的上方,单向阀簧片17、单向阀孔18在同侧边缘处连接在一起,单向阀簧片17在开启过程中与横向隔板20之间存在夹角且夹角的角度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功率小型四冲程发动机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子罩壳、发动机下箱、下箱边盖、缸头盖、发动机缸头、发动机定子、发动机转子、进气门、排气门、发动机活塞、曲轴、凸轮、细通孔、单向阀门,所述缸头盖包括头盖主体、垂直隔板、迷宫隔板、头盖出口、横向隔板,所述头盖主体内侧连接有横向隔板,所述横向隔板与头盖主体之间连接有垂直隔板,所述头盖主体内侧连接有迷宫隔板且迷宫隔板设置在垂直隔板、横向隔板、头盖主体内壁之间形成的空间内侧,所述迷宫隔板与横向隔板所围成的空间中部为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内侧设置有单向阀门,所述头盖主体的一侧连接有头盖出口,所述头盖出口与头盖主体内部空间连通,所述头盖出口与迷宫隔板、横向隔板、头盖主体之间形成的内部空间相连通,所述单向阀门包括单向阀簧片、单向阀孔,所述单向阀孔开设在横向隔板上,所述单向阀簧片设置在单向阀孔的上方,所述单向阀簧片、单向阀孔在同侧边缘处连接在一起,所述单向阀簧片在开启过程中与横向隔板之间存在夹角且夹角的角度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所述单向阀簧片面积、外形轮廓均大于单向阀孔的面积、外形轮廓,所述单向阀簧片的中间部位开有通孔,所述通孔的面积不大于单向阀簧片面积的二分之一,所述发动机下箱的一端连接有下箱边盖,所述发动机下箱的另一端连接有转子罩壳,所述转子罩壳的内侧设置有发动机转子,所述发动机转子包括转子主体、短叶片、长叶片,所述转子主体为圆盘结构,所述转子主体的一侧端面连接有若干短叶片,所述转子主体的另一侧端面连接有若干长叶片,所述若干长叶片的安装位置分别与若干短叶片的安装位置对应,所述转子罩壳的侧面连接有发动机定子,所述发动机下箱的一端连接有发动机缸头,所述发动机缸头上设置有若干散热片,所述若干散热片之间的间距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设计制造,所述若干散热片的大小与形状根据装配结构中发动机缸头周围空间大小进行设计,所述发动机缸头的一端连接有缸头盖,所述发动机定子通过螺栓与发动机缸头连接固定,所述缸头盖通过螺栓与发动机缸头连接固定,所述转子罩壳通过螺栓与发动机下箱连接固定,所述下箱边盖通过螺栓与发动机下箱连接固定,所述转子罩壳在靠近发动机缸头处设置有开口结构用于通过空气,所述发动机缸头内侧用于设置气门的两个通孔内侧分别设置有进气门、排气门,所述发动机下箱内侧设置有凸轮,所述凸轮的一段为凸起结构且另一端设置有圆环结构,所述凸轮与发动机转子相连接,所述凸轮上的圆环结构与曲轴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曲轴的下端为拨叉结构,所述曲轴的上端通过销轴与发动机活塞进行活动连接,所述发动机活塞上开有若干细通孔,所述若干细通孔在发动机活塞的水平端面上均匀分布,所述排气门的出口处正对着缸头盖上设置的单向阀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功率小型四冲程发动机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子罩壳、发动机下箱、下箱边盖、缸头盖、发动机缸头、发动机定子、发动机转子、进气门、排气门、发动机活塞、曲轴、凸轮、细通孔、单向阀门,所述缸头盖包括头盖主体、垂直隔板、迷宫隔板、头盖出口、横向隔板,所述头盖主体内侧连接有横向隔板,所述横向隔板与头盖主体之间连接有垂直隔板,所述头盖主体内侧连接有迷宫隔板且迷宫隔板设置在垂直隔板、横向隔板、头盖主体内壁之间形成的空间内侧,所述迷宫隔板与横向隔板所围成的空间中部为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内侧设置有单向阀门,所述头盖主体的一侧连接有头盖出口,所述头盖出口与头盖主体内部空间连通,所述头盖出口与迷宫隔板、横向隔板、头盖主体之间形成的内部空间相连通,所述单向阀门包括单向阀簧片、单向阀孔,所述单向阀孔开设在横向隔板上,所述单向阀簧片设置在单向阀孔的上方,所述单向阀簧片、单向阀孔在同侧边缘处连接在一起,所述单向阀簧片在开启过程中与横向隔板之间存在夹角且夹角的角度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所述单向阀簧片面积、外形轮廓均大于单向阀孔的面积、外形轮廓,所述单向阀簧片的中间部位开有通孔,所述通孔的面积不大于单向阀簧片面积的二分之一,所述发动机下箱的一端连接有下箱边盖,所述发动机下箱的另一端连接有转子罩壳,所述转子罩壳的内侧设置有发动机转子,所述发动机转子包括转子主体、短叶片、长叶片,所述转子主体为圆盘结构,所述转子主体的一侧端面连接有若干短叶片,所述转子主体的另一侧端面连接有若干长叶片,所述若干长叶片的安装位置分别与若干短叶片的安装位置对应,所述转子罩壳的侧面连接有发动机定子,所述发动机下箱的一端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廷高李长军甄建涛张卫华张炎
申请(专利权)人:临沂市铸信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