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截面防屈曲阻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2536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09: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截面防屈曲阻尼器,包括连接板和消能腹板,所述连接板共有两块且上下平行分布,所述消能腹板固定连接在两块所述连接板之间;所述消能腹板表面贯穿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菱形孔,用于形成垂直向等应力变截面;所述消能腹板的表面和背面均设置有约束件,用于对所述消能腹板进行夹紧固定,所述约束件表面设置有用于将两个所述约束件夹紧固定在所述消能腹板表面和背面的锁紧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两个约束件对消能腹板进行夹紧约束,防止消能腹板在大变形工作状态发生屈曲,同时在消能腹板表面贯穿设置菱形开孔,能保证阻尼器在小变形阶段和大变形阶段均具有稳定的滞回性能,同时满足小变形和大变形的使用需求。

A variable section buckling damp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截面防屈曲阻尼器
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抗震减震
,具体涉及一种变截面防屈曲阻尼器。
技术介绍
地震是一种频发的自然灾难,地震中保证建筑结构的抗震安全是人类生存的重大挑战,已有的研究和震后经验说明建筑结构的消能减震技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地震对结构的作用,全面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而现有的减震产品种类繁多,尤其金属剪切阻尼器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但是,大部分金属剪切阻尼器在大变形工作状态会面临腹板屈曲的问题,导致无法同时保证小变形正常工作且大变形满足疲劳性能的使用要求,使用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变截面防屈曲阻尼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大部分金属剪切阻尼器在大变形工作状态会面临腹板屈曲的问题,导致无法同时保证小变形正常工作且大变形满足疲劳性能的使用要求,使用效果不理想等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通过两个约束件对消能腹板进行夹紧约束,防止消能腹板在大变形工作状态发生屈曲,同时在消能腹板表面贯穿设置菱形开孔,能保证阻尼器在小变形阶段和大变形阶段均具有稳定的滞回性能,同时满足小变形和大变形的使用需求等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变截面防屈曲阻尼器,包括用于与建筑结构连接的连接板和消能腹板,所述连接板共有两块且上下平行分布,所述消能腹板固定连接在两块所述连接板之间;所述消能腹板表面贯穿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菱形孔,用于形成垂直向等应力变截面;所述消能腹板的表面和背面均设置有约束件,用于对所述消能腹板进行夹紧固定,所述约束件表面设置有用于将两个所述约束件夹紧固定在所述消能腹板表面和背面的锁紧件。采用上述一种变截面防屈曲阻尼器,所述消能腹板通过所述连接板与建筑结构连接,通过在所述消能腹板表面设置两个对称分布的菱形孔,通过菱形孔配合所述消能腹板形成垂直向等应力变截面,能够保证所述消能腹板在小变形阶段和大变形阶段均具有稳定的滞回性能,同时通过锁紧件和两个所述约束件对所述消能腹板进行夹紧固定,防止所述消能腹板在大变形阶段发生屈曲,能够满足小变形正常工作同时大变形疲劳滞回性能及力学指标控制在15%设计偏差以内,使装置能够同时满足小变形和大变形的使用需求,使用效果好。作为优选,所述约束件包括约束板,所述约束板表面贯穿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菱形孔相对应,用于穿插所述锁紧件。作为优选,所述锁紧件为配套的螺栓和螺母。作为优选,所述约束板远离所述消能腹板的表面焊接有水平加强肋和竖直加强肋,所述水平加强肋有两个,且与所述竖直加强肋呈“工”字型结构。作为优选,所述约束板与所述消能腹板相接触的表面设置有聚四氟乙烯板。作为优选,所述消能腹板采用软钢材制成,且焊接在两块所述连接板之间。作为优选,两块所述连接板之间焊接有与所述消能腹板相垂直的消能约束侧板,所述消能约束侧板共有两块,且分别位于所述消能腹板两侧,所述消能约束侧板与所述消能腹板焊接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消能腹板与所述连接板、所述消能约束侧板与所述连接板以及所述消能约束侧板和所述消能腹板之间均通过穿槽塞焊的方式进行焊接。作为优选,所述菱形孔的四角采用圆弧过渡。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板表面设置有若干连接孔,所述连接孔沿着所述连接板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连接孔共有两组且对称分布在所述消能腹板的厚度方向的两侧。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两个约束件对消能腹板进行夹紧约束,防止消能腹板在大变形工作状态发生屈曲,同时在消能腹板表面贯穿设置菱形开孔,能保证阻尼器在小变形阶段和大变形阶段均具有稳定的滞回性能,同时满足小变形和大变形的使用需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右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右视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消能腹板主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约束件主视图;图6是本技术的约束件右视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连接板;101、连接孔;2、消能腹板;201、菱形孔;3、约束件;301、约束板;302、通孔;303、水平加强肋;304、竖直加强肋;4、消能约束侧板;5、锁紧件;501、螺栓;502、螺母;6、聚四氟乙烯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图6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变截面防屈曲阻尼器,包括用于与建筑结构连接的连接板1和消能腹板2,连接板1共有两块且上下平行分布,消能腹板2固定连接在两块连接板1之间;消能腹板2表面贯穿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菱形孔201,用于形成垂直向等应力变截面;消能腹板2的表面和背面均设置有约束件3,用于对消能腹板2进行夹紧固定,约束件3表面设置有用于将两个约束件3夹紧固定在消能腹板2表面和背面的锁紧件5。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约束件3包括约束板301,约束板301表面贯穿设置有通孔302,通孔302与菱形孔201相对应,用于穿插锁紧件5,这样设置能够通过通孔302和菱形孔201使锁紧件5贯穿两块约束板301和消能腹板2,从而通过锁紧件5将两块约束板301固定在消能腹板2的表面和背面,通过两块约束板301对消能腹板2进行夹紧固定,避免消能腹板2发生屈曲。优选的,通孔302设置有四个,且每两个通孔302与一个菱形孔201相对应,这样设置能够保证约束板301受力均衡,保证约束板301对消能腹板2的夹紧固定的稳固性。锁紧件5为配套的螺栓501和螺母502,这样设置便于实现约束板301的拆装,便于对约束板301进行更换。约束板301远离消能腹板2的表面焊接有水平加强肋303和竖直加强肋304,水平加强肋303有两个,且与竖直加强肋304呈“工”字型结构,这样设置通过水平加强肋303和竖直加强肋304能够增加约束板301的刚度,保证约束板301对消能腹板2的夹紧固定的稳固性。约束板301与消能腹板2相接触的表面设置有聚四氟乙烯板6,这样设置通过聚四氟乙烯板6能够减小变形过程中消能腹板2和约束板301之间的摩擦。消能腹板2采用软钢材制成,所使用的软钢材料为LY100或LY160,且焊接在两块连接板1之间。两块连接板1之间焊接有与消能腹板2相垂直的消能约束侧板4,消能约束侧板4共有两块,且分别位于消能腹板2两侧,消能约束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截面防屈曲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建筑结构连接的连接板(1)和消能腹板(2),所述连接板(1)共有两块且上下平行分布,所述消能腹板(2)固定连接在两块所述连接板(1)之间;/n所述消能腹板(2)表面贯穿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菱形孔(201),用于形成垂直向等应力变截面;所述消能腹板(2)的表面和背面均设置有约束件(3),用于对所述消能腹板(2)进行夹紧固定,所述约束件(3)表面设置有用于将两个所述约束件(3)夹紧固定在所述消能腹板(2)表面和背面的锁紧件(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截面防屈曲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建筑结构连接的连接板(1)和消能腹板(2),所述连接板(1)共有两块且上下平行分布,所述消能腹板(2)固定连接在两块所述连接板(1)之间;
所述消能腹板(2)表面贯穿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菱形孔(201),用于形成垂直向等应力变截面;所述消能腹板(2)的表面和背面均设置有约束件(3),用于对所述消能腹板(2)进行夹紧固定,所述约束件(3)表面设置有用于将两个所述约束件(3)夹紧固定在所述消能腹板(2)表面和背面的锁紧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变截面防屈曲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件(3)包括约束板(301),所述约束板(301)表面贯穿设置有通孔(302),所述通孔(302)与所述菱形孔(201)相对应,用于穿插所述锁紧件(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一种变截面防屈曲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5)为配套的螺栓(501)和螺母(50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变截面防屈曲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板(301)远离所述消能腹板(2)的表面焊接有水平加强肋(303)和竖直加强肋(304),所述水平加强肋(303)有两个,且与所述竖直加强肋(304)呈“工”字型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雄科刘国明王泽雷金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赛福思创减震科技股份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