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腋撑式摩擦型阻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0936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8: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腋撑式摩擦型阻尼器,包括左连接件、约束部和右连接件;所述左连接件包括左耳板固定板,所述左耳板固定板的左端设有两个上下相对的左耳板,所述左耳板固定板右端中部设有连接板;所述约束部的左端和左连接件相连接,所述约束部包括两个上下相对的约束钢板,所述约束钢板分别位于连接板的上下两端;所述右连接件和约束部的右端相连接,其优点在于:摩擦阻尼器在梁柱节点发生小变形时即可提供耗能,且在小震、大震时所提供的摩擦力大小恒定,对相连梁柱节点的附加内力可控;腋撑式构造布置不会影响建筑功能,占用空间小,设置位置灵活;摩擦阻尼器的内部装配和轴销式连接构造能够实现震后快速修复和更换。销式连接构造能够实现震后快速修复和更换。销式连接构造能够实现震后快速修复和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腋撑式摩擦型阻尼器


[0001]本技术涉及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消能减震
,具体涉及一种腋撑式摩擦型阻尼器。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抗震结构是通过结构自身的抗震性能来抵御地震作用,其储存和消耗地震输入的能量是以结构构件的损伤破坏为代价,这是结构体系被动的抗震对策;而积极主动的抗震对策是给结构关键部位安装耗能减震装置,通过调整或改变结构动力特性来控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反应,这是一种合理有效的抗震途径;而已有的研究和震后经验说明消能减震可以很大程度上减轻地震对结构的作用,全面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0003]目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我国用途最为广泛的结构类型,各类学校、医院、办公楼等大多采用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消能减震技术在这类结构中应用也十分普遍,然而现有应用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的消能减震技术,包括如屈曲约束支撑、人字型支撑式金属阻尼器、门架支撑式粘滞阻尼器、墙墩式金属阻尼器、墙墩式粘滞阻尼器等在使用的过程中大多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其需占用较大的安装空间,而现有建筑的功能需求复杂,建筑内部墙体布置、门窗开洞等要求导致减震构件按常规安装方法能够布置的位置十分有限,减震构件的布置和建筑功能往往冲突较大,无法实现预期的减震需求,且施工安装难度大,造价较高,制约消能减震技术的发展应用空间,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腋撑式摩擦型阻尼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腋撑式摩擦型阻尼器,具有摩擦阻尼器在梁柱节点发生小变形时即可提供耗能,且在小震、大震时所提供的摩擦力大小恒定,对相连梁柱节点的附加内力可控、腋撑式构造布置不会影响建筑功能,占用空间小,设置位置灵活、摩擦阻尼器的内部装配和轴销式连接构造能够实现震后快速修复和更换等优点,详见下文阐述。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腋撑式摩擦型阻尼器,包括左连接件、约束部和右连接件;
[0007]所述左连接件包括左耳板固定板,所述左耳板固定板的左端设有两个上下相对的左耳板,所述左耳板固定板右端中部设有连接板;
[0008]所述约束部的左端和左连接件相连接;
[0009]所述右连接件和约束部的右端相连接,通过左连接件实现保证阻尼器左端的安装,通过右连接件保证该阻尼器右端的安装,通过约束部实现左连接件和右连接件的连接。
[0010]作为优选,所述约束部包括两个上下相对的约束钢板,所述约束钢板分别位于连接板的上下两端,所述约束钢板的左端和连接板之间通过左右两排从前至后均匀分布的固定螺栓相连接,上端的约束钢板的左端和左耳板固定板相焊接,保证约束部和左连接件的
正常连接。
[0011]作为优选,所述约束钢板和连接板上均设有和固定螺栓相对应的固定孔位,为约束部和左连接件的连接奠定基础。
[0012]作为优选,所述右连接件包括右耳板固定板,所述右耳板固定板的右端设有两个上下相对的右耳板,所述右耳板固定板的左端中部设有中部剪切板,所述中部剪切板上设有横向的长槽孔,所述中部剪切板和约束钢板的右端通过两个左右相对的连接螺栓相连接,所述中部剪切板和约束钢板之间均设有摩擦芯板,所述连接螺栓和下端的约束钢板之间均设有蝶形弹簧,保证约束部和摩擦芯板与右连接件的正常连接,保证连接螺栓的紧固性以及连接螺栓提供的预紧力的稳定性。
[0013]作为优选,所述连接螺栓和左端的长槽孔相对应,所述连接螺栓穿过长槽孔,为右连接件和约束部的连接奠定基础。
[0014]作为优选,两个摩擦芯板内侧分别与中部剪切板的上下两端面相贴合,所述摩擦芯板采用复合摩擦材料、金属类摩擦材料和聚合物类摩擦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制成,保证摩擦芯板能够提供稳定的摩擦系数,以及该阻尼器的后续能耗奠定基础。
[0015]作为优选,所述约束钢板的右端和摩擦芯板上均设有和连接螺栓相对应的连接孔位,为约束钢板和摩擦芯板与右连接件的连接奠定基础。
[0016]一种腋撑式摩擦型阻尼器的连接结构,包括两块预埋板,所述预埋板的一端面中部固定连接有节点板,其中一块预埋板上的节点板通过轴销和左耳板相铰接,另一块预埋板上的节点板通过轴销和右耳板相铰接,所述左耳板、节点板和右耳板上均设有和轴销相对应的安装孔位,所述预埋板的另一端面焊接有均匀分布的锚固钢筋,其中一块预埋板上的锚固钢筋和外在梁固定连接,另一块预埋板上的锚固钢筋和外在柱固定连接。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8]摩擦阻尼器在梁柱节点发生小变形时即可提供耗能,且在小震、大震时所提供的摩擦力大小恒定,对相连梁柱节点的附加内力可控;
[0019]腋撑式构造布置不会影响建筑功能,占用空间小,设置位置灵活;摩擦阻尼器的内部装配和轴销式连接构造能够实现震后快速修复和更换。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是本技术的正视图;
[0022]图2是本技术图1的俯视图;
[0023]图3是本技术图1的左连接件1的主视图;
[0024]图4是本技术图1的左连接件1的俯视图;
[0025]图5是本技术图1的右连接件4的主视图;
[0026]图6是本技术图1的右连接件4的俯视图;
[0027]图7是本技术图1的约束钢板3的俯视图;
[0028]图8是本技术图1的摩擦芯板7的俯视图;
[0029]图9是本技术图1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30]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31]1、左连接件;101、左耳板;102、左耳板固定板;103、连接板;2、固定螺栓;3、约束钢板;4、右连接件;401、中部剪切板;402、长槽孔;403、右耳板;404、右耳板固定板;5、蝶形弹簧;6、连接螺栓;7、摩擦芯板;8、节点板;9、预埋板;10、锚固钢筋;11、轴销。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
[0033]参见图1

图8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腋撑式摩擦型阻尼器,包括左连接件1、约束部和右连接件4;左连接件1包括左耳板固定板102,左耳板固定板102的左端设有左耳板固定板102的左端设有两个上下相对的左耳板101,左耳板固定板102右端中部设有连接板103;约束部的左端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腋撑式摩擦型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左连接件(1)、约束部和右连接件(4);所述左连接件(1)包括左耳板固定板(102),所述左耳板固定板(102)的左端设有两个上下相对的左耳板(101),所述左耳板固定板(102)右端中部设有连接板(103);所述约束部的左端和左连接件(1)相连接;所述右连接件(4)和约束部的右端相连接;所述约束部包括两个上下相对的约束钢板(3),所述约束钢板(3)分别位于连接板(103)的上下两端,所述约束钢板(3)的左端和连接板(103)之间通过左右两排从前至后均匀分布的固定螺栓(2)相连接,上端的约束钢板(3)的左端和左耳板固定板(102)相焊接;所述约束钢板(3)和连接板(103)上均设有和固定螺栓(2)相对应的固定孔位;所述右连接件(4)包括右耳板固定板(404),所述右耳板固定板(404)的右端设有两个上下相对的右耳板(403),所述右耳板固定板(404)的左端中部设有中部剪切板(401),所述中部剪切板(401)上设有横向的长槽孔(402),所述中部剪切板(401)和约束钢板(3)的右端通过两个左右相对的连接螺栓(6)相连接,所述中部剪切板(401)和约束钢板(3)之间均设有摩擦芯板(7),所述连接螺栓(6)和下端的约束钢板(3)之间均设有蝶形弹簧(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雄科刘国明王泽丁新春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赛福思创减震科技股份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