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减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1385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05: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用减震器,包括壳体、螺杆、飞轮、行星钢球无级变速装置、螺母、壳体支承,螺杆固定在地基上,螺杆与螺母形成螺旋副,螺母与飞轮连接,飞轮与行星钢球无级变速装置连接,飞轮安装在壳体支承处,壳体与建筑物固定连接。通过螺杆螺母传动,将建筑物所受的外部冲击能量转化为行星钢球无级变速装置的动能释放出来而非传统减震方式通过减震器吸收能量的方式进行,降低了建筑物减震系统的使用维护成本。

A kind of shock absorber for buil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用减震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减震结构,特别是一种建筑用减震器。
技术介绍
目前,建筑方面减震措施是由结构工程师将汽车减震的理念用到了建筑结构中,材料一般是延展性较好的钢材、或者是大型弹簧和液压系统,其核心思想是:破坏弱者来保护强者,减震器消化了地震带给建筑物的能量,从而降低了地震等外力对建筑物带来的撕裂效应,但是高层、超高层建筑中需要很大的减震结构,且由于高层、超高层建筑受风力影响大,需要经常更换,使用成本高。因此需要开发一种建筑用减震器,使用寿命长,使用成本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针对上述问题,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建筑用减震器,实现建筑物减震维护成本低的要求。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用减震器,包括壳体、螺杆、飞轮、行星钢球无级变速装置、螺母、壳体支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固定在地基上,螺杆与螺母形成螺旋副,螺母与飞轮连接,飞轮与行星钢球无级变速装置连接,飞轮安装在壳体支承处,壳体与建筑物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建筑用减震器还包括弹簧,弹簧一端安装在壳体内,另一端与螺杆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建筑用减震器还包括阻尼油,阻尼油在壳体内。进一步地,所述壳体支承为轴承。进一步地,所述飞轮与行星钢球无级变速装置通过螺栓连接。建筑物建造时,在底部设置均匀数量不等的建筑用减震器,螺杆与地基链接,壳体与建筑物连接,螺杆与螺母形成螺旋副,螺母驱动飞轮运行,飞轮驱动行星钢球无级变速装置运动。当建筑物,桥梁受到大风,地震等影响时,建筑物就会摇摆,建筑物相应会受到向下或者向上的压力同时伴随着扭力,减震系统螺母会沿着螺杆向下或向上移动,螺母运动会驱动飞轮转动,飞轮会带动行星钢球无级变速装置运动,这样就可以将建筑物根基收到的势能转化为行星钢球无级变速装置的动能释放出来,保护建筑物,桥梁等。当外界的影响因素消失时,建筑物,桥梁等依旧可以恢复到初始位置。本专利技术原理:通过螺杆螺母传动,将建筑物所受的外部冲击能量转化为行星钢球无级变速装置的动能释放出来,从而保护建筑物。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专利技术通过螺杆螺母传动,将建筑物所受的外部冲击能量转化为行星钢球无级变速装置的动能释放出来而非传统减震方式通过减震器吸收能量的方式进行,降低了建筑物减震系统的使用维护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为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如图1所示一种建筑用减震器,包括壳体1、螺杆2、飞轮3、行星钢球无级变速装置4、螺母5、壳体支承6、阻尼油7、弹簧8,螺杆2固定在地基上,螺杆2与螺母5形成螺旋副,螺母5与飞轮3连接,飞轮3与行星钢球无级变速装置4连接,飞轮3安装在壳体支承6处,弹簧8一端安装在壳体1内,另一端与螺杆2连接壳体1与建筑物固定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用减震器,包括壳体(1)、螺杆(2)、飞轮(3)、行星钢球无级变速装置(4)、螺母(5)、壳体支承(6),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2)与螺母(5)形成螺旋副,螺母(5)与飞轮(3)连接,飞轮(3)与行星钢球无级变速装置(4)连接,飞轮(3)安装在壳体支承(6)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减震器,包括壳体(1)、螺杆(2)、飞轮(3)、行星钢球无级变速装置(4)、螺母(5)、壳体支承(6),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2)与螺母(5)形成螺旋副,螺母(5)与飞轮(3)连接,飞轮(3)与行星钢球无级变速装置(4)连接,飞轮(3)安装在壳体支承(6)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建筑用减震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簧(8),弹簧(8)一端安装在壳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佳炎方英伟刘杰邱荣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创斯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