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管线归集的地下盖板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2447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09:30
一种适用于管线归集的地下盖板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技术领域,主体管沟内下部由混凝土墙体分设为多个管线归集沟槽,每个管线归集沟槽的底壁均开设有排水沟槽,管线归集沟槽的内部设有管线支座和管线支架,管线归集沟槽的上方架设有沟槽盖板,沟槽盖板上方的主体管沟内部空间为人员通道,人员通道周壁的主体管沟中穿设有穿墙套管,人员通道上方的主体管沟与检修井贯通设置,施工竖井兼吊装口设置在主体管沟的中部,风井设置在主体管沟的两端,且风井上端口上设有风亭。结构断面小,占用地下空间少,适用范围广泛,具有检修功能,并能实现线缆入户需求,应用灵活,建设和使用阶段投资造价均较低,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An underground cover ditch suitable for pipeline coll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管线归集的地下盖板沟
本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管线归集的地下盖板沟。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市政公用设施现代化、综合化、地下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实现市政管线统一管理,降低管线运营维护成本的需求十分迫切。针对市政管线数量类别较多、地下管线建设维护反复开挖路面、架空缆线交织影响市容等问题,国内外许多城市选择采用地下综合管廊。它是一种通过建造城镇地下隧道,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市政线缆集于一体,设置专用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控系统的综合性市政公用设施,可提升市政管线运营维护水平,提高地下空间利用率。然而地下管廊结构断面较大,城镇建筑物密集区域道路狭窄,修建较大断面地下管廊条件苛刻,难以实施,管廊施工工艺复杂,且对周边建筑物沉降影响较大,环境因素限制了地下综合管廊的应用。同时,城市部分区域分支管线较多,管线直径较小,地下管廊土建造价较高,且内部空间冗余。另外,地下管廊结构需配备完整照明、通风、监控等机电设备系统,综合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的适用于管线归集的地下盖板沟,结构断面小,占用地下空间少,适用范围广泛,具有检修功能,并能实现线缆入户需求,应用灵活,建设和使用阶段投资造价均较低,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它包含主体管沟、沟槽盖板、管线支座、管线支架、检修井、穿墙套管、施工竖井兼吊装口、风井、风亭;主体管沟纵断面最低位置处设有集水坑,主体管沟内下部由混凝土墙体分设为多个管线归集沟槽,每个管线归集沟槽的底壁均开设有排水沟槽,管线归集沟槽的内部设有管线支座和管线支架,管线归集沟槽的上方架设有沟槽盖板,沟槽盖板上方的主体管沟内部空间为人员通道,主体管沟中穿设有穿墙套管,人员通道上方的主体管沟与检修井贯通设置,施工竖井兼吊装口设置在主体管沟的中部,风井设置在主体管沟的两端,且风井上端口上设有风亭。进一步地,所述的主体管沟的顶壁上设有管线归集方涵。进一步地,所述的主体管沟的顶壁上设有管线吊架。进一步地,所述的主体管沟内的管线穿过穿墙套管后,通过入户设施与用户连接。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管线归集的地下盖板沟,结构断面小,占用地下空间少,适用范围广泛,具有检修功能,并能实现线缆入户需求,应用灵活,建设和使用阶段投资造价均较低,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纵断面示意图。图2是具体实施方式一的横断面示意图。图3是具体实施方式二的横断面示意图。图4是具体实施方式三的横断面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主体管沟1、管线归集沟槽2、沟槽盖板3、管线支座4、管线支架5、排水沟槽6、检修井7、人员通道8、穿墙套管9、管线归集方涵10、管线吊架11、施工竖井兼吊装口12、风井13、风亭14、集水坑15、入户设施1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具体实施方式一:如图1和图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含主体管沟1、沟槽盖板3、管线支座4、管线支架5、检修井7、穿墙套管9、施工竖井兼吊装口12、风井13、风亭14;主体管沟1为混凝土带有拱顶的筑物,主体管沟1纵断面最低位置处设有集水坑15,主体管沟1内下部由混凝土墙体分设为多个截面为矩形结构的管线归集沟槽2,每个管线归集沟槽2的底壁均开设有排水沟槽6,管线归集沟槽2的内部设有管线支座4和管线支架5,用于敷设管线,管线归集沟槽2的上方架设有沟槽盖板3,沟槽盖板3为混凝土盖板或者钢盖板,沟槽盖板3上方的主体管沟1内部空间为人员通道8,人员通道8侧面以及其中一个管线归集沟槽2侧面的主体管沟1中均穿设有穿墙套管9,人员通道8的正上方的主体管沟1与检修井7贯通设置,检修井7连接地面与主体管沟1内部,运营维护阶段,工作人员通过检修井7进入主体管沟1进行作业,施工竖井兼吊装口12设置在主体管沟1的中部,施工阶段,工作人员通过施工竖井兼吊装口12进入主体管沟1内部作业,管线安装及运营维护阶段,材料运输通过施工竖井兼吊装口12进入主体管沟1,风井13设置在主体管沟1的两端,且风井13上端口上设有风亭14,风井13用以满足空气流通要求;主体管沟1内的管线穿过穿墙套管9后,通过入户设施16与用户连接,入户设施16设置在地面上,为管线入户提供条件。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将管线敷设在管线支座4和管线支架5上,并将敷设好的额管线穿过预埋在主体管沟1壁中的穿墙套管9引出主体管沟1,通过入户设施16接入用户。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是:1、传统综合管廊管线安装限界较大,管线布置较分散,本地下盖板沟通过设置管线归集沟槽2,整合了主体管沟1内部空间,减小了结构断面尺寸,更适宜在建筑物密集,道路狭窄的区域建设,同时降低了施工难度,节约建设成本;2、传统综合管廊需配套设置通风、监控等设施,机电设备造价较高,本地下盖板沟通过设置检修井7,仅考虑工作人员在设置检修井7的位置工作,其他区域不考虑人行需求,可不设置配套机电系统设备,减小断面尺寸的同时大幅度降低建设及运营维护成本。具体实施方式二:参看图1和图3,本具体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主体管沟1的拱顶上一体成型有混凝土结构的有管线归集方涵10,该管线归集方涵10中也设有管线支座4,该管线支座4上的管线穿过嵌设于管线归集方涵10上方的主体管沟1中的穿墙套管9后,与入户设施16连接,位于人员通道8侧壁的主体管沟1上也一体成型有混凝土结构的管线支架5,该管线支架5上的管线穿过嵌设在主体管沟1侧壁上的穿墙套管9后,与入户设施16连接;其余部件以及连接关系均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三:参看图1和图4,本具体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二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主体管沟1的拱顶上一体成型有混凝土结构的管线吊架11,该管线吊架11上的管线穿过嵌设于管线吊架11上方的主体管沟1中的穿墙套管9后,与入户设施16连接;其余部件以及连接关系均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管线归集的地下盖板沟,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主体管沟(1)、沟槽盖板(3)、管线支座(4)、管线支架(5)、检修井(7)、穿墙套管(9)、施工竖井兼吊装口(12)、风井(13)、风亭(14);主体管沟(1)纵断面最低位置处设有集水坑(15),主体管沟(1)内下部由混凝土墙体分设为多个管线归集沟槽(2),每个管线归集沟槽(2)的底壁均开设有排水沟槽(6),管线归集沟槽(2)的内部设有管线支座(4)和管线支架(5),管线归集沟槽(2)的上方架设有沟槽盖板(3),沟槽盖板(3)上方的主体管沟(1)内部空间为人员通道(8),主体管沟(1)中穿设有穿墙套管(9),人员通道(8)上方的主体管沟(1)与检修井(7)贯通设置,施工竖井兼吊装口(12)设置在主体管沟(1)的中部,风井(13)设置在主体管沟(1)的两端,且风井(13)上端口上设有风亭(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管线归集的地下盖板沟,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主体管沟(1)、沟槽盖板(3)、管线支座(4)、管线支架(5)、检修井(7)、穿墙套管(9)、施工竖井兼吊装口(12)、风井(13)、风亭(14);主体管沟(1)纵断面最低位置处设有集水坑(15),主体管沟(1)内下部由混凝土墙体分设为多个管线归集沟槽(2),每个管线归集沟槽(2)的底壁均开设有排水沟槽(6),管线归集沟槽(2)的内部设有管线支座(4)和管线支架(5),管线归集沟槽(2)的上方架设有沟槽盖板(3),沟槽盖板(3)上方的主体管沟(1)内部空间为人员通道(8),主体管沟(1)中穿设有穿墙套管(9),人员通道(8)上方的主体管沟(1)与检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伟李昂丁艺喆程科张美琴徐斌刘志广侯慕轶柏林王胜涛孙俊利徐骞付黎龙李晓英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