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阶梯式逆作施工缝地铁车站侧墙浇筑的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2447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0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阶梯式逆作施工缝地铁车站侧墙浇筑的模板,涉及地铁隧道施工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在逆作浇筑侧墙的时候,容易造成施工缝空隙较大,防水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该模板包括侧墙模板以及设置在所述侧墙模板上的人工投料部,所述人工投料部为向外凸出的漏斗形状;地铁车站的中板下缘倒角部位向下延伸为阶梯结构,在所述侧墙模板安装在阶梯结构外侧时,所述侧墙模板与开挖面之间形成侧墙浇筑腔,所述人工投料部顶部高于所述阶梯结构的上边缘能通过所述人工投料部向所述阶梯结构处逐层浇筑混凝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提供一种能减小阶梯式施工缝空隙,提高防水性能的侧墙浇筑模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阶梯式逆作施工缝地铁车站侧墙浇筑的模板
本技术涉及地铁隧道施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阶梯式逆作施工缝地铁车站侧墙浇筑的模板。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交通的发展,地铁已成为城市交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地铁的各条轨道交通线路交错布置,覆盖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轨道交通换乘车站无疑成为各条交通线路的枢纽。洞桩法是目前暗挖地铁车站的一种重要施工方法,在申请公布号为CN108005664A的中国技术专利中,公开了对于地下双层暗挖地铁车站来说,其施工工序是:在拱部初期支护完成后,向下开挖至车站中板位置,依次施工中板、负一层侧墙和拱部二衬,然后向下开挖到设计标高,再施做底板和浇筑负二层结构侧墙,在浇筑负二层侧墙的时,需要先搭建侧墙模板,侧墙模板位于中板和底板之间,所述侧墙模板为板状结构,在侧墙模板上开设通孔作为浇筑口,在所述浇筑口上连接泵管进行浇筑形成所述负二层侧墙,这样负二层侧墙与已浇筑的中板连接部位上存在一道纵向通长的逆作施工缝。本申请人发现,现有的采用暗挖洞桩法进行地铁车站侧墙施工过程中,先搭建侧墙模板,在侧墙模板与开挖面之间灌注混凝土从而形成侧墙,由于采用自下而上浇筑侧墙,在重力作用下可能会产生微量下沉,导致施工缝处缝隙变大,防水效果较差;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本申请人认为可以将中板与侧墙相接处设置成阶梯形状,但是这样一来在采用传统的模板结构来浇筑侧墙的时候,不易将阶梯边楞位置的空隙填满,造成施工缝空隙较大,防水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阶梯式逆作施工缝地铁车站侧墙浇筑的模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浇筑侧墙的时候,不易将阶梯边楞位置的空隙填满,容易造成施工缝空隙较大,防水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适用于阶梯式逆作施工缝地铁车站侧墙浇筑的模板,包括侧墙模板以及设置在所述侧墙模板上的人工投料部;其中,所述侧墙模板包括模板背肋以及定型模块,所述模板背肋的数量为至少三根,相邻两根所述模板背肋之间固定连接有所述定型模块,每个所述定型模块顶部设置有所述人工投料部,所述人工投料部向外凸出且其顶部截面积大于底部截面积;地铁车站的中板下缘倒角部位向下延伸为阶梯结构,在所述侧墙模板安装完成后所述人工投料部位于所述阶梯结构外侧,所述侧墙模板与开挖面之间形成侧墙浇筑腔,所述人工投料部底部高于所述阶梯结构的下边缘能通过所述人工投料部向所述阶梯结构处逐层浇筑混凝土。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定型模块包括第一定型钢模和至少两个第二定型钢模;其中,所述第一定型钢模和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定型钢模沿所述模板背肋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定型钢模上设置有所述人工投料部,所述第二定型钢模设置于所述第一定型钢模下方。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人工投料部外轮廓为横放的三棱柱结构,所述三棱柱结构的其中一个侧面敞口设置,另一侧面与所述第一定型钢模连通设置。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定型模块上还设置有泵送砼入料口,所述泵送砼入料口位于所述人工投料部下方区域。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其中一块所述第二定型钢模上设置有泵送砼入料口。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泵送砼入料口为设置在所述第二定型钢模上的通孔。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定型钢模上铰接有入料口盖,所述入料口盖设置于所述泵送砼入料口附近区域,所述入料口盖能盖合在所述泵送砼入料口上。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入料口盖与所述第二定型钢模之间通过合页铰接。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型钢模和所述第二定型钢模均各自与所述模板背肋之间固定连接。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定型钢模沿所述模板背肋的长度方向的尺寸不小于所述第一定型钢模沿所述模板背肋的长度方向的尺寸。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实施例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本技术提供的适用于阶梯式逆作施工缝地铁车站侧墙浇筑的模板,包括侧墙模板以及人工投料部,地铁车站的中板下缘倒角部位向下延伸为阶梯结构,在所述侧墙模板安装完成后,所述人工投料部底部高于所述阶梯结构的下边缘,因此在通过所述人工投料部向所述阶梯结构内填充混凝土时,注入所述人工投料部的混凝土由于自身重力的作用会自动流入并平铺于阶梯结构的侧墙浇筑腔内,如此反复逐层浇筑直至将所述阶梯结构填满,尽可能地减小了施工缝的空隙,防止漏水现象的发生。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适用于阶梯式逆作施工缝地铁车站侧墙浇筑的模板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第一定型钢模剖面示意图;图3为浇筑完成后侧墙和中板连接示意图。图中,1、侧墙模板;11、模板背肋;12、定型模块;121、第一定型钢模;122、第二定型钢模;123、人工投料部;124、泵送砼入料口;125、入料口盖;2、中板;21、阶梯结构;3、开挖面;4、侧墙;5、施工缝;6、底板;7、侧墙浇筑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减小阶梯式施工缝空隙,提高防水性能的适用于阶梯式逆作施工缝地铁车站侧墙浇筑的模板。下面结合图1~图3对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更为详细的阐述。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适用于阶梯式逆作施工缝地铁车站侧墙浇筑的模板,包括侧墙模板1以及设置在侧墙模板1上的人工投料部123;其中,侧墙模板1包括模板背肋11以及定型模块12,模板背肋11的数量为至少三根,相邻两根模板背肋11之间固定连接有定型模块12,每个定型模块12顶部设置有人工投料部123,人工投料部123向外凸出且其顶部截面积大于底部截面积;地铁车站的中板2下缘倒角部位向下延伸为阶梯结构21,在侧墙模板1安装完成后人工投料部123位于阶梯结构21外侧,侧墙模板1与开挖面之间形成侧墙浇筑腔7,人工投料部123底部高于阶梯结构21的下边缘能通过人工投料部123向阶梯结构21处逐层浇筑混凝土。本技术提供的适用于阶梯式逆作施工缝地铁车站侧墙浇筑的模板,包括侧墙模板1以及人工投料部123,地铁车站的中板2下缘倒角部位向下延伸为阶梯结构,在侧墙模板1安装完成后,人工投料部123底部高于阶梯结构21的下边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阶梯式逆作施工缝地铁车站侧墙浇筑的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侧墙模板以及设置在所述侧墙模板上的人工投料部;其中,/n所述侧墙模板包括模板背肋以及定型模块,所述模板背肋的数量为至少三根,相邻两根所述模板背肋之间固定连接有所述定型模块,每个所述定型模块顶部设置有所述人工投料部,所述人工投料部向外凸出且其顶部截面积大于底部截面积;/n地铁车站的中板下缘倒角部位向下延伸为阶梯结构,在所述侧墙模板安装完成后所述人工投料部位于所述阶梯结构外侧,所述侧墙模板与开挖面之间形成侧墙浇筑腔,所述人工投料部底部高于所述阶梯结构的下边缘能通过所述人工投料部向所述阶梯结构处逐层浇筑混凝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阶梯式逆作施工缝地铁车站侧墙浇筑的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侧墙模板以及设置在所述侧墙模板上的人工投料部;其中,
所述侧墙模板包括模板背肋以及定型模块,所述模板背肋的数量为至少三根,相邻两根所述模板背肋之间固定连接有所述定型模块,每个所述定型模块顶部设置有所述人工投料部,所述人工投料部向外凸出且其顶部截面积大于底部截面积;
地铁车站的中板下缘倒角部位向下延伸为阶梯结构,在所述侧墙模板安装完成后所述人工投料部位于所述阶梯结构外侧,所述侧墙模板与开挖面之间形成侧墙浇筑腔,所述人工投料部底部高于所述阶梯结构的下边缘能通过所述人工投料部向所述阶梯结构处逐层浇筑混凝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阶梯式逆作施工缝地铁车站侧墙浇筑的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型模块包括第一定型钢模和至少两个第二定型钢模;其中,
所述第一定型钢模和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定型钢模沿所述模板背肋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定型钢模上设置有所述人工投料部,所述第二定型钢模设置于所述第一定型钢模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阶梯式逆作施工缝地铁车站侧墙浇筑的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投料部外轮廓为横放的三棱柱结构,所述三棱柱结构的其中一个侧面敞口设置,另一侧面与所述第一定型钢模连通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阶梯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兴昕陈建华李雪张仲宇马晓春李炳阳李贺王壮王海涛赵风楼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市政四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