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柱钢筋校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01090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预制柱生产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预制柱钢筋校正装置,包括套筒,所述套筒的侧面设置有抵压杆,所述套筒的内部安装有钢筋12;所述套筒的侧面设置有承接板,所述承接板的表面开设有承接孔;承接孔内设置有吸盘,所述吸盘的开口指向套筒的表面,所述承接板远离套筒的一侧设置有抽气泵,所述抽气泵的抽气端与吸盘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预制柱钢筋校正装置,通过设置第一承接框与限位板,在使用时一对弧形状的限位板对接时形成正圆结构且将钢筋限制在内部,使得钢筋保持垂直状态,之后向套筒内注入混凝土将垂直状态的钢筋覆盖,待混凝土冷却后钢筋保持与水平面垂直,符合生产标准,避免因钢筋倾斜导致预制柱生产质量下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预制柱生产,具体的说是一种预制柱钢筋校正装置


技术介绍

1、混凝土预制件在住宅工业化领域称作pc构件;如预制钢筋混凝土柱地基基础、预制钢结构钢柱基础、路灯广告牌柱钢筋混凝土基础、预制楼板;其中预制柱使用较为广泛,在地下室、冷库等建筑中起到重要的承重作用,目前在生产预制柱时,需要使用套筒,套筒内安装有钢筋,之后向套筒内浇筑混凝土。

2、在实际生产预制柱的过程中,在将钢筋安装到套筒内部时,需要保持钢筋垂直,钢筋在使用前均通过矫直设备矫直,然而钢筋在安装后存在倾斜的现象,这是因为钢筋底端安装后角度存在误差,且钢筋较长,易受到自身顶端部分重量影响将钢筋的倾斜放大,故在钢筋安装后难以确保钢筋与水平面垂直,钢筋倾斜时被混凝土浇筑固定后不符合生产标准,导致预制柱生产质量下降。

3、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预制柱钢筋校正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2、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柱钢筋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1),所述套筒(1)的侧面设置有抵压杆(11),所述套筒(1)的内部安装有钢筋(12);所述套筒(1)的侧面设置有承接板(2),所述承接板(2)的表面开设有承接孔;承接孔内设置有吸盘(21),所述吸盘(21)的开口指向套筒(1)的表面,所述承接板(2)远离套筒(1)的一侧设置有抽气泵(22),所述抽气泵(22)的抽气端与吸盘(21)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柱钢筋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33)具体为输出端指向正上方的第二液压缸;第二液压缸输出端顶端与连接架(34)端部连接。>

3.根据权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柱钢筋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1),所述套筒(1)的侧面设置有抵压杆(11),所述套筒(1)的内部安装有钢筋(12);所述套筒(1)的侧面设置有承接板(2),所述承接板(2)的表面开设有承接孔;承接孔内设置有吸盘(21),所述吸盘(21)的开口指向套筒(1)的表面,所述承接板(2)远离套筒(1)的一侧设置有抽气泵(22),所述抽气泵(22)的抽气端与吸盘(21)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柱钢筋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33)具体为输出端指向正上方的第二液压缸;第二液压缸输出端顶端与连接架(34)端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柱钢筋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38)具体为第五液压缸;所述第五液压缸壳体部分安装在第一承接框(35)侧面,输出端端部与第二承接框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预制柱钢筋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接框(35)的侧面设置有第一加强筒(4),所述第一加强筒(4)内部贯通设置有加强杆(41),所述第二承接框的侧面设置有第二加强筒,加强杆(41)贯通第二加强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柱钢筋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36)的顶端与底端的边界均设置为弧形圆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柱钢筋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36)的内凹面均匀开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杰王鹏远王文正董志垚白家荣韩东姜宏宇刘孟德孟庆龙刘明华郑开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