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H形槽再生混凝土楼板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01024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预制H形槽再生混凝土楼板及其施工方法,楼板由两侧的边楼板组件和中间的若干中楼板组件通过附加连接筋、附加分布筋拼装连接组成,边楼板组件和中楼板组件支撑在边部钢梁、中部钢梁上,边楼板组件与中楼板组件的连接端、相邻两个中楼板组件的连接端均浇筑有局部高强灌浆料,附加连接筋、附加分布筋、边部钢梁顶部的栓钉、中部钢梁顶部的栓钉均设置在局部高强灌浆料内部。本发明专利技术减少了施工工序和后浇混凝土用量,提高建筑施工速度、装配率,采用绿色建材再生混凝土,预制楼板对应型型钢梁进行吊装安装后,无需进行大面积后浇作业和挂底模工序,进行局部节点区后浇作业便可形成可靠连接,有效降低建筑碳排放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的,尤其涉及一种预制h形槽再生混凝土楼板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装配式建筑近些年发展迅速,装配式钢结构是良好的装配式结构体系,钢结构建筑楼板多采用预制混凝土叠合板。但预制混凝土叠合板的安装首先需要工人进行较大面积的支撑布置,并且需要在节点进行底模布置。支撑布置完成后需要进行楼板吊装,进行整个后浇层的钢筋布置,最后进行全楼层后浇面的后浇作业。预制混凝土叠合板的构造特点增加了施工工序、楼板厚度和建筑碳排放,降低了钢结构建筑整体施工速度。

2、公告号为cn107246107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混凝土预制板板端取消胡子筋的构造及施工方法,其技术方案解决了胡子筋布置问题,简化了施工,但是还是需要进行大面积后浇作业,无法解决与钢梁栓钉的连接问题,多用于混凝土结构。

3、公开号为cn115977290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全预制楼板连接节点,其技术方案解决了胡子筋布置问题,不需要大面积后浇,简化了施工,但是该构造仅适用于中节点两个楼板的连接,不适用与边节点楼板的连接,节点构造复杂。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H形槽再生混凝土楼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在边部钢梁(6)、中部钢梁(7)上的两种不同的构造楼板:边楼板组件(1)和中楼板组件(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H形槽再生混凝土楼板,其特征在于,边楼板(11)上的第一H形槽(13)与相邻的中楼板(21)上的第二H形槽(23)对接并置于中部钢梁(7)上,附加连接筋(3)放置在对应的第一H形槽(13)、第二H形槽(23)的两侧槽内,中部钢梁(7)的栓钉(8)穿出第一栓钉避让槽(14)、第二栓钉避让槽(24)之间的空隙,边楼板内钢筋(15)与对应的中楼板内钢筋(25)对接并通过附加分布筋(4)连接,局部高强灌浆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h形槽再生混凝土楼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在边部钢梁(6)、中部钢梁(7)上的两种不同的构造楼板:边楼板组件(1)和中楼板组件(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h形槽再生混凝土楼板,其特征在于,边楼板(11)上的第一h形槽(13)与相邻的中楼板(21)上的第二h形槽(23)对接并置于中部钢梁(7)上,附加连接筋(3)放置在对应的第一h形槽(13)、第二h形槽(23)的两侧槽内,中部钢梁(7)的栓钉(8)穿出第一栓钉避让槽(14)、第二栓钉避让槽(24)之间的空隙,边楼板内钢筋(15)与对应的中楼板内钢筋(25)对接并通过附加分布筋(4)连接,局部高强灌浆料(5)浇筑在边连接斜面(12)与对应的中连接斜面(22)之间的v形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制h形槽再生混凝土楼板,其特征在于,边部钢梁(6)的栓钉(8)穿设在边楼板(11)上的预制孔(16)内。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边瑾靓董文涛代跃强邵伟晨杨新磊张晶威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城建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