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高层叠合板模架支撑体系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01014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高层叠合板模架支撑体系及其使用方法,涉及建筑技术领域。为了解决便捷性问题;具体包括用于对叠合板固定支撑的固定支撑件以及用于对叠合板临时支撑的活动支撑柱,所述固定支撑件由位于两端的侧边梁、位于中间的多个中间梁以及设置于侧边梁与中间梁、相邻的中间梁之间的多个横梁组成,且所述中间梁、侧边梁与横梁组成网格结构;所述活动支撑柱包括位于最底部的可调式支座。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活动支撑柱设置为可调式支座、锁止组件以及多个连接节的组成形式,从而使得整个活动支撑柱可拆分为多个较小的单元,使得每个单元的相对体积较小,从而使得加工、运输、安装都较为便捷,并且还可通过对连接节的个数控制来控制支撑高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尤其涉及一种超高层叠合板模架支撑体系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超高层叠合板模架支撑体系是指用于支撑超高层建筑的叠合板模架的支撑体系。叠合板是一种预制混凝土板,其施工操作方便、可控性强,可用于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的楼板和墙板施工。

2、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13952973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叠合板支撑结构,包括:叠合板、待浇墙体模板和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设置于叠合板底部并对叠合板形成临时支撑,所述叠合板与支撑装置位置对应处具有若干预埋套筒,所述预埋套筒与支撑装置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支撑装置设置于地基之上,所述叠合板两端均设置有待浇墙体模板,所述待浇墙体模板围成墙体的浇筑空间,所述墙体浇筑完成后形成对叠合板的支撑结构。

3、上述专利存在以下不足:其支撑装置采用整体式结构,在对于超高层建筑的叠合板支撑时,由于支撑高度较高,相应的支撑装置的长度也较高,导致尺寸较大,从而使得其加工、运输、安装都有较大的难度。

4、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超高层叠合板模架支撑体系及其使用方法。</p>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高层叠合板模架支撑体系,包括用于对叠合板固定支撑的固定支撑件(1)以及用于对叠合板临时支撑的活动支撑柱(2),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层叠合板模架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梁(4)的两侧以及侧边梁(5)的内侧壁均开设有腰型孔(7),所述横梁(6)通过其两端固定孔(8)固定于腰型孔(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层叠合板模架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梁(4)的两端均设置有可调安装组件(3),所述可调安装组件(3)包括固定安装于中间梁(4)底部外壁的角钢二(11)以及活动插接于角钢二(11)内壁的角钢一(10),所述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高层叠合板模架支撑体系,包括用于对叠合板固定支撑的固定支撑件(1)以及用于对叠合板临时支撑的活动支撑柱(2),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层叠合板模架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梁(4)的两侧以及侧边梁(5)的内侧壁均开设有腰型孔(7),所述横梁(6)通过其两端固定孔(8)固定于腰型孔(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层叠合板模架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梁(4)的两端均设置有可调安装组件(3),所述可调安装组件(3)包括固定安装于中间梁(4)底部外壁的角钢二(11)以及活动插接于角钢二(11)内壁的角钢一(10),所述角钢一(10)的内壁开设有安装孔(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层叠合板模架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组件(15)包括限位座(19)以及固定安装于固定支撑件(1)底部的限位筒(16),所述限位座(19)的径向内壁滑动配合有多个限位柱(21),所述限位座(19)的轴向内壁滑动配合有凸柱(18),所述凸柱(18)的底部外壁固定安装有楔块(22),楔块(22)通过斜面(23)配合于限位柱(21)的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超高层叠合板模架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筒(16)的内侧设置有纵向纹一(17),限位柱(21)的外侧设置有与纵向纹一(17)匹配的限位座(1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鹏王伟郭范任晓冬李星雨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