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调节器的气液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2445 阅读:3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气调节器的气液分离器,属于分离或净化气体或液体的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壳体,向壳体内部引导液态或者气态冷媒的冷媒流入管,从壳体内部提取气态冷媒的冷媒排出管,安装在壳体内部的冷媒流入管和冷媒排出管之间的筛网,安装在筛网和冷媒排出管之间的筛子;而在筛子上还配备有支撑冷媒排出管的支架。这样设计的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更稳固支撑冷媒流入管,甚至把冷媒排出管和筛子之间的距离总是保持在指定距离上,因此,可防止因冷媒排出管摇晃而产生噪音;由于支架与筛子结合为整体,不需要支架的组装工序,生产效率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分离或净化气体或液体的装置,更详细地说是一种空调器压缩机里能更稳固支撑冷媒排出管,同时规定筛子和冷媒排出管间距支架的空气调节器的气液分离器
技术介绍
一般来说,空气调节器是利用由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以及膨胀器构成的热交换循环,并向安装空气调节器的建筑物或者房间里提供冷气或者暖气的装置,大致分为分体式和一体式。分体式和一体式空调器在功能上相同。但是,分体式是在室内机里安装室内热交换器(蒸发器或者冷凝器),在室外机里安装室外热交换器(冷凝器或者蒸发器)和压缩机,把相互分开的两个装置用冷媒导管连接;一体式是把室内热交换器、压缩机和室外热交换器,以及膨胀机构安装在一个装置里。一体式空气调节器分为直接挂在窗户上安装的窗式空气调节器和连接吸入管和排出管后安装在室内外侧的导管式空气调节器等。分体式空气调节器分为直立安装的柜式空气调节器和挂在墙壁上安装的壁挂式空气调节器等。图5是现有技术的空气调节器中气液分离器纵剖主视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现有技术的空气调节器的气液分离器10包括具有一定内部空间的壳体12,向壳体12内部引导液态或者气态冷媒的冷媒流入管14,从壳体12内部只提取气态冷媒的冷媒排出管16,安装在冷媒流入管14和冷媒排出管16之间分离出流入壳体12里的液态冷媒和气态冷媒的筛网18,安装在筛网18和冷媒排出管16之间防止筛网18中气液分离的液态冷媒流入冷媒排出管16的筛子19。冷媒流入管14的一侧终端贯通壳体12的上侧部后连接在壳体12内部,另一终端连接在为蒸发液态冷媒的蒸发器上。冷媒排出管16的一侧终端贯通壳体12的下侧部后与壳体12内部连接,另一终端连接在把气态冷媒压缩为高压的压缩机上。在这里,为了充分确保壳体12内部的由筛网18气液分离出来的液态冷媒储存容积,冷媒排出管16插入到壳体12内部的上侧部。筛网18构成网子结构,所以通过冷媒流入管14流入壳体12内部的气态冷媒直接经过这里,而且通过冷媒流入管14流入壳体12内部的液态冷媒像露水一样凝结在筛网18上后,向壳体12的下侧部落下来。但是,根据现有技术的空气调节器气液分离器10的长度与插入壳体12里的冷媒排出管16的长度相对应,冷媒排出管16是以单臂抱方式支撑在壳体12上的结构,所以,组装时或者组装后,因受到外部冲击而对筛子19的冷媒排出管16相对位置容易被错开,由此存在冷媒排出管16与壳体12撞击而产生噪音,而且由筛网18气液分离出来的液态冷媒可能直接流入冷媒排出管16里的缺点。根据现有技术的空气调节器的气液分离器10,由于插入壳体12里的冷媒排出管16长度不固定,所以壳体12里储存的由筛网18气液分离出来的液态冷媒容积总是变化,存在冷媒排出管16里流入液态冷媒的危险性上升,而且由于冷媒排出管16组装后要确认插入到壳体12里的冷媒排出管16长度,所以存在生产效率下降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壳体内部配备为支撑冷媒排出管的支架,所以能稳固支撑插入到壳体里的冷媒排出管,可防止因冷媒排出管晃动而产生噪音的现象,而且还能防止向冷媒排出管里流入液态冷媒的新型空气调节器的气液分离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由于支架与筛子构成一体,不需要为组装支架的工序,而且支架和冷媒排出管结合,则冷媒排出管和筛子之间的相对位置就能一致。本专利技术又一个目的在于,由于在支架配备为规定冷媒排出管和筛子之间距离的限位器,插入壳体里的冷媒排出管长度总是保持一定长度上,防止液态冷媒流入,而且还能容易组装冷媒排出管而使生产效率提高。一种空气调节器的气液分离器,它包括壳体,向壳体内部引导液态或者气态冷媒的冷媒流入管,从壳体内部提取气态冷媒的冷媒排出管,安装在壳体内部的冷媒流入管和冷媒排出管之间的筛网,安装在筛网和冷媒排出管之间的筛子;而在筛子上还配备有支撑冷媒排出管的支架。所述的空气调节器的气液分离器,其支架是可以插入冷媒排出管的中空结构,并为了使气态冷媒流通而具有至少一个以上通孔的连接管。所述的空气调节器的气液分离器,其支架包括为决定筛子和冷媒排出管之间距离的限位器。所述的空气调节器的气液分离器,其筛子在其边缘有多个通孔,支架位于筛子的中央。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几种优点。第1,由于在壳体的内部配备为支撑冷媒排出管的支架,插入壳体里的冷媒排出管以双臂抱的方式被稳固支撑,所以可防止因冷媒排出管摇晃而产生噪音,而且还能完全防止通过筛子的液态冷媒流入冷媒排出管里。第2,由于支架与筛子结合为整体,不需要支架的组装工序,生产效率提高,另外只要支架和冷媒排出管结合,冷媒排出管和筛子之间的相对位置即可一致,因此具有冷媒排出管和筛子之间相对位置容易准确决定的优点。第3,由于在支架配备为决定冷媒排出管和筛子之间距离的限位器,插入壳体里的冷媒排出管长度总是维持在一定长度上,所以壳体总是维持一定量的液态冷媒储存容量,改善品质,而且还有防止液态冷媒流入冷媒排出管里,以及容易组装冷媒排出管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空气调节器整体连接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纵剖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筛子和冷媒排出管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筛子和冷媒排出管的分离状态示意图;图5是现有技术的空气调节器中气液分离器纵剖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主要部分符号的说明50、52、54室内机56室外机60气液分离器62壳体64冷媒流入管66冷媒排出管68筛网 70筛子80支架 82连接管84限位器。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至图4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具备本专利技术气液分离器的空气调节器不论一体式/分体式,或者制冷专用/制冷制热兼用,或者单机式/一拖多式适用于全部类型空气调节器上,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叙述方便,只是以一拖多式空气调节器为例进行说明。图1中示出的空气调节器包括安装在需要调节空气的室内,并配备使室内空气与冷媒进行热交换的室内热交换器和膨胀阀等的复数个室内机50、52、54,安装在室外并通过各冷媒导管51、53、55与复数个室内机50、52、54连接,使各室内机50、52、54的排出冷媒转换成在各室内机50、52、54可以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状态后,向各室内机50、52、54回流的一个室外机56。室外机56上配备把气态冷媒压缩为高压的同时,使冷媒在复数个室内机50、52、54和一个室外机56循环的压缩机57,室外热交换器以及室外送风机58等。压缩机57可以配备一个或者2个以上,而且还可以使用各压缩容量都一样的定速型或者可以调整压缩容量的变频型。这样的压缩机57上连接气液分离器,只将向压缩机57流动的冷媒中气态冷媒流入压缩机57里。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纵剖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筛子和冷媒排出管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筛子和冷媒排出管的分离状态示意图。图2至图4中空气调节器的气液分离器60包括壳体62,连接在壳体62的一侧向壳体62内部引导液态或者气态冷媒的冷媒流入管64,连接在壳体62的另一侧向压缩机里只提供壳体62内部气态冷媒的冷媒排出管66,在壳体62内部位于冷媒流入管64和冷媒排出管66之间的筛网68,在壳体62内部位于筛网68和冷媒排出管66之间的筛子70,配备在筛子70上支撑冷媒排出管68的支架80。壳体62是上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调节器的气液分离器,它包括壳体,向壳体内部引导液态或者气态冷媒的冷媒流入管,从壳体内部提取气态冷媒的冷媒排出管,安装在壳体内部的冷媒流入管和冷媒排出管之间的筛网,安装在筛网和冷媒排出管之间的筛子,其特征在于在筛子上还配备有支撑冷媒排出管的支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在玹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