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开利公司专利>正文

具有经由独立通道的蒸气注入和液体注入的制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52075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制冷系统,其设有节能器蒸气注入功能和液体注入功能。如所知的那样,节能器功能增强了制冷系统的性能。液体注入降低了制冷剂的排放温度,以便提供可靠的压缩机/系统运转。液体注入功能和节能器蒸气注入功能选择性地经由通向独立压缩凹穴的截然不同的流体通道提供。结合其中之一的功能可采用单凹穴注入方案或双凹穴注入方案。液体注入的位置相对于节能器蒸气注入优选地处于压缩处理的下游。如此以来,制冷系统的设计者可对于两个制冷剂流中的每一个选择优化的注入位置。该制冷系统可包括单个压缩机或多个压缩机,该多个压缩机可采用串联连接或并联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有经由独立通道的蒸气注入和液体注入的制冷系统
技术介绍
本申请涉及一种具有接收中间压力蒸气注入和液体注入的单个 压缩才几或多个压缩机的制冷系统,该两种注入流经由两个截然不同 的通道进行传输。许多应用中利用制冷系统以便调节环境。尤其是,应用空气调节器和热泵(heat pump)以便冷却和/或加热进入环境中的空气。环境 的冷却和/或加热负荷可随着周围条件、占有水平以及感知和潜在的负荷要求的其它改变而变化,并且当环境的居住者调整温度和/或湿 度设定点时而变化。对于制冷系统设计者而言,可用来增强系统性能(容量和/或效率) 的选择之一是一种所谓的节能器循环(economizer cycle)。在节能器循 环中,从冷凝器中流出的 一部分制冷剂经由节能器膨胀装置被分出 (tap)并传递,然后流进节能器热交换器。该种分出的制冷剂流低温冷 却了也经由节能器热交换器传递的主制冷剂流。分出的制冷剂流通 常以蒸气状态离开节能器热交换器,并在中间压缩点返回注入压缩 机内。在一种备选配置中,可利用闪蒸槽代替节能器热交换器以便 提供类似功能(本质上,闪蒸槽可视作100%有效的节能器热交换器)。 流出冷凝器的低温冷却的主制冷剂流在经由节能器热交换器传递之 后再次:f皮低温冷却。主制冷剂流随后经由主膨胀装置和蒸发器传递。 该主制冷剂流因在节能器热交换器内被再次低温冷却而将具有较高 的冷却潜能。节能器循环因此提供了增强的系统性能。在一种备选 配置中, 一部分制冷剂流在经由节能器热交换器传递(沿主流)后经由 节能器膨胀装置被分出和传递。在其它的各个方面,该节能器热交 换器配置与上文所述的构造完全相同。节能器的功能典型地包括在中间压力点将分出的制冷剂流返回 注入压缩月空内。制冷系统中的另 一选择是将液体制冷剂流注入压缩腔,以便降 低压缩机的运行温度并使得压缩机提供可靠的运转。已知的制冷系统都是实行节能的蒸气注入和液体注入。然而, 该两种流动典型地经由单个的流体管路和内部的压缩才/L通道返回传 递到压缩机内。然而,压缩机设计者从性能促进的观点而言将希望具有将节能 的制冷剂引向为节能器注入功能而优选的位置的自由,并且同时, 从增强可靠性的观点而言,压缩机设计者将希望具有将液体制冷剂 引向为其注入而优选的位置的自由,以便降低排放温度。专利技术概述在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实施例中,液体和节能蒸气经由独立的管路和 内部的压缩机通道返回注入到压缩机内。液体和节能蒸气优选地注 入到独立的压缩腔内。液体注入可相对于蒸气注入依序设置或并行议直。蒸气注入可出现在彼此并行运行的两个压缩腔内,而例如液体 注入将仅出现在其中一个腔内。典型地,液体注入将出现在蒸气注 入的下游。其它的构造也是可行的,例如单个压缩凹穴内的蒸气注 入连同位于下游的两个并行凹穴内的液体注入。在一个实施例中,压缩机为三转子螺杆式压缩机,而在第二实施例中,压缩才几为涡i走式压缩才几。然而,该种i殳置可应用于其它构 造中,例如如同蒸气注入将出现在螺杆压缩凹穴内的双螺杆那样。 该种设置也可应用到串联连接或并联连接的数个压缩机中。例如, 液体注入可连接到串联运转的两个压缩机之间的连接管3各中,而蒸 气注入可连接到第一压缩机的压缩凹穴内。当压缩片几并联连接时, 液体注入和蒸气注入可如同其连接到并行运转的三转子构造的压缩凹穴内那样以类似的方式实施。结合以下说明和附图,可以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特 征,以下为附图说明。附图说明图1A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具有三转子螺杆式压缩机的制冷系统的示意图。图IB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具有双转子螺杆式压缩机的制冷系统的备选 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涡旋式压缩机的截面图。 图3示出了串联连接的两个压缩机。 图4示出了并联连接的两个压缩机。优选实施例的详细i兌明图1A示出了制冷系统20。制冷系统20包括显示为三转子螺杆 式压缩机的压缩机22。正常地,从动螺杆转子24放置在驱动螺杆26 的相对侧。已知的是,驱动螺杆26由电动马达(未示出)驱动。驱动 螺杆驱动从动螺杆24。压缩腔限定在转子24和转子26的螺杆凹槽 之间。同样已知的是,在转子24和转子26之间的压缩腔内已压缩 的制冷剂流进通向冷凝器30的排放通道28内。在冷凝器30的下游, 主制冷剂流动管路32和分出的制冷剂管路34都经由节能器热交换 器38传递。管路34内的分出流经由辅助膨胀装置36传递。如所知 的那样,来自分出管路34的已膨胀(达到较低压力和温度)的制冷剂 流低温冷却管路32内的制冷剂 主流。制冷剂主流向下游经由管路40、主膨胀装置48传递,并进入蒸 发器50。自蒸发器50中,制冷剂主流经由吸收管路52返回到压缩 机22。分出的制冷剂流从管路34流进节能器热交换器38下游的蒸 气注入管路42内。尽管管路34内的分出流和管路32内的主流都显示成经由节能器热交换器38的相同方向,但实际上,该两种流动典 型地设置为反向流动关系。然而,为了描述的简捷,它们在此显示 为相同方向的流动。假定辅助膨胀装置36配备有关闭能力以便需要 时终止节能器的功能。否则,可在节能器回路上采用另外的关闭阀。 已知的是,代之以节能器热交换器,还可以使用闪蒸槽配置。注入管路42通向延伸至两个端口 46的节能器注入管道44,端 口 46与驱动转子26和每一从动转子24之间的两个并行压缩腔中的 每一个相联合。节能器蒸气流经由端口 46以一定的中间(在吸收和排 放之间)压力注入压缩腔内。同时,液体制冷剂可从诸如冷凝器30下游的位置分出,经由管 ^各54和流动控制装置55送回端口 56并返回到压缩腔内。如图所示, 液体注入可联合两压缩腔中的一个进行。此外,自图1中清晰可见, 液体注入优选定位在蒸气注入的下游。尽管在图1示图的右侧示出 了依序处于右端口 46下游的端口 56, ^旦在左侧采用仅有的单注入端 口 46也是正确的。也就是说,两种注入可以简单地位于压缩机22 相对侧的并行腔内,但优选地处于压缩过程(液体注入与蒸气注入优 选地处于下游)的不同点。流动控制装置55在不需要液体注入时提供 了关闭功能,以及在适当的注入处理中控制制冷剂流动阻抗。此外, 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益处可同样地应用到图1B所示的双转子螺杆式 压缩机中。除了它们的标号增大100外,图1B中的元件完全类似于 图1A中的对应元件。图2示出了另一实施例60,其中,利用了涡旋式压缩机而非螺 杆式压缩机。已知的是,沿轨道运转的(orbiting)涡旋构件64相对于 非沿轨道运转的涡旋构件62进行沿轨道运转。吸收管路66接收来 自蒸发器的制冷剂,而排放管路68将制冷剂引向冷凝器。如图2所 示,节能器蒸气注入管路70延伸至端口 72,而液体注入经由管路74 提供至端口 76。从图2中清晰可见,端口 76处于端口 72的下游。 附图中高度示意性地示出了管路74和端口 76。当然,如所知的那样,应当包括具有必需的密封元件等的适合的行进结构。再次地,蒸气 注入和液体注入成为单压缩凹穴和双压缩凹穴的各种组合是可4亍 的。图3示出了另一实施例80,其中,具有两个压缩级82和84。 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选择包括在管路88处进入第一级压缩 机82的蒸气注入,和经由介于第一级82的压缩机和第二级84的压 缩才几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冷系统,包括:向下游的冷凝器传输制冷剂的至少一个压缩机,所述冷凝器下游的节能器热交换器,自所述冷凝器经由所述节能器热交换器传递的主流管路,自所述主流管路分出并经由所述节能器热交换器传递制冷剂分出流以便冷却所述主流管路内制冷剂的分出管路,所述分出流返回进入所述至少一个压缩机内的至少一个中间压缩凹穴内;所述主流管路中的所述制冷剂经由主膨胀装置和蒸发器传递并且然后回到所述至少一个压缩机内;以及所述分出流经由节能器注入管路返回到所述至少一个压缩机内,而液体制冷剂经由液体注入管路注入到所述至少一个压缩机内,所述液体注入管路和所述节能器注入管路为独立的流体管路。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利夫森MF塔拉斯
申请(专利权)人:开利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