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耿思宇专利>正文

一种滚珠丝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1464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05: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滚珠丝杠,包括丝杠、螺母与密封环,所述丝杠中部套设有螺母,螺母左右两端对称安装有密封环,丝杠外壁与螺母内壁均开设有螺纹槽,螺纹内壁上开设的螺纹槽内通过滚动方式安装有滚珠,丝杠包括主体、加长部、连接部与端盖,连接部包括基板、导向柱、连接板、挤压块与锥形螺杆,螺母包括壳体、通油槽、注油管与出油管。本发明专利技术由外表面平滑的拼接式结构组成,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加丝杠长度,且能够替代人工方式实现间歇性对丝杠表面进行润滑的目的,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此外间隔布置的两个橡胶圈在起到防尘、防污作用的同时,还能够有效减小橡胶圈与丝杠表面之间的滑动摩擦。

A ball scre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滚珠丝杠
本专利技术涉及五金工件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滚珠丝杠。
技术介绍
滚珠丝杠是工具机械和精密机械上最常使用的传动元件,其主要功能是将旋转运动转换成线性运动,或将扭矩转换成轴向反复作用力,同时兼具高精度、可逆性和高效率的特点。由于具有很小的摩擦阻力,滚珠丝杠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设备和精密仪器。现有的滚珠丝杠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a.当丝杠工作行程较长时,为了制作方便与节省成本,通常会选择使用多根短丝杠通过镶套拼接成一根长丝杠,镶套与丝杠外壁之间无法形成完全平滑的曲面,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螺母的移动;b.为了延长丝杠的使用寿命与平稳运行,需要定期对其进行润滑,丝杠的润滑方式包括润滑油润滑与润滑脂润滑,其中使用润滑油润滑的效果更为理想,但是通过人工方式添加润滑油时,无法准确把握润滑油的添加量,因此易因润滑油添加量过多导致出现泄露,不仅造成了浪费,还会污染丝杠表面。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滚珠丝杠。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滚珠丝杠,包括丝杠、螺母与密封环,所述丝杠中部套设有螺母,螺母左右两端对称安装有密封环,丝杠外壁与螺母内壁均开设有螺纹槽,螺纹内壁上开设的螺纹槽内通过滚动方式安装有滚珠;其中:所述丝杠包括主体、加长部、连接部与端盖,主体为右端开口的空心结构,主体右端内壁上设置有连接凸块,主体右端与加长部左端相紧贴,加长部为左右开口的空心结构,加长部与主体之间通过连接部相连接,连接部右端与端盖相连接,端盖通过螺纹配合方式安装在加长部右端;能够根据工作时的实际需要选择相应长度的加长部,且通过连接部从内部对主体部与加长部进行连接,不会在主体与加长部外壁之间形成凸起,避免妨碍螺母的移动。所述连接部包括基板、导向柱、连接板、挤压块与锥形螺杆,基板通过卡接方式安装加长部内壁上,基板上下两端均从左往右均匀安装有导向柱,导向柱顶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连接板一端相连接,连接板另一端开设有连接凹槽,连接凹槽内壁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连接凸块相连接,连接板右端内侧安装有挤压块,上下对称布置的挤压块之间布置有锥形螺杆,锥形螺杆通过螺纹配合方式与挤压块侧壁相连接;通过转动锥形螺杆即可达到带动挤压块向内或向外运动的目的,当挤压块向外运动至连接凸块紧贴在连接凹槽内时,便达到了对加长部与主体进行连接的目的,当需要拆卸加长部时,反向转动锥形螺杆直至连接凸块不与连接凹槽接触即可。所述螺母包括壳体、通油槽、注油管与出油管,壳体套设在丝杠中部,壳体上下两端均从左往右均匀开设有通油槽,通油槽为Y字型结构,通油槽左右开口均与滚珠相紧贴,位于壳体上端的通油槽中部安装有注油管,位于壳体下端的通油槽中部安装有出油管;注油管能够储放少量润滑油,因此无需通过人工方式定时对丝杠进行润滑,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而出油管能够对粘附在滚珠上多余的润滑油进行收集,避免造成浪费与泄露污染。优选的,所述密封环包括外密封圈、内密封圈、卡块与橡胶圈,外密封圈通过螺钉与内密封圈相连接,内密封圈通过螺钉安装在壳体侧壁上,外密封圈与内密封圈内侧均上下对称安装有卡块,橡胶圈紧压在卡块与对应的外密封圈或内密封圈之间;左右间隔布置的两个橡胶圈在工作时既能达到良好的密封效果,又能够减小橡胶圈与丝杠之间产生的滑动摩擦,减轻了丝杠在转动过程中的磨损程度。优选的,所述注油管包括密封盖、管体与挡片,密封盖通过螺纹配合方式安装在通油槽顶端,密封盖下端通过卡接方式与管体上端相连接,管体下端为漏斗状结构,管体内壁上左右交错安装有挡片;打开密封盖向管体内注入适量润滑油后,再将密封盖与管体装入通油槽内,从管体内流出的润滑油粘附在滚珠表面,滚珠在滚动过程中便能够将润滑油涂抹在丝杠表面,且挡片能够延长润滑油滴落的时间,达到间歇性对丝杠进行润滑的目的。优选的,所述出油管通过螺纹配合方式安装在通油槽内,且出油管上端开设有漏斗型的承接口,方便对滚珠上粘附的多余润滑油进行承接,避免造成润滑油的泄露与浪费。优选的,所述卡块通过铰链安装在对应的外密封圈或内密封圈内壁上,方便对橡胶圈进行拆换,且在密封环安装完毕后,两个卡块相互紧贴,能够对橡胶圈起到压紧、定位作用,保证了密封效果。优选的,所述螺母内壁上镶嵌有反向器,使得滚珠能够在螺母内壁上开设的螺纹槽内实现循环转动。优选的,所述密封盖与出油管顶端均开设有一字槽,以便使用工具将密封盖或出油管拧开。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滚珠丝杠,由外表面平滑的拼接式结构组成,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加丝杠长度,且能够替代人工方式实现间歇性对丝杠表面进行润滑的目的,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此外间隔布置的两个橡胶圈在起到防尘、防污作用的同时,还能够有效减小橡胶圈与丝杠表面之间的滑动摩擦。2.本专利技术设计的丝杠,能够根据工作时的实际需要选择相应长度的加长部,且通过连接部从内部对主体部与加长部进行连接,不会在主体与加长部外壁之间形成凸起,避免妨碍螺母的移动。3.本专利技术设计的密封环,通过设置左右间隔布置的两个橡胶圈,实现了既能达到良好的密封效果,又能够减小橡胶圈与丝杠之间产生的滑动摩擦的目的,减轻了丝杠在转动过程中的磨损程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图;图2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3本专利技术的正向剖视图;图4本专利技术图3的A-A向剖视图;图5本专利技术图3的X向局部放大图;图6本专利技术图3的Y向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如图1到图6所示,一种滚珠丝杠,包括丝杠1、螺母2与密封环3,所述丝杠1中部套设有螺母2,螺母2左右两端对称安装有密封环3,丝杠1外壁与螺母2内壁均开设有螺纹槽,螺纹内壁上开设的螺纹槽内通过滚动方式安装有滚珠;其中:所述丝杠1包括主体11、加长部12、连接部13与端盖14,主体11为右端开口的空心结构,主体11右端内壁上设置有连接凸块11a,主体11右端与加长部12左端相紧贴,加长部12为左右开口的空心结构,加长部12与主体11之间通过连接部13相连接,连接部13右端与端盖14相连接,端盖14通过螺纹配合方式安装在加长部12右端;能够根据工作时的实际需要选择相应长度的加长部12,且通过连接部13从内部对主体11部与加长部12进行连接,不会在主体11与加长部12外壁之间形成凸起,避免妨碍螺母2的移动。所述连接部13包括基板131、导向柱132、连接板133、挤压块134与锥形螺杆135,基板131通过卡接方式安装加长部12内壁上,基板131上下两端均从左往右均匀安装有导向柱132,导向柱132顶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连接板133一端相连接,连接板133另一端开设有连接凹槽,连接凹槽内壁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连接凸块11a相连接,连接板133右端内侧安装有挤压块134,上下对称布置的挤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滚珠丝杠,包括丝杠(1)、螺母(2)与密封环(3),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1)中部套设有螺母(2),螺母(2)左右两端对称安装有密封环(3),丝杠(1)外壁与螺母(2)内壁均开设有螺纹槽,螺纹内壁上开设的螺纹槽内通过滚动方式安装有滚珠;其中:/n所述丝杠(1)包括主体(11)、加长部(12)、连接部(13)与端盖(14),主体(11)为右端开口的空心结构,主体(11)右端内壁上设置有连接凸块(11a),主体(11)右端与加长部(12)左端相紧贴,加长部(12)为左右开口的空心结构,加长部(12)与主体(11)之间通过连接部(13)相连接,连接部(13)右端与端盖(14)相连接,端盖(14)通过螺纹配合方式安装在加长部(12)右端;/n所述连接部(13)包括基板(131)、导向柱(132)、连接板(133)、挤压块(134)与锥形螺杆(135),基板(131)通过卡接方式安装在加长部(12)内壁上,基板(131)上下两端均从左往右均匀安装有导向柱(132),导向柱(132)顶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连接板(133)一端相连接,连接板(133)另一端开设有连接凹槽,连接凹槽内壁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连接凸块(11a)相连接,连接板(133)右端内侧安装有挤压块(134),上下对称布置的挤压块(134)之间布置有锥形螺杆(135),锥形螺杆(135)通过螺纹配合方式与挤压块(134)侧壁相连接;/n所述螺母(2)包括壳体(21)、通油槽(22)、注油管(23)与出油管(24),壳体(21)套设在丝杠(1)中部,壳体(21)上下两端均从左往右均匀开设有通油槽(22),通油槽(22)为Y字型结构,通油槽(22)左右开口均与滚珠相紧贴,位于壳体(21)上端的通油槽(22)中部安装有注油管(23),位于壳体(21)下端的通油槽(22)中部安装有出油管(2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滚珠丝杠,包括丝杠(1)、螺母(2)与密封环(3),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1)中部套设有螺母(2),螺母(2)左右两端对称安装有密封环(3),丝杠(1)外壁与螺母(2)内壁均开设有螺纹槽,螺纹内壁上开设的螺纹槽内通过滚动方式安装有滚珠;其中:
所述丝杠(1)包括主体(11)、加长部(12)、连接部(13)与端盖(14),主体(11)为右端开口的空心结构,主体(11)右端内壁上设置有连接凸块(11a),主体(11)右端与加长部(12)左端相紧贴,加长部(12)为左右开口的空心结构,加长部(12)与主体(11)之间通过连接部(13)相连接,连接部(13)右端与端盖(14)相连接,端盖(14)通过螺纹配合方式安装在加长部(12)右端;
所述连接部(13)包括基板(131)、导向柱(132)、连接板(133)、挤压块(134)与锥形螺杆(135),基板(131)通过卡接方式安装在加长部(12)内壁上,基板(131)上下两端均从左往右均匀安装有导向柱(132),导向柱(132)顶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连接板(133)一端相连接,连接板(133)另一端开设有连接凹槽,连接凹槽内壁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连接凸块(11a)相连接,连接板(133)右端内侧安装有挤压块(134),上下对称布置的挤压块(134)之间布置有锥形螺杆(135),锥形螺杆(135)通过螺纹配合方式与挤压块(134)侧壁相连接;
所述螺母(2)包括壳体(21)、通油槽(22)、注油管(23)与出油管(24),壳体(21)套设在丝杠(1)中部,壳体(21)上下两端均从左往右均匀开设有通油槽(22),通油槽(22)为Y字型结构,通油槽(22)左右开口均与滚珠相紧贴,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思宇
申请(专利权)人:耿思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