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气净化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1433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05:38
废气净化过滤器(1)具有二维地配置于与轴向(X)正交的二维端面的单元孔(2)、以及划分单元孔(2)的单元结构体(3)。单元结构体(3)具有面向单元孔(2)的板状部(31)、以及以构成单元结构体(3)的交叉部分的方式形成的柱状部(32)。柱状部(31)的气孔率比板状部(32)的气孔率低。

Waste gas purification fil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废气净化过滤器
本公开涉及对从内燃机、热机排出的废气进行净化的废气净化过滤器。
技术介绍
存在有对从柴油发动机、汽油发动机等内燃机、锅炉等热机排出的废气进行净化的废气净化过滤器。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提高构成废气净化过滤器的蜂窝结构体的强度的技术。具体而言,专利文献1涉及蜂窝结构体的制造方法,公开了通过设置形成外周涂层的工序来提高蜂窝结构体的强度、即废气净化过滤器的强度。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7504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中,未必能够提高相对于比外周涂层靠内侧的部分的压力的强度。因此,存在提高废气净化过滤器的强度的余地。本公开涉及具有更高的物理强度的废气净化过滤器。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公开的第一方式为一种废气净化过滤器(1),具有轴向(X)、以及使废气导入并与该轴向正交的二维端面,在俯视所述二维端面时,多个单元孔(2)二维地配置,并具有分别划分该多个单元孔且由多孔性材料形成的单元结构体(3),其中,所述单元结构体具备:板状部(31),面向所述多个单元孔中的相互邻接的两个所述单元孔;以及柱状部(32),与所述多个板状部一体地形成,构成该多个单元结构体的交叉部分,并且沿所述轴向形成为柱状,所述多个柱状部的气孔率比所述多个板状部的气孔率低。本公开的第二方式为一种废气净化过滤器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废气净化过滤器的制造方法具备如下工序:准备成型模(6)(步骤S1),该成型模(6)具备高气孔率部(632)和低气孔率部(631),该高气孔率部(632)在与所述柱状部对应的部分填充有树脂,该低气孔率部(631)在与所述板状部对应的部分填充有树脂,且该填充的树脂的气孔率比填充于所述高气孔率部的树脂的气孔率低;制作具有所述成型模的铸模(步骤S2);向所述铸模内的所述高气孔率部以及低气孔率部这两方注入彼此相同的所述多孔性材料的原材料(步骤S3);以及对所述铸模内的所述注入的材料进行烧制(步骤S5)。专利技术效果在所述第一方式的废气净化过滤器中,柱状部的气孔率比板状部的气孔率低。由此,能够在不降低板状部的气孔率的情况下提高柱状部的强度。因此,能够充分确保板状部中的废气的透过,并且提高柱状部的物理强度。由于能够充分提高柱状部的强度,因此能够有效地提高单元结构体整体的物理强度。其结果,能够提高废气净化过滤器的物理强度。另外,通过所述第二方式的制造方法,也保持了所述柱状部的气孔率比板状部的气孔率低的状态,因此能够获得与所述第一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如以上那样,根据所述方式,能够提供具有较高的物理强度的废气净化过滤器。另外,权利要求书以及解决课题的手段中所记载的括号内的附图标记表示与后述的实施方式中所记载的具体方法的对应关系,并不限定本公开的技术的范围。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方式一中的废气净化过滤器的立体图。图2是实施方式一中的废气净化过滤器的从轴向观察时的俯视图。图3是实施方式一中的废气净化过滤器的一部分的沿着轴向的剖面图。图4是实施方式一中的一部分的单元结构体的放大剖面图。图5是实施方式一中的多个柱状部的立体说明图。图6是实施方式一中的成型模的一部分的与轴向垂直的平面的放大剖面图。图7是实施方式一中的成型模的一部分的沿着轴向的平面的放大剖面图。图8是实施方式一中的废气净化过滤器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图9的(a)是实施方式一中的第一端面或第二端面的局部放大剖面图,(b)是实施方式一中的单元结构体或表皮部的主面的局部放大剖面图。图10是实施方式二中的一部分的单元结构体的放大剖面图。图11是实施方式三中的一部分的单元结构体的放大剖面图。图12是实施方式三中的成型模的一部分的与轴向垂直的平面的放大剖面图。图13是实施方式四中的一部分的单元结构体的放大剖面图。图14是实施方式五中的一部分的单元结构体的放大剖面图。图15是实验例一中的试验方法的说明图。图16是实验例一中的试验结果的说明图。图17是实验例二中的试验方法的说明图。图18是实验例二中的试验结果的说明图。附图标记说明1废气净化过滤器2单元孔3单元结构体31板状部32柱状部X轴向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方式一)参照图1~图9对废气净化过滤器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一的废气净化过滤器1例如由堇青石形成。如后述那样,堇青石是陶瓷材料,使其材料形成为赋予了不同的气孔率的多孔性部件而使用。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一的废气净化过滤器1具有沿着其长度方向的轴向X,并形成与该轴向X正交的YZ面(二维面)(参照图2)。如图1、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废气净化过滤器1具有多个单元孔2和单元结构体3。单元孔2与单元结构体3由彼此相同的多孔性材料形成。多个单元孔2沿与轴向X正交的方向二维地排列配置。单元结构体3对各单元孔2进行划分。如图2、图4、图5所示,单元结构体3具有板状部31与柱状部32作为一体的结构体。板状部31是面向相互邻接的两个单元孔2的板状的部位。柱状部32(构成单元结构体3的一部分)是在从轴向X观察时在单元结构体3交叉的部分沿轴向X形成为柱状的部位。具体而言,柱状部32是与多个板状部31一体地形成、构成该多个板状部31(构成单元结构体3的一部分)的交叉部分、并且沿轴向X形成为柱状的部位。另外,从轴向X观察是指,例如从图1所示的方向X1或X2观察。柱状部32的气孔率比板状部31的气孔率低。即,柱状部32的气孔率P32与板状部31的气孔率P31具有P31>P32的关系。在此,板状部31的气孔率P31与柱状部32的气孔率P32的比较在存在多个的板状部31以及柱状部32中相互邻接的板状部31与柱状部32之间进行。但是,在一个板状部31中气孔率不均匀那样的情况下,将该板状部31的平均的气孔率设为气孔率P31。另外,考虑了在存在多个的板状部31以及柱状部32中,一部分的板状部31的气孔率P31与柱状部32的气孔率P32未满足P31>P32的关系的情况。即使在该情况下,只要在废气净化过滤器1整体中的例如70%以上的部位满足P31>P32的关系即可。具体而言,只要比较全部板状部31的气孔P31与全部柱状部32的气孔率P32而得的结果、比较结果的总数的70%以上为P31>P32即可。板状部31的气孔率P31与柱状部32的气孔率P32之差例如为5体积%以上。即,例如为P31-P32≥5体积%。气孔率P31以及P32的值例如分别使用利用X射线CT(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像的简称)而测定出的值。另外,柱状部32的气孔率P32能够大致设为零。即,柱状部32的堆积密度(日文:かさ密度)能够与板状部32的材料的真密度为相同程度。另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废气净化过滤器(1),具有轴向(X)和使废气导入并与该轴向正交的二维端面,在俯视所述二维端面时,多个单元孔(2)二维地配置,具有分别划分该多个单元孔且由多孔性材料形成的单元结构体(3),/n所述单元结构体具备:板状部(31),面向所述多个单元孔中的相互邻接的两个所述单元孔;以及/n柱状部(32),与所述多个板状部一体地形成,构成该多个单元结构体的交叉部分,并且沿所述轴向形成为柱状,/n所述多个柱状部的气孔率比所述多个板状部的气孔率低。/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210 JP 2018-2306291.一种废气净化过滤器(1),具有轴向(X)和使废气导入并与该轴向正交的二维端面,在俯视所述二维端面时,多个单元孔(2)二维地配置,具有分别划分该多个单元孔且由多孔性材料形成的单元结构体(3),
所述单元结构体具备:板状部(31),面向所述多个单元孔中的相互邻接的两个所述单元孔;以及
柱状部(32),与所述多个板状部一体地形成,构成该多个单元结构体的交叉部分,并且沿所述轴向形成为柱状,
所述多个柱状部的气孔率比所述多个板状部的气孔率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净化过滤器,其中,
所述板状部具有与所述柱状部邻接的邻接部(312)和隔着该邻接部与所述柱状部分离的中央部(311),该中央部的气孔率比所述邻接部的气孔率高。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净化过滤器,其中,
所述废气净化过滤器具有栓部(4),该栓部(4)将所述单元孔中的轴向的一端封口,在轴向上的彼此相反侧设有所述栓部的所述单元孔彼此隔着所述板状部而相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气净化过滤器,其中,
所述栓部的气孔率比所述板状部的气孔率低。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净化过滤器,其中,
所述废气净化过滤器具有表皮部(5),该表皮部(5)将多个所述单元孔以及所述单元结构体配置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植木毅水谷圭祐今川弘胜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电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