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润滑油添加剂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1289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05: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润滑油添加剂组合物,所述添加剂组合物的组分和含量按以下质量百分比配制:A:多功能抗氧剂20%‑65%,B:防锈剂2.0%‑6.5%,C:金属钝化剂1.2%‑3.5%,D:清净剂2.0%‑6.0%,E:分散剂1.0%‑6.5%,F:抗磨剂25%‑70%,其中多功能抗氧剂分子结构式中同时含有酚、胺和硫的多功能抗氧化剂,兼具主、辅抗氧剂的双重功效,能产生分子内协同,又能与其他抗氧剂复配产生共混协同作用,既可解决酚类抗氧剂不耐高温,又可解决胺类抗氧剂易产生沉积物的问题,从而提高了润滑油的热稳定性和抗氧化性,减少沉积物的生成,从而提高润滑油的清洁性,延长润滑油的使用寿命。

A lubricant additive composi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润滑油添加剂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轮机油、空气压缩机油、高温链条油、发动机油的添加剂组合物
,特别涉及一种润滑油添加剂组合物。
技术介绍
:高温氧化是导致润滑油质量变差、消耗增加及使用寿命缩短的重要原因。由于润滑油使用环境的日益苛刻,因此对润滑油的高温抗氧化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润滑油在汽轮机油、空压机油及高温链条油处使用时易氧化生成油泥、积碳和结焦。而涡轮增压式的发动机应用越来越广泛,这使得发动机油的工作温度也在大幅度提升,使用传统的润滑油易导致机械故障和换油周期的缩短。传统润滑油的配方大多采用酚类抗氧剂、胺类抗氧剂或者两者复配来解决润滑油氧化问题,但是传统酚类抗氧剂不耐高温,烷基化二苯胺容易生成沉积物,两者的复配在低温条件下有协同效应,但是在高温条件下反而会出现对抗效应。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关技术人员将酚和胺的官能团结合在同一个分子上,不但能提高其抗氧协同效应,也提高了热稳定性。但是,这些结构式中的氮原子上的氢原子均被取代,由仲胺变成叔胺,降低了胺类抗氧剂的抗氧性能。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润滑油添加剂组合物,从而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润滑油添加剂组合物,所述添加剂组合物的组分和含量按以下质量百分比配制:A:多功能抗氧剂20%-65%,B:防锈剂2.0%-6.5%,C:金属钝化剂1.2%-3.5%,D:清净剂2.0%-6.0%,E:分散剂1.0%-6.5%,F:抗磨剂25%-70%,所述多功能抗氧剂A的分子结构式为:其中R1为甲基或叔丁基,R2和R3为相同的或不同的具有4-8个碳原子的烷基。所述添加剂组合物的组分和含量按以下质量百分比配制:A:多功能抗氧剂25%-60%,B:防锈剂2.0%-6.5%,C:金属钝化剂1.5%-3.0%,D:清净剂2.0%-6.0%,E:分散剂1.5%-6.0%,F:抗磨剂30%-65%。所述多功能抗氧剂A的分子结构中的R1选用甲基,R2和R3选用正辛基。所述的防锈剂B为羧酸和咪唑啉衍生物的复配混合物或烯基琥珀酸半酯。所述金属钝化剂C为噻二唑类衍生物或苯三唑类衍生物。所述清净剂D为磺酸钙盐、磺酸镁盐、水杨酸钙盐或者水杨酸镁盐其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分散剂E为聚异丁烯丁二酸酯或丁二酰亚胺。所述抗磨剂F为二烷基二硫代磷酸盐、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磷酸酯、硫代磷酸酯或硫代磷酸酯铵盐其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润滑油添加剂组合物适用于汽轮机油、空气压缩机油、高温链条油或发动机油。所述多功能抗氧剂A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以2-甲基,6-叔丁基苯酚为原料,进行硝化反应硝化反应2)对步骤1)硝化反应的产物进行还原,得到4-氨基,2-甲基,6-叔丁基苯酚3)将4-氨基,2-甲基,6-叔丁基苯酚与三聚氯氰和正辛硫醇缩合成目标产物多功能抗氧剂A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方面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利用一种分子结构式中同时含有酚、胺和硫的多功能抗氧化剂A,兼具主、辅抗氧剂的双重功效,能产生分子内协同,又能与其他抗氧剂复配产生共混协同作用,既可解决酚类抗氧剂不耐高温,又可解决胺类抗氧剂易产生沉积物的问题,从而提高了润滑油的热稳定性和抗氧化性,减少沉积物的生成,从而提高润滑油的清洁性,延长润滑油的使用寿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润滑油添加剂组合物,所述添加剂组合物的组分和含量按以下质量百分比配制:A:多功能抗氧剂30%,B:防锈剂选用烯基琥珀酸半酯5.5%,C:金属钝化剂选用苯三唑衍生物3%,D:清净剂选用磺酸钙5.5%,E:分散剂选用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4.5%,F:抗磨剂选用硫代磷酸脂51.5%。实施例2一种润滑油添加剂组合物,所述添加剂组合物的组分和含量按以下质量百分比配制:A:多功能抗氧剂40%,B:防锈剂选用烯基琥珀酸半酯3.8%,C:金属钝化剂选用苯三唑衍生物2.5%,D:清净剂选用磺酸钙4.5%,E:分散剂选用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4.2%,F:抗磨剂选用硫代磷酸脂45%。实施例3一种润滑油添加剂组合物,所述添加剂组合物的组分和含量按以下质量百分比配制:A:多功能抗氧剂50%,B:防锈剂选用烯基琥珀酸半酯3.5%,C:金属钝化剂选用苯三唑衍生物2%,D:清净剂选用磺酸钙4%,E:分散剂选用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3.5%,F:抗磨剂选用硫代磷酸脂37%。实施例4一种润滑油添加剂组合物,所述添加剂组合物的组分和含量按以下质量百分比配制:A:多功能抗氧剂60%,B:防锈剂选用烯基琥珀酸半酯3%,C:金属钝化剂选用苯三唑衍生物1.5%,D:清净剂选用磺酸钙3.5%,E:分散剂选用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2%,F:抗磨剂选用硫代磷酸脂30%。组分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实施例三实施例四多功能抗氧剂(A),wt%30405060烯基琥珀酸半酯(B),wt%5.53.83.53苯三唑衍生物(C),wt%32.521.5磺酸钙(D),wt%5.54.543.5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E),wt%4.54.23.52硫代磷酸脂(F),wt%51.5453730以上实施例1-4的多功能抗氧剂A为:采用以下步骤制成:1)以2-甲基,6-叔丁基苯酚为原料,进行硝化反应硝化反应2)对步骤1)硝化反应的产物进行还原,得到4-氨基,2-甲基,6-叔丁基苯酚3)将4-氨基,2-甲基,6-叔丁基苯酚与三聚氯氰和正辛硫醇缩合成目标产物多功能抗氧剂A对比实施例1一种润滑油添加剂组合物,所述添加剂组合物的组分和含量按以下质量百分比配制:G:复合抗氧剂30%,B:防锈剂选用烯基琥珀酸半酯5.5%,C:金属钝化剂选用苯三唑衍生物3%,D:清净剂选用磺酸钙5.5%,E:分散剂选用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4.5%,F:抗磨剂选用硫代磷酸脂51.5%。对比实施例2一种润滑油添加剂组合物,所述添加剂组合物的组分和含量按以下质量百分比配制:G:复合抗氧剂40%,B:防锈剂选用烯基琥珀酸半酯3.8%,C:金属钝化剂选用苯三唑衍生物2.5%,D:清净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润滑油添加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组合物的组分和含量按以下质量百分比配制:A:多功能抗氧剂20%-65%,B:防锈剂2.0%-6.5%,C:金属钝化剂1.2%-3.5%,D:清净剂2.0%-6.0%,E:分散剂1.0%-6.5%,F:抗磨剂25%-70%,所述多功能抗氧剂A的分子结构式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润滑油添加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组合物的组分和含量按以下质量百分比配制:A:多功能抗氧剂20%-65%,B:防锈剂2.0%-6.5%,C:金属钝化剂1.2%-3.5%,D:清净剂2.0%-6.0%,E:分散剂1.0%-6.5%,F:抗磨剂25%-70%,所述多功能抗氧剂A的分子结构式为:



其中R1为甲基或叔丁基,R2和R3为相同的或不同的具有4-8个碳原子的烷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润滑油添加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组合物的组分和含量按以下质量百分比配制:A:多功能抗氧剂25%-60%,B:防锈剂2.0%-6.5%,C:金属钝化剂1.5%-3.0%,D:清净剂2.0%-6.0%,E:分散剂1.5%-6.0%,F:抗磨剂30%-6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润滑油添加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抗氧剂A的分子结构中的R1选用甲基,R2和R3选用正辛基。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润滑油添加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锈剂B为羧酸和咪唑啉衍生物的复配混合物或烯基琥珀酸半酯。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润滑油添加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钝化剂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晓丽
申请(专利权)人:玛可索苏州石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