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不锈钢材料裁剪工艺,其使用了一种不锈钢材料裁剪装置,该不锈钢材料裁剪装置包括支撑平台、辊轴驱动装置、裁剪辊、运输平台、修复组件、倒角机构和输送辊架,支撑平台的一侧设置有输送辊架,支撑平台的顶部一端安装有辊轴驱动装置,运输平台安装在支撑平台的上端面,且运输平台位于辊轴驱动装置的右侧,运输平台的正上方设置有裁剪辊,且裁剪辊通过固定架安装在支撑平台的顶部,运输平台的右端连接有修复组件,修复组件的右侧安装有倒角机构,分离外壳通过固定杆安装在支撑平台的上端面;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同时对多个切割后的不锈钢片进行倒角处理,且倒角的效率高,同时,具有使用寿命长的特性。
A cutting process of stainless steel materi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锈钢材料裁剪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不锈钢材料加工
,具体的说是一种不锈钢材料裁剪工艺。
技术介绍
抗菌不锈钢作为餐具的制造原材料,在制作不锈钢抗菌餐具起初,需要将原材料裁剪成所需尺寸,然后再经过冲压制成。而目前市场的餐具制造抗菌不锈钢材料裁剪工艺在操作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a.传统的抗菌不锈钢材料裁剪工艺可同步对裁剪后的不锈钢片进行倒角处理,但该倒角过程只能对一条切割后的不锈钢片进行处理,导致效率不高,同时,无法同时对不锈钢片的四个拐角进行同时作业;b.传统的抗菌不锈钢材料裁剪工艺对裁剪后的不锈钢片进行倒角处理时,均采用打磨的方式进行倒角,而打磨过程均采用整块打磨石进行作业,由于打磨石的与不锈钢片的接触面积远小于打磨石的表面面积,使得打磨石局部受损后,需要整体替换,导致打磨石不能够充分的得到利用,即打磨石的使用寿命不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不锈钢材料裁剪工艺,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不锈钢材料裁剪工艺,其使用了一种不锈钢材料裁剪装置,该不锈钢材料裁剪装置包括支撑平台、辊轴驱动装置、裁剪辊、运输平台、修复组件、倒角机构和输送辊架,采用上述不锈钢材料裁剪装置对不锈钢卷材进行裁剪作业时具体方法如下:S1、原料安装:人工通过吊运机将位于地面的不锈钢卷材吊运至输送辊架上,并将不锈钢卷材固定在输送辊架上;S2、驱动进给:人工将固定在输送辊架上不锈钢卷材的一端拉出,并插入到辊轴驱动装置内,再人工控制辊轴驱动装置工作,带动不锈钢片进给;S3、挤压裁剪:人工控制裁剪辊工作,不锈钢片在辊轴驱动装置的作用下输送至运输平台,与裁剪辊接触,使得裁剪辊对不锈钢片进行挤压剪裁;S4、切边修复:裁剪后的不锈钢片在运输平台和辊轴驱动装置的带动下,进入到修复组件内,通过修复组件对裁剪后不锈钢片的切边进行压平修复;S5、倒角处理:在运输平台和辊轴驱动装置带动下,被修复的不锈钢片继续移动,进入到倒角机构内,并通过倒角机构对不锈钢片的切面进行倒角处理;所述支撑平台的一侧设置有输送辊架,支撑平台的顶部一端安装有辊轴驱动装置,运输平台安装在支撑平台的上端面,且运输平台位于辊轴驱动装置的右侧,运输平台的正上方设置有裁剪辊,且裁剪辊通过固定架安装在支撑平台的顶部,运输平台的右端连接有修复组件,修复组件的右侧安装有倒角机构;所述修复组件包括分离外壳、限位辊、移动槽和修复板,分离外壳通过固定杆安装在支撑平台的上端面,分离外壳的左端与运输平台的右侧壁相贴,分离外壳的内部开设有移动槽,移动槽的上方设置有限位辊,移动槽的底部嵌入有修复板;所述倒角机构包括倒角外壳、定位滑杆、滑套、安装板、打磨单元、连杆、从动锥齿轮、主动锥齿轮、驱动电机和V型滑轨,倒角外壳通过支撑杆安装在支撑平台的上方,且倒角外壳的左端面与分离外壳的右端面相贴,倒角外壳的两端均通过螺栓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贯穿于倒角外壳,且驱动电机输出轴一端焊接有主动锥齿轮,主动锥齿轮的一侧啮合连接有从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无齿轮的一侧外壁焊接有偏心杆,偏心杆的外壁套接有连杆,连杆的顶端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滑套,滑套套接在定位滑杆的外壁,定位滑杆通过螺栓固定在倒角外壳的内壁,滑套的另一侧安装有V型滚轮,安装板通过安装架固定在倒角外壳的内部,安装板的一侧设置有V型滑轨,且V型滑轨套接在V型滚轮的外侧,二者为配合结构,安装板的另一侧安装有打磨单元,具体工作时,人工控制驱动电机工作。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槽的下端面与运输平台的上端面均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修复板的内部等间距开设有三角修复槽,且三角修复槽的横截面相对于水平面具有一定倾角。进一步的,所述倒角外壳的内部对称设置有光滑矩形板,光滑矩形板与倒角外壳之间通过圆形杆固定,两个所述光滑矩形板的一端外壁与移动槽的末端相贴,且靠近所述倒角外壳内部下端的光滑矩形板的上端面与移动槽的下端面平齐,靠近所述倒角外壳内部上端的光滑矩形板的下端面与移动槽的上端面平齐。进一步的,所述分离外壳的一端开设有三个不同高度的通道,且每个所述通道的内部结构均与分离外壳的内部结构相同,每个所述通道的一端均对应安装有倒角机构。进一步的,所述打磨单元包括连接固定板、侧固定板、上固定板、下固定板、调节螺纹杆、支撑弹簧、螺纹连接座、正六边形打磨石、锁紧螺纹杆和螺纹连接块,连接固定板安装在安装板的一侧,且接固定板和安装板之间通过螺栓锁定,连接固定板的上下两端对应设置有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靠近连接固定板的一端开设有垂直通孔,垂直通孔的内部插接有调节螺纹杆,连接固定板的上下两端调节螺纹杆的连接处与均焊接有螺纹连接座,且调节螺纹杆的外壁套接有支撑弹簧,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的另一侧设置有侧固定板,侧固定板、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的侧壁均焊接有螺纹连接块,两个相邻所述螺纹连接块之间通过锁紧螺纹杆锁定,连接固定板、侧固定板、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的内壁所形成的区域内均匀插接有正六边形打磨石。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固定板、侧固定板、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的内壁与正六边形打磨石的连接处依次设置有等腰梯形凹槽和等腰梯形凸块。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的一侧与连接固定板的连接处焊接有矩形柱,连接固定板的内部与矩形柱的连接处开设有矩形孔,且矩形柱与矩形孔为配合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设置的一种不锈钢材料裁剪工艺,本专利技术将倒角机构置于不同的水平面内,使得切割后的不锈钢片的切面能够相互错开并外漏,独立进入到所对应的倒角机构内,实现切割后不锈钢片的同步倒角作业,倒角效率更高,同时,通过摆动使得打磨石与不锈钢片的切面交错接触打磨,且摆幅一致,可对不锈钢片各拐角进行同时倒角作业。2.本专利技术设置的一种不锈钢材料裁剪工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打磨石是由若干较小的正六边形打磨石拼凑而成,当打磨石的局部受损时,只用将正六边形打磨石调转端头或将未磨损处的正六边形打磨石与磨损的正六边形打磨石更换即可完成受损处的维护,打磨石得到充分的利用,使得打磨单元的使用寿命更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体力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倒角机构的后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修复组件的局部侧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修复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打磨单元的正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参阅1-6所示,一种不锈钢材料裁剪工艺,其使用了一种不锈钢材料裁剪装置,该不锈钢材料裁剪装置包括支撑平台1、辊轴驱动装置2、裁剪辊3、运输平台4、修复组件5、倒角机构6和输送辊架7,采用上述不锈钢材料裁剪装置对不锈钢卷材进行裁剪作业时具体方法如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不锈钢材料裁剪工艺,其使用了一种不锈钢材料裁剪装置,该不锈钢材料裁剪装置包括支撑平台(1)、辊轴驱动装置(2)、裁剪辊(3)、运输平台(4)、修复组件(5)、倒角机构(6)和输送辊架(7),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不锈钢材料裁剪装置对不锈钢卷材进行裁剪作业时具体方法如下:/nS1、原料安装:人工通过吊运机将位于地面的不锈钢卷材吊运至输送辊架(7)上,并将不锈钢卷材固定在输送辊架(7)上;/nS2、驱动进给:人工将固定在输送辊架(7)上不锈钢卷材的一端拉出,并插入到辊轴驱动装置(2)内,再人工控制辊轴驱动装置(2)工作,带动不锈钢片进给;/nS3、挤压裁剪:人工控制裁剪辊(3)工作,不锈钢片在辊轴驱动装置(2)的作用下输送至运输平台(4),与裁剪辊(3)接触,使得裁剪辊(3)对不锈钢片进行挤压剪裁;/nS4、切边修复:裁剪后的不锈钢片在运输平台(4)和辊轴驱动装置(2)的带动下,进入到修复组件(5)内,通过修复组件(5)对裁剪后不锈钢片的切边进行压平修复;/nS5、倒角处理:在运输平台(4)和辊轴驱动装置(2)带动下,被修复的不锈钢片继续移动,进入到倒角机构(6)内,并通过倒角机构(6)对不锈钢片的切面进行倒角处理;/n所述支撑平台(1)的一侧设置有输送辊架(7),支撑平台(1)的顶部一端安装有辊轴驱动装置(2),运输平台(4)安装在支撑平台(1)的上端面,且运输平台(4)位于辊轴驱动装置(2)的右侧,运输平台(4)的正上方设置有裁剪辊(3),且裁剪辊(3)通过固定架安装在支撑平台(1)的顶部,运输平台(4)的右端连接有修复组件(5),修复组件(5)的右侧安装有倒角机构(6);/n所述修复组件(5)包括分离外壳(51)、限位辊(52)、移动槽(53)和修复板(54),分离外壳(51)通过固定杆安装在支撑平台(1)的上端面,分离外壳(51)的左端与运输平台(4)的右侧壁相贴,分离外壳(51)的内部开设有移动槽(53),移动槽(53)的上方设置有限位辊(52),移动槽(53)的底部嵌入有修复板(54);/n所述倒角机构(6)包括倒角外壳(61)、定位滑杆(62)、滑套(63)、安装板(64)、打磨单元(65)、连杆(66)、从动锥齿轮(67)、主动锥齿轮(68)、驱动电机(69)和V型滑轨(60),倒角外壳(61)通过支撑杆安装在支撑平台(1)的上方,且倒角外壳(61)的左端面与分离外壳(51)的右端面相贴,倒角外壳(61)的两端均通过螺栓安装有驱动电机(69),驱动电机(69)的输出轴贯穿于倒角外壳(61),且驱动电机(69)输出轴一端焊接有主动锥齿轮(68),主动锥齿轮(68)的一侧啮合连接有从动锥齿轮(67),从动锥齿轮(67)无齿轮的一侧外壁焊接有偏心杆,偏心杆的外壁套接有连杆(66),连杆(66)的顶端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滑套(63),滑套(63)套接在定位滑杆(62)的外壁,定位滑杆(62)通过螺栓固定在倒角外壳(61)的内壁,滑套(63)的另一侧安装有V型滚轮,安装板(64)通过安装架固定在倒角外壳(61)的内部,安装板(64)的一侧设置有V型滑轨(60),且V型滑轨(60)套接在V型滚轮的外侧,二者为配合结构,安装板(64)的另一侧安装有打磨单元(65),具体工作时,人工控制驱动电机(69)工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锈钢材料裁剪工艺,其使用了一种不锈钢材料裁剪装置,该不锈钢材料裁剪装置包括支撑平台(1)、辊轴驱动装置(2)、裁剪辊(3)、运输平台(4)、修复组件(5)、倒角机构(6)和输送辊架(7),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不锈钢材料裁剪装置对不锈钢卷材进行裁剪作业时具体方法如下:
S1、原料安装:人工通过吊运机将位于地面的不锈钢卷材吊运至输送辊架(7)上,并将不锈钢卷材固定在输送辊架(7)上;
S2、驱动进给:人工将固定在输送辊架(7)上不锈钢卷材的一端拉出,并插入到辊轴驱动装置(2)内,再人工控制辊轴驱动装置(2)工作,带动不锈钢片进给;
S3、挤压裁剪:人工控制裁剪辊(3)工作,不锈钢片在辊轴驱动装置(2)的作用下输送至运输平台(4),与裁剪辊(3)接触,使得裁剪辊(3)对不锈钢片进行挤压剪裁;
S4、切边修复:裁剪后的不锈钢片在运输平台(4)和辊轴驱动装置(2)的带动下,进入到修复组件(5)内,通过修复组件(5)对裁剪后不锈钢片的切边进行压平修复;
S5、倒角处理:在运输平台(4)和辊轴驱动装置(2)带动下,被修复的不锈钢片继续移动,进入到倒角机构(6)内,并通过倒角机构(6)对不锈钢片的切面进行倒角处理;
所述支撑平台(1)的一侧设置有输送辊架(7),支撑平台(1)的顶部一端安装有辊轴驱动装置(2),运输平台(4)安装在支撑平台(1)的上端面,且运输平台(4)位于辊轴驱动装置(2)的右侧,运输平台(4)的正上方设置有裁剪辊(3),且裁剪辊(3)通过固定架安装在支撑平台(1)的顶部,运输平台(4)的右端连接有修复组件(5),修复组件(5)的右侧安装有倒角机构(6);
所述修复组件(5)包括分离外壳(51)、限位辊(52)、移动槽(53)和修复板(54),分离外壳(51)通过固定杆安装在支撑平台(1)的上端面,分离外壳(51)的左端与运输平台(4)的右侧壁相贴,分离外壳(51)的内部开设有移动槽(53),移动槽(53)的上方设置有限位辊(52),移动槽(53)的底部嵌入有修复板(54);
所述倒角机构(6)包括倒角外壳(61)、定位滑杆(62)、滑套(63)、安装板(64)、打磨单元(65)、连杆(66)、从动锥齿轮(67)、主动锥齿轮(68)、驱动电机(69)和V型滑轨(60),倒角外壳(61)通过支撑杆安装在支撑平台(1)的上方,且倒角外壳(61)的左端面与分离外壳(51)的右端面相贴,倒角外壳(61)的两端均通过螺栓安装有驱动电机(69),驱动电机(69)的输出轴贯穿于倒角外壳(61),且驱动电机(69)输出轴一端焊接有主动锥齿轮(68),主动锥齿轮(68)的一侧啮合连接有从动锥齿轮(67),从动锥齿轮(67)无齿轮的一侧外壁焊接有偏心杆,偏心杆的外壁套接有连杆(66),连杆(66)的顶端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滑套(63),滑套(63)套接在定位滑杆(62)的外壁,定位滑杆(62)通过螺栓固定在倒角外壳(61)的内壁,滑套(63)的另一侧安装有V型滚轮,安装板(64)通过安装架固定在倒角外壳(61)的内部,安装板(64)的一侧设置有V型滑轨(60),且V型滑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岳燕,熊芳,
申请(专利权)人:潘岳燕,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