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两端无外突点结构的封堵器,其包括有:网状体;第一收口线,第一收口线穿设于由第一收口端处的网丝构成的多个网格,以实现第一收口端的收口;第二收口线,第二收口线穿设于由第二收口端处的网丝构成的多个网格,以实现第二收口端的收口。相较于现有技术的具有带螺纹连接件的封堵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这种方案可以降低加工难度,降低次品率,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两端无外突点结构的封堵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两端无外突点结构的封堵器,用于治疗先心病,含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卵圆孔未闭、左心耳,或血管、其他封堵组织腔体等需要封堵治疗的病症。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封堵器的一端一般会带有一个连接件,连接件具有内螺纹,以与输送器相连接从而实现封堵器的输送。由于内螺纹加工难度较高,而且生产过程中会产生较高的次品率,这样会造成原材料的浪费和无效人工成本的提高。随着可降解封堵器的发展,由于制作带有螺纹连接件的可降解封堵器较难制作,所以可以采用本方案的方法制作两端无外突点结构的封堵器。在治疗肿瘤和血管性病变时,也可以用封堵器植入病变器官的供应血管内,使之发生闭塞,中断血供,以期达到控制出血、治疗肿瘤和血管性病变的目的。封堵器还可以放在一些组织腔体中,以闭合组织腔体,截断内部物质的输送。综上,现有技术中由于封堵器的连接件带有螺纹而难于制作和增加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由于封堵器的连接件带有螺纹而难于制作和增加制造成本的缺陷,提供一种两端无外突点结构的封堵器。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两端无外突点结构的封堵器,其特点在于,其包括有:网状体,所述网状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收口端和第二收口端;第一收口线,所述第一收口线穿设于由所述第一收口端处的网丝构成的多个网格,以实现所述第一收口端的收口;第二收口线,所述第二收口线穿设于由所述第二收口端处的网丝构成的多个网格,以实现所述第二收口端的收口。较佳地,所述第一收口端和所述第二收口端均无外突点。在本方案中,第一收口端和第二收口端均无外突点指的是:封堵器两收口端所在的封堵器的外表面是平整光滑的表面。采用上述设置,一方面,该两端无外突点结构的封堵器平整光滑的外表面更加有利于内皮细胞的攀爬,这样会在封堵器表面快速地形成内皮化,缩短内皮化时间,也就是缩短术后恢复期;另一方面,该两端无外突点结构的封堵器对周围组织的损伤极小。较佳地,所述第二收口线具有环状收口线,所述环状收口线穿设于由所述第二收口端处的网丝构成的多个网格以实现所述第二收口端的收口,所述环状收口线作为连接部件与输送所述两端无外突点结构的封堵器的输送器相连接。较佳地,所述第二收口线具有环状收口线和输送线,所述环状收口线穿设于由所述第二收口端处的网丝构成的多个网格以实现所述第二收口端的收口,所述输送线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环状收口线以与输送所述两端无外突点结构的封堵器的输送器相连接。采用上述设置,输送线可以容易地被输送器的连接部件衔接,更可靠地实现输送。较佳地,所述网状体、第一收口线、第二收口线的材质均为可植入材料,且选自下述材料中的至少一种:(1)金属及其合金材料,包括不锈钢、钴基合金、钛及钛合金、镍钛合金形状记忆材料;(2)不可降解的生物惰性医用高分子材料,包括尼龙、涤纶树脂、聚四氟乙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聚碳酸酯、聚氨酯、有机硅、聚丙烯腈;(3)可降解生物医用材料,包括聚丙交酯、聚乙交酯、聚己内酯、聚对二氧环己酮,及这些材料的共聚物或混合物。需要说明的是,网状体、第一收口线、第二收口线的材质可以选自第(1)-(3)种材质中的任意一种分类下的一种或多种材质,也可以选自第(1)-(3)种材质中的两种或多种分类下的一种或多种材质。较佳地,所述网状体由网丝编织或3D打印的方法制作。较佳地,所述两端无外突点结构的封堵器的内部设置有纤维织物、无纺布或薄膜。采用上述设置,纤维织物、无纺布或薄膜可以供内皮组织细胞攀爬,并增加器械对血液或体液的阻挡。较佳地,所述两端无外突点结构的封堵器为: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卵圆孔未闭封堵器、左心耳封堵器或血管塞。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专利技术各较佳实例。本专利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两端无外突点结构的封堵器,两端可以均用收口线收口为环形结构,收口线或输送线可以被输送器抓捕以实现封堵器的输送;相较于现有技术的具有带螺纹连接件的封堵器,本专利技术的这种方案可以降低加工难度,降低次品率,节约成本。两端无外突点结构的封堵器贴合性好,可以安全有效地封堵心脏缺损或未闭处,术后超声检查残留分流可极大地降低,还可避免或减少血小板在传统两端有铆型封堵器上裸露的铆点处的附着,从而减少封堵器局部血栓形成的风险,从根本上减少封堵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两端无外突点结构的封堵器也可以用于治疗肿瘤和血管性病变,封堵器植入病变器官的供应血管内,使之发生闭塞,中断血供,以期达到控制出血、治疗肿瘤和血管性病变的目的。两端无外突点结构的封堵器还可以放在一些组织腔体中,以闭合组织腔体,截断内部物质的输送。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两端无外突点结构的封堵器的主视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两端无外突点结构的封堵器的后视示意图。图3为图1的中心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两端无外突点结构的封堵器的仰视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两端无外突点结构的封堵器的立体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两端无外突点结构的封堵器在第二收口端处的局部立体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两端无外突点结构的封堵器10:网状体11:第一收口端12:第二收口端20:第一收口线30:第二收口线31:环状收口线32:输送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如图1-5所示,两端无外突点结构的封堵器1包括有:网状体10、第一收口线20和第二收口线30。网状体10的结构与现有技术类似,包括两个网盘,且两个网盘内均缝有供内皮细胞攀爬的膜。本实施例中,两个网盘均呈凹陷状且凹陷方向相同。网状体1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收口端11和第二收口端12,第一收口端11和第二收口端12均无外突点。如图1在前的为第二收口端12,图2中在前的为第一收口端11。第一收口线20穿设于由第一收口端11处的网丝构成的多个网格,以实现第一收口端11的收口。第二收口线30穿设于由第二收口端12处的网丝构成的多个网格,以实现第二收口端12的收口。其中,第二收口线30具有环状收口线,环状收口线穿设于由第二收口端12处的网丝构成的多个网格以实现第二收口端12的收口,环状收口线作为连接部件与输送两端无外突点结构的封堵器的输送器相连接。本实施例中,网状体、第一收口线、第二收口线的材质均为可植入材料,具体地为镍钛合金形状记忆材料。在其他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网状体、第一收口线、第二收口线的材质也可采用金属及其合金材料,如不锈钢、钴基合金、钛及钛合金中的一种或多种,也可采用不可降解的生物惰性医用高分子材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两端无外突点结构的封堵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n网状体,所述网状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收口端和第二收口端;/n第一收口线,所述第一收口线穿设于由所述第一收口端处的网丝构成的多个网格,以实现所述第一收口端的收口;/n第二收口线,所述第二收口线穿设于由所述第二收口端处的网丝构成的多个网格,以实现所述第二收口端的收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端无外突点结构的封堵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
网状体,所述网状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收口端和第二收口端;
第一收口线,所述第一收口线穿设于由所述第一收口端处的网丝构成的多个网格,以实现所述第一收口端的收口;
第二收口线,所述第二收口线穿设于由所述第二收口端处的网丝构成的多个网格,以实现所述第二收口端的收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端无外突点结构的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口端和所述第二收口端均无外突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端无外突点结构的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收口线具有环状收口线,所述环状收口线穿设于由所述第二收口端处的网丝构成的多个网格以实现所述第二收口端的收口,所述环状收口线作为连接部件与输送所述两端无外突点结构的封堵器的输送器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端无外突点结构的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收口线具有环状收口线和输送线,所述环状收口线穿设于由所述第二收口端处的网丝构成的多个网格以实现所述第二收口端的收口,所述输送线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环状收口线以与输送所述两端无外突点结构的封堵器的输送器相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瑾,张健,孙锟,吴弘,马彩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锦葵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