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堵器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6751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封堵器输送装置,其包括:柔性穿插管、输送丝、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柔性穿插管的远端;所述连接部的内部与所述柔性穿插管的内部连通以供所述输送丝穿过,所述输送丝从所述连接部穿出并形成一个环重新穿入所述连接部。该封堵器输送装置的输送丝在连接部处形成一个环,从而固定和释放封堵器,该封堵器输送装置不需要设置螺纹,结构较为简易、使用范围广并且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封堵器输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封堵器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封堵器输送系统的输送钢缆多采用带有螺纹的头端,这种头端只能用于输送具有螺纹连接件的医疗器械如封堵器。然而,对于无螺纹封堵器(即不具有螺纹连接件的封堵器)而言,无法采用螺纹配合实现输送。采用螺纹配合的输送钢缆,其结构较为复杂,操作也较为复杂,导致成本较高,实际操作不便。并且,目前这种钢缆使用范围有限,不适于输送不带有螺纹连接件的封堵器。本专利技术的封堵器输送系统主要用于输送不带有螺纹连接件的植入医疗器械,如两端无外突点结构的封堵器、不带有螺纹连接件的封堵器等。因此,本专利技术致力于提供一种操作简便、结构简单和使用范围更广的封堵器输送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使用范围有限、结构复杂、不易操作的缺陷,提供一种使用范围更广、操作简便、结构简单的封堵器输送装置。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封堵器输送装置,其包括:柔性穿插管、输送丝、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柔性穿插管的远端;所述连接部的内部与所述柔性穿插管的内部连通以供所述输送丝穿过,所述输送丝从所述连接部穿出并形成一个环重新穿入所述连接部。在本方案中,该封堵器输送装置的输送丝在连接部处形成一个环,从而固定和释放封堵器,该封堵器输送装置不需要设置螺纹,结构较为简易、使用范围更广并且操作方便。优选地,所述输送丝的一端具有固定头,所述固定头构成为:不能从所述连接部的内部穿出;所述输送丝的另一端从所述连接部的内部穿出所述连接部并形成一个环重新穿入所述连接部并沿着所述柔性穿插管的内部穿到所述柔性穿插管的近端。优选地,所述固定头的形状为球状、椭球状、圆柱状、圆台状、圆锥状、三角锥状中的任一种,其截面积大于所述输送丝穿出所述连接部的孔。在本方案中,固定头的形状为球状、椭球状、圆柱状、圆台状、圆锥状、三角锥状中的任一种,或上述形状的组合,且不限于以上结构,只要其最大截面积大于所述输送丝穿出所述连接部的孔,都满足使用要求。优选地,所述输送丝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连接部的内部;所述输送丝的另一端从所述连接部的内部穿出所述连接部并形成一个环重新穿入所述连接部并沿着所述柔性穿插管的内部穿到所述柔性穿插管的近端。优选地,所述输送丝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连接部的外部;所述输送丝的另一端形成一个环后穿入所述连接部并沿着所述柔性穿插管的内部穿到所述柔性穿插管的近端。优选地,所述连接部的形状为圆柱状、半圆球状、半椭球状或圆台状;所述连接部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柔性穿插管的直径。在本方案中,圆柱状的连接部更容易穿插移动,不损伤心脏的组织。连接部还可为半圆球状、半椭球状、圆台状,或上述形状的组合,且不限于以上结构。在本方案中,连接部的直接大于柔性穿插管的直径可以方便柔性穿插管的穿插移动,进而带动连接部的穿插移动。并且,更有利于将封堵器牢固地固定到连接部的远端面。优选地,所述连接部的内部设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从所述连接部的外表面延伸至所述柔性穿插管,所述第二通道的两个端口均位于所述连接部的外表面,所述输送丝穿过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所述输送丝的第一端从所述柔性穿插管的外侧连接至所述柔性穿插管的近端,所述输送丝的第二端从所述连接部的内部连接至所述柔性穿插管的远端。优选地,所述连接部的内部中空。在本方案中,连接部的内部中空,更方便输送丝的穿插移动,减少输送丝穿插时的阻力。而且,该中空的连接部更易制造,节约了材料和制造成本。优选地,所述第一通道的远端端口和所述第二通道的远端端口设于所述连接部的远端面,所述第二通道的近端端口设于所述连接部的侧面;所述连接部的远端面形成有凹槽;所述第一通道的远端端口和/或第二通道的远端端口设于所述凹槽的底面。在本方案中,所述第一通道的远端端口和所述第二通道的远端端口设于所述连接部的远端面,可以较好地将封堵器固定到连接部的远端面,而第二通道的近端端口设于所述连接部的侧面则方便输送丝的抽离和返回控制部。在本方案中,该凹槽用于接合封堵器中可能存在的固定件或近端盘面的中心部。在本方案中,所述第一通道的远端端口和/或第二通道的远端端口设于所述凹槽的底面,可以较好地将封堵器固定到连接部的远端面。优选地,所述柔性穿插管包括外管和内芯线,所述内芯线插设于所述外管中,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外管的远端,所述输送丝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内芯线的远端。在本方案中,输送丝连接于内芯线,通过朝向近端抽出内芯线即可释放封堵器。本专利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该封堵器输送装置的输送丝在连接部处形成一个环,从而固定和释放封堵器,该封堵器输送装置不需要设置螺纹,结构较为简易、使用范围更广并且操作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封堵器输送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其中,穿插有输送丝。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连接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封堵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封堵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封堵器输送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封堵器输送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其中,封堵器连接于该封堵器输送装置。图7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连接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连接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3的连接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其中,穿插有输送丝。图10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3的连接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实施例1封堵器输送装置100柔性穿插管110输送丝120固定头121连接部130凹槽133控制部140穿插通道144调整件145封堵器200固定件201实施例2和3封堵器输送装置100柔性穿插管110外管111内芯线112输送丝120第一端121第二端122连接部130第一通道131第二通道132凹槽133侧壁134端壁135第一开孔136第二开孔137控制部140第三通道143穿插通道144调整件145控制件146封堵器200固定件20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但并不因此将本专利技术限制在的实施例范围之中。实施例1如图1-2所示,封堵器输送装置100包括:柔性穿插管110、输送丝120、连接部130、控制部140和包覆管(未示意)。连接部130连接于柔性穿插管110的远端,控制部140连接于柔性穿插管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封堵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柔性穿插管、输送丝、连接部;/n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柔性穿插管的远端;/n所述连接部的内部与所述柔性穿插管的内部连通以供所述输送丝穿过,所述输送丝从所述连接部穿出并形成一个环重新穿入所述连接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封堵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柔性穿插管、输送丝、连接部;
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柔性穿插管的远端;
所述连接部的内部与所述柔性穿插管的内部连通以供所述输送丝穿过,所述输送丝从所述连接部穿出并形成一个环重新穿入所述连接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堵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丝的一端具有固定头,所述固定头构成为:不能从所述连接部的内部穿出;
所述输送丝的另一端从所述连接部的内部穿出所述连接部并形成一个环重新穿入所述连接部并沿着所述柔性穿插管的内部穿到所述柔性穿插管的近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封堵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头的形状为球状、椭球状、圆柱状、圆台状、圆锥状、三角锥状中的任一种,其截面积大于所述输送丝穿出所述连接部的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堵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丝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连接部的内部;所述输送丝的另一端从所述连接部的内部穿出所述连接部并形成一个环重新穿入所述连接部并沿着所述柔性穿插管的内部穿到所述柔性穿插管的近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堵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丝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连接部的外部;
所述输送丝的另一端形成一个环后穿入所述连接部并沿着所述柔性穿插管的内部穿到所述柔性穿插管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健张瑾马彩霞张永凯程海波杨晨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锦葵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