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封堵器及用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治疗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2587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6: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封堵器及用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治疗仪,其包括气囊结构、气源及设置在气囊结构与气源间的鲁尔单通阀门。鲁尔单通阀门包括壳体、顶针组件、推块、弹簧。壳体开设有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一腔室开设有进气口用于连通气源,第二腔室开设有出气口用于连通气囊结构,两腔室间通过进气孔连通。顶针组件包括受力部及顶针。受力部收容在第一腔室内,顶针的一端固定在受力部上而另一端经由进气孔从第一腔室进入第二腔室内。推块收容在第二腔室内且固定在顶针的另一端上。弹簧收容在第二腔室内且处于受压状态,弹簧的一端位于第二腔室的底壁上,弹簧的另一端支撑推块以封闭进气孔。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实现充气结束后的自动关闭进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封堵器及用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治疗仪
本技术涉及封堵气囊定量充气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封堵器及一种用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治疗仪。
技术介绍
在进行食管静脉曲张手术过程中使用封堵器可以控制静脉血管与心房的连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泡沫硬化剂的流动,增加手术的效果,同时减少硬化剂的使用。目前在充气结束之后,要手动关闭鲁尔两通阀,去关闭气体的进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操作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以下缺点:气源经由现有的鲁尔单通阀门对气囊结构的气囊充气以控制气囊的膨胀大小的时候,在气囊通入一定气体之后,需要手动关闭鲁尔单通阀门来关闭气囊的进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封堵器及用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治疗仪。本技术采用以下方案实现:一种封堵器,该封堵器包括气囊结构、对气囊结构充/放气的气源、以及设置在气囊结构与气源之间的鲁尔单通阀门;鲁尔单通阀门包括壳体、顶针组件、推块、弹簧;壳体开设有第一腔室、以及第二腔室;第一腔室开设有用于与气源连通的进气口,第二腔室开设有用于与气囊结构连通的出气口,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之间通过一个进气孔连通;顶针组件包括受力部以及顶针;受力部收容在第一腔室内,顶针的一端固定在受力部上而另一端经由进气孔从第一腔室进入第二腔室内;推块收容在第二腔室内且固定在顶针的另一端上;弹簧收容在第二腔室内且处于受压状态,弹簧的一端位于第二腔室的底壁上,弹簧的另一端支撑推块以封闭进气孔;顶针通过推块使弹簧进一步受压,使推块打开进气孔。作为上一步技术方案的改进,鲁尔单通阀门还包括弹性密封件,弹性密封件固定在推块上,用于在推块封闭进气孔时增强进气孔的封闭性。作为上一步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弹性密封件为弹性密封垫。作为上一步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弹性密封件还可以为弹性密封圈,弹性密封圈还套在顶针上。作为上一步技术方案的改进,鲁尔单通阀门还包括导引柱,导引柱固定在推块面向弹簧的一侧上,且插入于弹簧中用于导引弹簧。进一步地,导引柱与顶针一体成型,导引柱或顶针插接于推块中。进一步地,导引柱与推块一体成型。作为上一步技术方案的改进,壳体包括相互固定的上壳与下壳,第一腔室位于上壳内,第二腔室位于下壳内。作为上一步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上壳与下壳通过卡合固定。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用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治疗仪,治疗仪采用如上任意一项的封堵器。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封堵器在初始状态时,处于受压状态的弹簧支撑推块以封闭进气孔,对顶针组件的受力部施加压力时(如来自气源的气压),弹簧通过顶针进一步受压使推块打开进气孔,因而气源可以通过封堵器对气囊结构的气囊进行充气,当受力部上的压力撤销时,通过弹簧的形变力复位支撑推块以重新封闭进气孔。因而实现气囊进气的自动关闭,从而在对气囊结构的气囊注射气体以控制气囊的膨胀大小的时候,在气囊通入一定气体之后,不再需要手动来关闭气囊的进气。2、本技术中的封堵器结构简单,充气操作方便,能够控制气囊结构的进气量,应用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治疗仪时,能够增加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处时的手术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封堵器中鲁尔单通阀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为了方便看清内部结构,对壳体做了透视处理。图2为图1中立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鲁尔单通阀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鲁尔单通阀门的壳体部分结构示意图。符号说明1壳体5弹性密封件2受力部6推块3顶针7弹簧4进气孔8出气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本实施例介绍了一种封堵器,该封堵器结构简单,能够在充气结束后自动关闭气体的进入,方便操作。该封堵器包括气囊结构、对所述气囊结构充/放气的气源、以及设置在所述气囊结构与所述气源之间的鲁尔单通阀门。本实施例中,鲁尔单通阀门上可设置有与不同气源相匹配的连接件。鲁尔单通阀门与气囊结构之间可通过气管连接,气管与空腔结构的连接处还可设置有保护结构,且该保护机构固定气囊结构上,用于防止应用该装置进行手术时因连接处弯曲而导致的气囊结构及手术部位的破损。请参阅图1至图4,鲁尔单通阀门包括壳体1、顶针3组件、推块6、弹簧7、弹性密封件5、导引柱。壳体1开设有第一腔室、以及第二腔室。第一腔室开设有用于与气源连通的进气口,第二腔室开设有用于与气囊结构连通的出气口8,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之间通过一个进气孔4连通。壳体1可包括相互固定的上壳与下壳,上壳与下壳可通过卡合固定。第一腔室位于上壳内,第二腔室位于下壳内。在其它实施例中,上壳与下壳还可通过螺纹连接、销连接等其它方式进行固定,只需满足两者的固定连接即可,上壳与下壳也可以为一体成型的结构。顶针组件包括受力部2以及顶针3,顶针3整体可呈杆状,在其它实施例中,可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设计为锥形等。受力部2收容在第一腔室内,顶针3的一端固定在受力部2上而另一端经由进气孔4从第一腔室进入第二腔室内。推块6收容在第二腔室内且固定在顶针3的另一端上。弹簧7收容在第二腔室内且处于受压状态,弹簧7的一端位于第二腔室的底壁上,弹簧7的另一端支撑推块6以封闭进气孔4。顶针3通过推块6使弹簧7进一步受压,使推块6打开进气孔4。本技术的封堵器在初始状态时,处于受压状态的弹簧7支撑推块6以封闭进气孔4,对顶针组件的受力部2施加压力时(如来自气源的气压),弹簧7通过顶针3进一步受压使推块6打开进气孔4,因而气源可以通过封堵器对气囊结构的气囊进行充气。当受力部2上的压力撤销时,通过弹簧7的形变力复位支撑推块6以重新封闭进气4孔。因而实现气囊进气的自动关闭,从而在对气囊结构的气囊注射气体以控制气囊的膨胀大小的时候,在气囊通入一定气体之后,不再需要手动来关闭气囊的进气。本实施例中,推块6与进气孔4之间还可设置一个弹性密封件5,弹性密封件5固定在推块6上,用于在推块6封闭进气孔4时增强进气孔4的封闭性。该弹性密封件5可为弹性密封垫,还可以为弹性密封圈,如果是弹性密封圈,则弹性密封圈最好套在顶针3上。导引柱固定在推块6面向弹簧7的一侧上,且插入于弹簧7中用于导引弹簧7。请参阅图2,导引柱与顶针3可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导引柱或顶针3插接于推块6中。在其它实施例中,导引柱也可与推块6一体成型。导引柱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导引弹簧7的压缩和复位,当然,导引柱也可以不设置。封堵器在初始状态时,处于受压状态的弹簧7支撑推块6以封闭进气孔4,对顶针3组件的受力部2施加压力时(如来自气源的气压),顶针3受压使推块6挤压弹簧7,进而使进气孔4与气囊结构连通,从而使气源可以通过封堵器对气囊结构的气囊进行充气。充气结束时,撤销受力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封堵器,其包括气囊结构、对所述气囊结构充/放气的气源、以及设置在所述气囊结构与所述气源之间的鲁尔单通阀门,其特征在于,/n所述鲁尔单通阀门包括:/n壳体(1),其开设有第一腔室、以及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开设有用于与所述气源连通的进气口,所述第二腔室开设有用于与所述气囊结构连通的出气口(8),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之间通过一个进气孔(4)连通;/n顶针(3)组件,其包括受力部(2)以及顶针(3);受力部(2)收容在所述第一腔室内,顶针(3)的一端固定在受力部(2)上而另一端经由进气孔(4)从所述第一腔室进入所述第二腔室内;/n推块(6),其收容在所述第二腔室内且固定在顶针(3)的另一端上;/n弹簧(7),其收容在所述第二腔室内且处于受压状态,弹簧(7)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腔室的底壁上,弹簧(7)的另一端支撑推块(6)以封闭进气孔(4);顶针(3)通过推块(6)使弹簧(7)进一步受压,使推块(6)打开进气孔(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封堵器,其包括气囊结构、对所述气囊结构充/放气的气源、以及设置在所述气囊结构与所述气源之间的鲁尔单通阀门,其特征在于,
所述鲁尔单通阀门包括:
壳体(1),其开设有第一腔室、以及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开设有用于与所述气源连通的进气口,所述第二腔室开设有用于与所述气囊结构连通的出气口(8),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之间通过一个进气孔(4)连通;
顶针(3)组件,其包括受力部(2)以及顶针(3);受力部(2)收容在所述第一腔室内,顶针(3)的一端固定在受力部(2)上而另一端经由进气孔(4)从所述第一腔室进入所述第二腔室内;
推块(6),其收容在所述第二腔室内且固定在顶针(3)的另一端上;
弹簧(7),其收容在所述第二腔室内且处于受压状态,弹簧(7)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腔室的底壁上,弹簧(7)的另一端支撑推块(6)以封闭进气孔(4);顶针(3)通过推块(6)使弹簧(7)进一步受压,使推块(6)打开进气孔(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鲁尔单通阀门还包括弹性密封件(5),弹性密封件(5)固定在推块(6)上,用于在推块(6)封闭进气孔(4)时增强进气孔(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德润庄小金杨思静宋绍方吴艾久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中纳医学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