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集人体自然腔道或组织缝隙压力的压力采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99882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3: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采集人体自然腔道或组织缝隙压力的压力采集装置。压力采集装置包括:探头、气管、储气管和光纤压力传感器。探头包括环形刚体和弹性薄膜,弹性薄膜包覆在环形刚体的外表面上构成一个探测腔。气管的一端与探头的探测腔连通,另一端与储气管内的储气室连通。探测腔、气管内腔以及储气室共同构成密闭的检测腔。光纤压力传感器安装在储气室内,用于探测储气室内的气压。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储气室预注压以使弹性薄膜凸起至充盈状态,进而将探头导入人体的自然腔道或组织缝隙内,通过光纤压力传感器测量检测腔内的气压,即可计算出待检测区域的实际压力值,具有体积小、测量精度高、对人体无损伤的特点。对人体无损伤的特点。对人体无损伤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集人体自然腔道或组织缝隙压力的压力采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力采集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采集人体自然腔道或组织缝隙压力的压力采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医疗手术过程中,可以通过对人体的自然腔道或组织缝隙进行压力检测,进而判断相应的器官或组织的健康状态。如眼压一般为10mmHg

21mmHg,脑灌注压一般为70mmHg

100mmHg,膀胱压一般不高于40cmH2O(约29.4mmHg)。以眼压为例,测量眼压是眼科检查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检查方法,对许多眼科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首先,眼压可以用来判定青光眼,大部分青光眼患者眼压都会高于正常的眼压范围。其次,许多其他的眼科疾病也会导致眼压的异常,比如视网膜脱落会导致眼压降低,眼球萎缩也会导致眼压降低。而眼压异常也会导致眼球功能的异常。
[0003]在现有的人体的自然腔道或组织缝隙的压力检测中,由于现有的压力传感装置在导入人体的过程中,可能对人体的器官或组织造成损伤,难以直接在人体体内进行压力检测。而采用非接触式压力计进行测量时,人体体内液体(如血液、组织积液、眼内房水)或腔道空气等对测量结果造成干扰,实际测量的压力值存在较大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人体自然腔道或组织缝隙的压力的测量精度低的问题,提供一种采集人体自然腔道或组织缝隙压力的压力采集装置。
[0005]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采集人体自然腔道或组织缝隙压力的压力采集装置包括:探头、气管、储气管、光纤压力传感器、活塞组件、手柄、密封套、处理器和显示器。
[0006]探头包括环形刚体和弹性薄膜,弹性薄膜包覆在环形刚体的外表面上,弹性薄膜与环形刚体共同围成一个探测腔。环形刚体的一端与气管的一端固定连接,且环形刚体上开设有用于连通探测腔与气管的通孔一。环形刚体与气管连接的一侧厚度大于环形刚体另一侧的厚度。在将探头导入人体自然腔道或组织缝隙内时,环形刚体远离气管的一端作为前端,可以引导探头沿人体内的腔道或组织缝隙自由移动。
[0007]气管的一端与探头的探测腔连通,气管的另一端与储气管连通。储气管的内部设置有储气室,储气室与气管连通。探测腔、气管内腔以及储气室共同构成一个密闭的检测腔。光纤压力传感器安装在储气室内,光纤压力传感器用于探测储气室内的气压。探头导入待检测区域后,探头根据探测腔内外压力差作用产生形变,以使探测腔内外的压力趋于相同。通过光纤压力传感器检测储气室内的气压,进而通过预存的转换公式,计算出待检测区域的实际压力值。
[0008]上述压力采集装置通过将预注压的探头导入人体的自然腔道或组织缝隙内,在导入过程中,充盈状态的弹性薄膜与人体器官或组织柔性接触,避免对人体器官或组织造成
损伤。当探头处于待检测区域后,在探测腔内外压力差的作用下,弹性薄膜产生形变调节探测腔的实际容积,进而调节检测腔的总容积,以使检测腔内的气压与待检测区域的压力趋于一致,进而通过光纤压力传感器测量检测腔内的气压,即可计算出待检测区域的实际压力值。上述压力采集装置能直接导入微型的人体腔道或组织缝隙内,具有体积小、测量精度高的特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体自然腔道或组织缝隙的压力检测精度低的问题。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气管通过一个鲁尔接头与储气管可拆卸式连接。鲁尔接头由公母接头共同构成,具有密封性好、拆装便捷的特点。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储气管上开设有用于连通储气室与空气的通孔二。储气室内安装有逆止阀组件,逆止阀组件用于控制通孔二的通断状态。通过设置通孔二,可以直接对储气室进行注气或排气,以调节检测腔内的平均气压,使得弹性薄膜处于充盈状态,便于检测人体的自然强调或组织缝隙的压力。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逆止阀组件包括阀芯、弹簧和导轨。导轨固定连接在储气室内,导轨与通孔二位置相对。弹簧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导轨上,弹簧的另一端与阀芯固定连接,以使阀芯盖合在通孔二上。当储气室外的气压对阀芯的驱动力小于弹簧对阀芯的弹力时,阀芯始终盖合在通孔二上,以使探测腔处于密闭状态。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压力采集装置还包括注气室。注气室的一端通过一个通孔二与储气室连通,注气室的另一端通过一个进气孔与空气连通。活塞组件与注气室共同构成注气装置。注气装置用于向储气室内注入气体,进而调整储气室内的气压。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活塞组件包括活塞、连杆和推块。活塞滑动连接在注气室内,活塞与注气室的内壁贴合。连杆的一端与活塞固定连接,连杆的另一端穿过储气管与推块固定连接。通过推拉推块,可以驱动活塞在注气室内做往复运动,进而将注气室内的气体压缩后注入储气室内。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手柄包覆在储气管上,手柄上设置有供推块滑动的滑槽。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密封套套设在光纤压力传感器上,以实现光纤压力传感器与储气室之间的密封。通过设置密封套,使得探测腔处于密闭状态,避免对测量结果造成干扰。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通过一根光纤导线与光纤压力传感器连通,处理器用于根据光纤压力传感器传输的压力信号计算储气室内的气压值,进而计算出待检测区域的实际压力值。光纤压力传感器是根据光信号的变化来探测实际压力的,而处理器则可以将光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根据测量的气压值或压力值转换为带测量区域的实际压力值。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显示器与处理器连通,显示器用于实时显示测量的压力值。
[0018]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9]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由环形刚体与弹性薄膜共同构成的探头,可以直接将探头导入人体自然腔道或组织缝隙内,进而直接测量待检测区域的压力值,具有体积小、测量精度高的特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体自然腔道或组织缝隙的压力检测精度低的问题。
[0020]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逆止阀组件和活塞组件,便于直接向储气室内注入空气,进而调节探测腔内的气压,以使弹性薄膜向外凸起达到充盈状态,进而在将探头导入人体内时,使得探头与人体器官或组织柔性接触,避免对人体器官或组织造成损伤。
[0021]3.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探头与储气管之间连接一根气管,气管能在发生形变时,气管内腔的总体积几乎无变化,进而减小由检测腔体积变化对实际测量结果造成的干扰,提高测量精度。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采集人体自然腔道或组织缝隙压力的压力采集装置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图1中探头在未注气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图1中探头在预注压后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图1中环形刚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用于人体自然腔道的压力采集装置的校准方法的流程图;
[0027]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用于人体自然腔道的压力采集装置的校准系统的剖面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集人体自然腔道或组织缝隙压力的压力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探头(1),其包括环形刚体(11)和弹性薄膜(12),弹性薄膜(12)包覆在环形刚体(11)的外表面上,弹性薄膜(12)与环形刚体(11)共同围成一个探测腔;环形刚体(11)的一端与气管(2)的一端固定连接,且环形刚体(11)上开设有用于连通所述探测腔与气管(2)的通孔一;环形刚体(11)与气管(2)连接的一侧厚度大于环形刚体(11)另一侧的厚度;气管(2),其一端与探头(1)的探测腔连通,气管(2)的另一端与一个储气管(4)连通;储气管(4),其内部设置有储气室;所述储气室与气管(2)连通;所述探测腔、气管(2)的内腔以及所述储气室共同构成密闭的检测腔;以及光纤压力传感器(7),其安装在所述储气室内;光纤压力传感器(7)用于探测所述储气室内的气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集人体自然腔道或组织缝隙压力的压力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气管(2)通过一个鲁尔接头(3)与储气管(4)可拆卸式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集人体自然腔道或组织缝隙压力的压力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储气管(4)上开设有用于连通所述储气室与空气的通孔二;所述储气室内安装有逆止阀组件(5);逆止阀组件(5)用于控制所述通孔二的通断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集人体自然腔道或组织缝隙压力的压力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逆止阀组件(5)包括阀芯(53)、弹簧(51)和导轨(52);导轨(52)固定连接在所述储气室内,导轨(52)与所述通孔二位置相对;弹簧(51)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导轨(52)上;弹簧(51)的另一端与阀芯(53)固定连接,以使阀芯(53)盖合在所述通孔二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集人体自然腔道或组织缝隙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理霞彭杰宋绍方孔德润付忠谦吴艾久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中纳医学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