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孔散热管线包裹再生锦纶粘扣带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50714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0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透孔散热管线包裹再生锦纶粘扣带及其制造方法,包括粘扣带正面右侧粘扣带钩区(1),粘扣带钩区(1)上设置粘扣带钩(1‑1),中间粘扣带网孔区(2),粘扣带网孔区(2)上设置网孔(2‑1),左侧粘扣带网孔区(3),粘扣带网孔区(3)上设置粘扣带网孔(3‑1),中间粘扣带网孔区(2)和左侧粘扣带网孔区(3)之间为过渡区(4),过渡区(4)为平纹织物(4‑1),在粘扣带正面右侧粘扣带钩区(1)和过渡区(4)的背部涂有胶层,在中间粘扣带网孔区(2)的背部网格上也涂有胶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粘扣带可以横向反折,钩与左侧粘扣带网孔可以相互挂钩,这种结构粘扣带,在用于管线包裹时,中间部分设置有网孔,有40%以上的透孔面积,直接包裹在使用物体上,横向粘扣,比先采用缠绕方式包裹粘扣带工作效率高,而且散热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孔散热管线包裹再生锦纶粘扣带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粘扣带,特别涉及一种透孔散热管线包裹再生锦纶粘扣带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国内外市场上流通的粘扣带,不论钩面粘扣带和毛面粘扣带组合件,起毛布和钩面粘扣带组合件,钩毛同面粘扣带等,都是沿织物纵向粘扣起到紧固件作用的。当对管线进行包裹时,必须用专门织物或塑料带缠绕在管线上,再用普通粘扣带紧固,包裹效率低,费时,工序烦杂。专利技术人先前申请了一种复合型管线快速包裹粘扣带,该粘扣带在普通毛面粘扣带反面地组织上右边或左边,用胶粘合一条普通钩面粘扣带,钩面粘扣带反面地组织通过胶与毛面粘扣带反面地组织右边或左边相粘合构成复合型管线快速包裹粘扣带,该粘扣带用于管线包裹时,包裹效率高,省时,操作简单。缺点是生产时要单独生产毛面粘扣带和钩面粘扣带,要进行分条切割,然后粘合成复合型管线快速包裹粘扣带,生产效率较低。专利技术人先前也申请了一种编织型钩与毛绒钩挂管线快速包裹粘扣带,该粘扣带一面右侧有钩,反面左侧有毛绒,粘扣带可以横向反折,毛绒与钩可以相互挂钩。缺点是毛绒是通过刷绒工艺将织物另一面毛圈中纤维钩挂拉出,毛绒细且稀疏,不规整,钩挂强度较低。专利技术人先前还申请了一种编织型钩与网孔扣合管线包裹粘扣带,该粘扣带正面右侧有钩区,钩区上设置粘扣带钩,中间有基布区,左侧有网孔区。粘扣带可以横向反折,钩与网孔可以相互挂钩,钩挂强度高。专利技术人先前也申请了一种免衬料的编织型钩与网孔扣合管线包裹粘扣带,粘扣带正面右侧为粘扣带钩区,粘扣带钩区上设置粘扣带钩,中间为粘扣带毛圈区,粘扣带毛圈区上设置毛圈,左侧为粘扣带网孔区,粘扣带网孔区上设置粘扣带网孔。粘扣带可以横向反折,钩与网孔可以相互挂钩。这种结构粘扣带,在用于管线包裹时,不用缠绕衬料,中间毛圈部分起到衬料的作用,直接包裹在使用物体上,横向粘扣,比先采用缠绕方式包裹衬料,再包裹粘扣带工作效率高,而且粘扣带毛圈部分通过调整毛圈高度,可调节衬料厚度,调节毛圈中纤维线密度,可调整衬料硬度和弹性。以上快速包裹粘扣带在使用时,粘扣带上没有网孔,因此散热性差,用于要求散热性好的热管件时,达不到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透孔散热阻燃管线包裹再生锦纶粘扣带。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透孔散热阻燃管线包裹再生锦纶粘扣带的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三是提供一种透孔散热管线包裹再生锦纶粘扣带的上胶涂层装置。本专利技术的这些以及其它目的将通过下列详细说明和描述来进一步体现。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透孔散热管线包裹再生锦纶粘扣带,包括粘扣带正面右侧粘扣带钩区1,粘扣带钩区1上设置粘扣带钩1-1,中间粘扣带网孔区2,粘扣带网孔区2上设置网孔2-1,左侧粘扣带网孔区3,粘扣带网孔区3上设置粘扣带网孔3-1,中间粘扣带网孔区2和左侧粘扣带网孔区3之间为过渡区4,过渡区4为平纹织物4-1,用于稳定粘扣带组织结构,在粘扣带正面右侧粘扣带钩区1和过渡区4的背部涂有胶层,在中间粘扣带网孔区2的背部网格上也涂有胶层。在本专利技术的透孔散热管线包裹再生锦纶粘扣带中,粘扣带正面右侧粘扣带钩区上设置2-6排粘扣带钩1-1。左侧粘扣带网孔区3上设置2-6排粘扣带网孔3-1,粘扣带网孔3-1的宽度为3-5根地经纱间距,高度为两根纬纱间距。粘扣带网孔区2上设置的网孔2-1的宽度为3-5根地经纱间距,高度为两根纬纱间距。粘扣带正面右侧粘扣带钩区1:粘扣带网孔区2:粘扣带网孔区3:过渡区4的宽度比为1-2:2-5:1-3:1-2。本专利技术的透孔散热管线包裹再生锦纶粘扣带可以横向反折,粘扣带钩1-1与粘扣带网孔3-1可以相互挂钩。这种结构粘扣带,在用于管线包裹时,中间部分设置有网孔,有40%以上的透孔面积,直接包裹在使用物体上,横向粘扣,比先采用缠绕方式包裹粘扣带工作效率高,而且散热性好,且采用再生锦纶,有利于环保节能。在本专利技术的透孔散热管线包裹再生锦纶粘扣带的制造方法中,织造时,经纱排列方式为:A、织物左侧粘扣带网孔区3:1根再生锦纶复丝地经纱,3-5根地经纱空穿形成一个循环,连续形成3-5个循环;B、过渡区4:10-20根再生锦纶复丝地经纱连续排列;C、织物中间粘扣带网孔区2:1根再生锦纶复丝地经纱,3-5根地经纱空穿形成一个循环,根据织物宽度连续形成若干个循环;D、织物右侧粘扣带钩区1:1根锦纶单丝钩圈纱,3-5根再生锦纶复丝地经纱形成一个循环,连续形成2-4个循环;其中:锦纶单丝钩圈纱直径为0.12-0.22mm,所有地经再生锦纶复丝纱线密度为140D/20-24f,织物左侧粘扣带网孔区3和织物中间粘扣带网孔区2编织平纹网孔组织,过渡区4编织平纹组织,织物右侧粘扣带钩区1在平纹组织上编织钩圈,钩圈高度为1.8-2.2mm;织物纬纱锦纶单丝纱直径0.12-0.18mm。在本专利技术的透孔散热管线包裹再生锦纶粘扣带的制造方法中,包括织造、染色等步骤,然后采用上胶涂层装置对织物中间粘扣带网孔区2,过渡区4,织物右侧粘扣带钩区1底部涂层上胶,同时,在织物中间粘扣带网孔区2上设置移动吹风嘴,用0.8-1MPa的吹气压力将吸附在粘扣带网孔区2网孔上的胶吹掉,保持网孔畅通,然后烘干,最后对织物右侧的钩圈切钩。为了进行特殊涂层上胶,传统上胶涂层机构无法完成此工艺。传统上胶涂层机钩和烘干系统的结构如附图2,其结构包括粘扣带1,输入辊2,可加热式上胶槽3,胶4,上胶涂层辊5,导辊6,烘干箱7,输出辊8。工作原理为:粘扣带1通过输入辊2输入,可加热式上胶槽3将配好的胶4加热,以增加胶4的流动性和均匀型,上胶涂层辊5转动将胶4涂层在粘扣带1的底部,导辊6将涂层的粘扣带1导入烘干箱7进行烘干,最后输出辊8将烘干后的粘扣带1导出。加工普通粘扣带时,这一传统上胶涂层机钩和烘干系统能满足工艺要求。加工本专利技术的粘扣带时,这一传统上胶涂层机钩和烘干系统,会给整个透孔散热管线包裹再生锦纶粘扣带底部涂层,烘干后整个粘扣带底部都有涂层胶,封闭了中间粘扣带网孔区2上设置的网孔2-1,左侧粘扣带网孔区3设置的粘扣带网孔3-1,粘扣带无法粘扣,也没有散热孔。如果在胶未干时将左侧粘扣带网孔区3设置的粘扣带网孔3-1底部的胶吹掉,网孔敞开了,但织物组织底部纱线仍然被胶粘,烘干后形成硬骨架,网孔与钩钩挂适应性变差,贴合不紧密,不平整,钩挂强度低。如果整片粘扣带不上胶涂层,粘扣带没有稳定平挺的结构,无法使用。本专利技术的透孔散热管线包裹再生锦纶粘扣带的上胶涂层装置,包括上胶涂层辊传动轴5,上胶涂层辊传动轴滚动支承6,针布辊轮7,可加热式上胶槽8,胶9,上胶涂层辊10,轴向移位凸轮11,移动杆12,移动杆滑动支承13,移动杆滑叉14,喷气嘴15,限位弹簧16,限位弹簧固定基础17。在本专利技术的透孔散热管线包裹再生锦纶粘扣带的上胶涂层装置中,在上胶涂层辊6的左侧上胶涂层辊传动轴1安装一个针布辊轮3,随上胶涂层辊6同步转动,当粘扣带搭在针布辊轮3和上胶涂层辊6上时,针布辊轮3上的针会嵌入左侧粘扣带网孔区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透孔散热管线包裹再生锦纶粘扣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粘扣带正面右侧粘扣带钩区(1),粘扣带钩区(1)上设置粘扣带钩(1-1),中间粘扣带网孔区(2),粘扣带网孔区(2)上设置网孔(2-1),左侧粘扣带网孔区(3),粘扣带网孔区(3)上设置粘扣带网孔(3-1),中间粘扣带网孔区(2)和左侧粘扣带网孔区(3)之间为过渡区(4),过渡区(4)为平纹织物(4-1),在粘扣带正面右侧粘扣带钩区(1)和过渡区(4)的背部涂有胶层,在中间粘扣带网孔区(2)的背部网格上也涂有胶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孔散热管线包裹再生锦纶粘扣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粘扣带正面右侧粘扣带钩区(1),粘扣带钩区(1)上设置粘扣带钩(1-1),中间粘扣带网孔区(2),粘扣带网孔区(2)上设置网孔(2-1),左侧粘扣带网孔区(3),粘扣带网孔区(3)上设置粘扣带网孔(3-1),中间粘扣带网孔区(2)和左侧粘扣带网孔区(3)之间为过渡区(4),过渡区(4)为平纹织物(4-1),在粘扣带正面右侧粘扣带钩区(1)和过渡区(4)的背部涂有胶层,在中间粘扣带网孔区(2)的背部网格上也涂有胶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孔散热管线包裹再生锦纶粘扣带,其特征在于粘扣带正面右侧粘扣带钩区上设置2-6排粘扣带钩(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孔散热管线包裹再生锦纶粘扣带,其特征在于左侧粘扣带网孔区(3)上设置2-6排粘扣带网孔(3-1),粘扣带网孔(3-1)的宽度为3-5根地经纱间距,高度为两根纬纱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孔散热管线包裹再生锦纶粘扣带,其特征在于粘扣带网孔区(2)上设置的网孔(2-1)的宽度为3-5根地经纱间距,高度为两根纬纱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孔散热管线包裹再生锦纶粘扣带,其特征在于粘扣带正面右侧粘扣带钩区(1):粘扣带网孔区(2):粘扣带网孔区(3):过渡区(4)的宽度比为1-2:2-5:1-3:1-2。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透孔散热管线包裹再生锦纶粘扣带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织造时,经纱排列方式为:
A、织物左侧粘扣带网孔区(3):1根再生锦纶复丝地经纱,3-5根地经纱空穿形成一个循环,连续形成3-5个循环;
B、过渡区(4):10-20根再生锦纶复丝地经纱连续排列;
C、织物中间粘扣带网孔区(2):1根再生锦纶复丝地经纱,3-5根地经纱空穿形成一个循环,根据织物宽度连续形成若干个循环;
D、织物右侧粘扣带钩区(1):1根锦纶单丝钩圈纱,3-5根再生锦纶复丝地经纱形成一个循环,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程嘉童伟瞿鹏张文亮詹瑜婕王其杨文硕王克毅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百和织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