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器人底盘避碰结构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机器人底盘避碰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发展,移动机器人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中。机器人在移动过程中要尽量避免碰撞,一方面机器人发生碰撞会使机器人内部传感器或软件出现问题,导致机器人失去控制,另一方面机器人外壳撞到墙上或障碍物上会有较大损坏,如果撞到人则会使人身发生危险。但随着移动机器人的发展,机器人的移动路径和环境也愈发多样,如何实现机器人避免碰撞是设计时要考虑的关键问题,而且从成本角度考虑,机器人避碰结构又不能太过复杂,这样又会导致机器人生产成本上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器人底盘避碰结构,利用避碰壳触发避碰传感器实现机器人急停动作,有效提高机器人移动安全性能。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机器人底盘避碰结构,包括避碰壳、弹片和避碰传感器,避碰壳可移动地设于机器人底壳一侧,且所述避碰壳与机器人底壳之间设有弹片,所述避碰壳前侧设有避碰条,所述机器人底壳靠近避碰壳一侧设有避碰传感器。所述避碰壳上设有挂钩,机器人底壳上设有凹口,且所述挂钩与对应的凹口挂接。所述机器人底壳靠近避碰壳一侧均布设有多个避碰传感器。本技术的优点与积极效果为:1、本技术利用避碰壳触发避碰传感器实现机器人急停动作,有效提高机器人移动安全性能。2、本技术在避碰壳和机器人底壳之间设置弹片实现避碰壳挤压和回弹,结构简单可靠。3、本技术在避碰壳上设有橡胶制成的避碰条起到缓冲作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器人底盘避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避碰壳(1)、弹片(5)和避碰传感器(4),避碰壳(1)可移动地设于机器人底壳(3)一侧,且所述避碰壳(1)与机器人底壳(3)之间设有弹片(5),所述避碰壳(1)前侧设有避碰条(2),所述机器人底壳(3)靠近避碰壳(1)一侧设有避碰传感器(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底盘避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避碰壳(1)、弹片(5)和避碰传感器(4),避碰壳(1)可移动地设于机器人底壳(3)一侧,且所述避碰壳(1)与机器人底壳(3)之间设有弹片(5),所述避碰壳(1)前侧设有避碰条(2),所述机器人底壳(3)靠近避碰壳(1)一侧设有避碰传感器(4)。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鑫,董状,王义峰,周思蒙,陈虹瑾,谭波悦,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