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端到端自动驾驶的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驾驶
,更具体的,涉及一种端到端自动驾驶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现今自动驾驶方案主要分为两大主流方案:基于规则(rulebasedsolution)的方案以及端到端(end-to-end)的方案。基于规则方案的主体需要人工去搭建,从车辆开始是一个闭环:从车辆到车上的传感器(radar、LiDAR以及camera等),综合在一起获取信息,这些信息经过感知层、经过特殊的处理(包括深度学习网络),最终会提取出道路、行人和车辆等各种信息。在感知到的信息基础之上,再加入高精地图等一些静态信息,当动态和静态信息结合在一起后,就会形成一个比较完备的世界模型(WodelModel)——对外部环境的完备描述。在此基础之上,我们就进入到决策模块,考虑到驾驶舒适性,这一步主要是演绎推理(reasoning)的一些过程,最终会产生一些决策,决策再往下就到了车厂比较擅长的领域——车辆控制,需要给车辆一些控制信号。在这样一个基于规则的方案系统里面,其实有一个非常复杂的架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端到端自动驾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步骤如下:/nS1:获取驾驶室正前方的道路环境的RGB图像信息、并获取三轴的加速度计信息;/nS2:对得到的RGB图像进行平移、拉伸、旋转处理,之后再经过归一化处理,将图像所有像素点除以最大像素值,使得图像每个像素点的值控制在0~1之间,经过处理之后的图像为三维矩阵;/nS3:构建包括5个卷积操作块、2个第一全连接层、向量拼接层、3个第二全连接层、softmax层的端到端神经网络模型;并对端到端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nS4:将处理后的图像、加速度计信息输入训练完成后的端到端神经网络模型,具体将处理后的图像输入5个卷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端到端自动驾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S1:获取驾驶室正前方的道路环境的RGB图像信息、并获取三轴的加速度计信息;
S2:对得到的RGB图像进行平移、拉伸、旋转处理,之后再经过归一化处理,将图像所有像素点除以最大像素值,使得图像每个像素点的值控制在0~1之间,经过处理之后的图像为三维矩阵;
S3:构建包括5个卷积操作块、2个第一全连接层、向量拼接层、3个第二全连接层、softmax层的端到端神经网络模型;并对端到端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
S4:将处理后的图像、加速度计信息输入训练完成后的端到端神经网络模型,具体将处理后的图像输入5个卷积操作块,输出一个维度的第一向量;将加速度计信息输入2个第一全连接层,输出一个维度的第二向量;
S5:将第一向量与第二向量通过向量拼接层实现在第二维度上进行拼接,得到第三向量;
S6:将第三向量输入3个第二全连接层,得到一个维度的第四向量、一个维度的神经元;将第四向量输入softmax层进行分类,得出汽车方向盘的输出角度;所述神经元的输出拟合汽车油门的大小;
S7:将汽车方向盘的输出角度、拟合汽车油门的大小信息作为汽车控制信息,实现对汽车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到端自动驾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所述的卷积操作块依次包括3×3卷积层、最大池化层、非线性激活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到端自动驾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keras框架进行搭建与训练,使用Adam优化器进行优化,学习率为0.001,一阶矩估计的指数衰减率为0.9,二阶矩估计的指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子聪,欧秉坤,吴元清,鲁仁全,叶燕燕,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