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测试继电器矩阵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9679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电缆测试继电器矩阵电路,包括控制芯片,控制芯片与继电器驱动电路连接,继电器驱动电路与用于与继电器开关电路中的继电器连接;控制芯片对上负责通道切换的继电器进行逻辑控制;继电器驱动电路的作用就是将控制芯片输出的继电器逻辑控制信号通过常用驱动芯片转换为具有驱动继电器能力的控制信号;继电器开关电路至少包括若干组元件相同、内部连接方式和与外部连接方式完全相同的测试点开关组。

Cable test relay matrix circu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缆测试继电器矩阵电路
本技术涉及通讯
,具体涉及电缆测试继电器矩阵电路。
技术介绍
电缆测试所用的开关电路中,HI_SE、HI_FO、LO_SE、LO_FO分别为主控模块、矩阵板、背板共用的激励源电压信号、采样返回端电流信号,通过切换KAS1和KAS2、KBS1和KBS2、KCS1和KCS2六个信号选择继电器,形成不同的信号输入、输出回路,使被测试电缆上在施加激励源电压而产生的电流信号通过与背板、主控模块共用的信号回路返回到主控模块的采样电路,然后再经过信号测量和处理电路将采样信号处理成DSP能够识别的模拟信号,最终通过DSP计算最终测试结果。现有技术原理如图11,每个测试点对应有两个独立的继电器,也就是两个测试点对应有四个继电器,以第1测试点,第2测试点为例,每一个有效的测试点都连接了两个继电器,一个接激励源正端(Vstim),一个接激励源负端(Vtest),(偶数测试点的两个信号VolProbe_1P/VolProbe_2P在测试过程中会通过主板上的继电器会根据实际情况接入激励源的正负端),当测试点1需要接激励源正端(Vstim)时,K1动作吸合,将测试点1接入主测试回路;当测试点2需要接入激励源负端(Vtest)时,K2动作吸合,将测试点1接入主测试回路。以此类推,其他测试点也是根据实际测试需要通过不同的继电器接人不同的信号。所以当需要进行64个点的测试时,就需要配置128个继电器。而现有技术的缺点是,它的电路设计使得要检测的电缆越多,接入的回路越多,就需要越多的继电器。假设要检测64个测试点,就需要128个继电器,控制电路也要有128个引脚来控制,这样成本相对较高、产品体积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电缆测试继电器矩阵电路,减少继电器数量,使得成本相对较低、体积相对较小。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电缆测试继电器矩阵电路,包括控制芯片,控制芯片与继电器驱动电路连接,继电器驱动电路与用于与继电器开关电路中的继电器连接;控制芯片对上负责通道切换的继电器进行逻辑控制;继电器驱动电路的作用就是将控制芯片输出的继电器逻辑控制信号通过常用驱动芯片转换为具有驱动继电器能力的控制信号;继电器开关电路至少包括若干组元件相同、内部连接方式和与外部连接方式完全相同的测试点开关组;测试点开关组包括位于电缆两端的第一测试点和第二测试点;第一测试点分别与第一继电器的定触点4脚和第二继电器的定触点4脚连接;第二测试点分别与第一继电器的定触点2脚和第二继电器的定触点2脚连接;继电器开关电路还包括继电器KS1、KS2、KS3、KS4、KA1、KA2、KB1、KB2、KC1、KC2;继电器KS1的定触点3脚和继电器KS2的定触点3脚之间相连、其公共端连接激励源正端VStimA;继电器KS1的定触点5脚和继电器KS2的定触点6脚之间相连、其公共端连接激励源采样正端Volprobe1P;继电器KS1的动触点1脚、动触点4脚分别连接继电器KA1的动触点1脚、动触点4脚;继电器KS2的动触点1脚、动触点4脚分别连接继电器KA2的动触点1脚、动触点4脚;继电器KS1的定触点3脚和5脚相连后连接上述第一继电器动触点1脚;继电器KS2的定触点3脚和5脚相连后连接上述第一继电器动触点3脚;继电器K2的动触点1脚连接到继电器KB2的动触点1脚和动触点4脚、继电器KC2的动触点1脚和动触点4脚;继电器KB2的定触点3脚、定触点5脚分别与继电器KC2的定触点3脚、定触点5脚连接;继电器KB2的定触点3脚和继电器KC2的定触点3脚之间的公共端连接到继电器KS4的动触点1脚;继电器KB2的定触点5脚和继电器KC2的定触点5脚之间的公共端连接到继电器KS4的动触点4脚;继电器KS4的定触点3脚、定触点5脚分别与继电器KS3的定触点3脚、5脚连接。继电器KS3的定触点3脚和继电器KS4的定触点3脚之间公共端与激励源采样负端Volprobe2P连接;继电器KS3的定触点5脚和继电器KS4的定触点5脚之间公共端与激励源负端VTest连接;继电器K2的动触点3脚连接到继电器KB1的动触点1脚和动触点4脚、继电器KC1的动触点1脚和动触点4脚。继电器KB1的定触点2脚和6脚为断开触点,继电器KC1的定触点2脚和6脚为断开触点;继电器KB1的定触点3脚、定触点5脚分别与继电器KC1的定触点3脚、定触点5脚连接。继电器KB1的定触点3脚和继电器KC1的定触点3脚之间的公共端连接到继电器KS3的动触点1脚;继电器KB1的定触点5脚和继电器KC1的定触点5脚之间的公共端连接到继电器KS3的动触点4脚。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控制芯片为FPGA芯片。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的优点为:本技术中,每两个测试点共有用两个继电器,通过增加KA1,KA2,KB1,KB2,KC1,KC2六个继电器的组合,通过一定的切换逻辑,相比于现有技术实现了继电器减少一半功能不变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矩阵开关电路的电路原理图1。图2为矩阵开关电路的电路原理图2。图3为矩阵开关电路的电路原理图3。图4为继电器驱动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5为主控芯片及其相关电路的电路原理图1。图6为主控芯片及其相关电路的电路原理图2。图7为主控芯片及其相关电路的电路原理图3。图8为主控芯片及其相关电路的电路原理图4。图9为主控芯片及其相关电路的电路原理图5。图10为主控芯片及其相关电路的电路原理图6。图11为现有技术中开关电路的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在本申请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申请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电缆测试继电器矩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芯片,控制芯片与继电器驱动电路连接,继电器驱动电路与用于与继电器开关电路中的继电器连接;控制芯片对上负责通道切换的继电器进行逻辑控制;继电器驱动电路的作用就是将控制芯片输出的继电器逻辑控制信号通过常用驱动芯片转换为具有驱动继电器能力的控制信号;/n继电器开关电路至少包括若干组元件相同、内部连接方式和与外部连接方式完全相同的测试点开关组;/n测试点开关组包括位于电缆两端的第一测试点和第二测试点;第一测试点分别与第一继电器的定触点4脚和第二继电器的定触点4脚连接;第二测试点分别与第一继电器的定触点2脚和第二继电器的定触点2脚连接;/n继电器开关电路还包括继电器KS1、KS2、KS3、KS4、KA1、KA2、KB1、KB2、KC1、KC2;继电器KS1的定触点3脚和继电器KS2的定触点3脚之间相连、其公共端连接激励源正端VStimA;继电器KS1的定触点5脚和继电器KS2的定触点5脚之间相连、其公共端连接激励源采样正端Volprobe 1P;继电器KS1的动触点1脚、动触点4脚分别连接继电器KA1的动触点1脚、动触点4脚;继电器KS2的动触点1脚、动触点4脚分别连接继电器KA2的动触点1脚、动触点4脚;继电器KS1的定触点3脚和5脚相连后连接上述第一继电器动触点1脚;继电器KS2的定触点3脚和5脚相连后连接上述第一继电器动触点3脚;/n继电器K2的动触点1脚连接到继电器KB2的动触点1脚和动触点4脚、继电器KC2的动触点1脚和动触点4脚;继电器KB2的定触点3脚、定触点5脚分别与继电器KC2的定触点3脚、定触点5脚连接;继电器KB2的定触点3脚和继电器KC2的定触点3脚之间的公共端连接到继电器KS4的动触点1脚;继电器KB2的定触点5脚和继电器KC2的定触点5脚之间的公共端连接到继电器KS4的动触点4脚;继电器KS4的定触点3脚、定触点5脚分别与继电器KS3的定触点3脚、5脚连接;继电器KS3的定触点3脚和继电器KS4的定触点3脚之间公共端与激励源采样负端Volprobe 2P连接;继电器KS3的定触点5脚和继电器KS4的定触点5脚之间公共端与激励源负端VTest连接;/n继电器K2的动触点3脚连接到继电器KB1的动触点1脚和动触点4脚、继电器KC1的动触点1脚和动触点4脚;继电器KB1的定触点2脚和6脚为断开触点,继电器KC1的定触点2脚和6脚为断开触点;继电器KB1的定触点3脚、定触点5脚分别与继电器KC1的定触点3脚、定触点5脚连接;继电器KB1的定触点3脚和继电器KC1的定触点3脚之间的公共端连接到继电器KS3的动触点1脚;继电器KB1的定触点5脚和继电器KC1的定触点5脚之间的公共端连接到继电器KS3的动触点4脚。/n...

【技术特征摘要】
1.电缆测试继电器矩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芯片,控制芯片与继电器驱动电路连接,继电器驱动电路与用于与继电器开关电路中的继电器连接;控制芯片对上负责通道切换的继电器进行逻辑控制;继电器驱动电路的作用就是将控制芯片输出的继电器逻辑控制信号通过常用驱动芯片转换为具有驱动继电器能力的控制信号;
继电器开关电路至少包括若干组元件相同、内部连接方式和与外部连接方式完全相同的测试点开关组;
测试点开关组包括位于电缆两端的第一测试点和第二测试点;第一测试点分别与第一继电器的定触点4脚和第二继电器的定触点4脚连接;第二测试点分别与第一继电器的定触点2脚和第二继电器的定触点2脚连接;
继电器开关电路还包括继电器KS1、KS2、KS3、KS4、KA1、KA2、KB1、KB2、KC1、KC2;继电器KS1的定触点3脚和继电器KS2的定触点3脚之间相连、其公共端连接激励源正端VStimA;继电器KS1的定触点5脚和继电器KS2的定触点5脚之间相连、其公共端连接激励源采样正端Volprobe1P;继电器KS1的动触点1脚、动触点4脚分别连接继电器KA1的动触点1脚、动触点4脚;继电器KS2的动触点1脚、动触点4脚分别连接继电器KA2的动触点1脚、动触点4脚;继电器KS1的定触点3脚和5脚相连后连接上述第一继电器动触点1脚;继电器KS2的定触点3脚和5脚相连后连接上述第一继电器动触点3脚;
继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春林唐祝伟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纬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