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线圈产品电性能检测的测试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69594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7 15: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线圈产品电性能检测的测试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改变目前发动机用线圈产品电性能参数检测过程中采用人工操作、记录、分析、判断的方法。采用将检测过程中需要的多种测试用功能模块通过程控的方式输入到被测试产品对应的线圈引脚,然后通过多路信号调理和采集电路,将采集到的模拟量信号通过高精度的AD采集电路转换为相应的电性能参数,并自动对将被测试产品电性能参数的测试数据进行判断、保存。从而达到对线圈类产品电性能参数自动检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功能集成度高,使用方便,测试准确,使用灵活(可扩展),切换速度快,使用寿命长。使用寿命长。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线圈产品电性能检测的测试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线圈产品测试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线圈产品电性能检测的测试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检测产品主要包括发动机用电磁阀、角位移传感器、多线圈互感器等,产品电性能参数主要包括线圈电阻、接触电阻、绝缘电阻、抗电强度等。现有的发动机线圈产品电性能参数检测,主要采用多种分立式的不同功能测试仪器设备,分别对被测试产品进行各项电性能参数的逐一测试。参数测试前准备过程中每测试一项参数就需要更换一次相应的测试仪器夹具,测试完成后需要人为的将每一个产品的各种测试数据手工记录并归档(纸质)。
[0003]当前对发动机用线圈产品的检测,采用全手工更换的方式测量的方式,需要重复的对被测试产品的线圈引脚进行接线、测量、拆线,同时每测一项性能参数都要重复进行夹具和引脚的对应连接,并手工记录测试数据。这样的操作带来的弊端主要有以下几点:
[0004]1)使用该方法进行测试的测试工序复杂;
[0005]2)当产品需要测试的参数和项目较多时,需要随时更换测试设备夹具,导致测试效率低;
[0006]3)人工记录相应的测量数据,需要经过后期大量的比对和分析才能确定线圈产品电性能参数数据的正确性;
[0007]4)人工记录大量的数据存在一定的错误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用于线圈产品电性能检测的测试系统。
[0009]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施的:
[0010]本技术包括系统供电模块、主控制器模块、交直流信号调理模块、低压恒流源模块、直流激励源模块、交流激励源模块和测试工装夹具,所述系统供电模块的电源输出端与所述主控制器模块、交直流信号调理模块、低压恒流源模块、直流激励源模块、交流激励源模块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主控制器模块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所述交直流信号调理模块、低压恒流源模块、直流激励源模块、交流激励源模块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低压恒流源模块、直流激励源模块、交流激励源模块的电源输出端通过测试工装夹具与被测试产品连接,被测试产品的信号反馈端通过所述交直流信号调理模块与所述主控制器模块连接。
[0011]进一步,所述主控制器模块具有状态显示、测试数据存储、功能模块控制、报告打印、按键选择以及ARM处理器数字控制功能。
[0012]所述直流激励源模块包括高压DCDC变换模块、输出电压采样反馈模块、ARM处理器、DCDC变换控制电路和保护电路,所述高压DCDC变换模块的电源输入端与所述系统供电模块连接,所述保护电路与所述高压DCDC变换模块连接,所述输出电压采样反馈模块的采
样端与所述高压DCDC变换模块的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输出电压采样反馈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ARM处理器连接,所述ARM处理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所述DCDC变换控制电路连接,所述DCDC变换控制电路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所述高压DCDC变换模块连接。
[0013]所述交流激励源模块AC交流变换模块、高压ACAC变换模块、输出电压采样反馈模块、保护电路、ARM处理器,所述AC交流变换模块的电源输入端与系统供电模块连接,所述AC交流变换模块的电源输出端与所述高压ACAC变换模块的交流电源输出端通过所述输出电压采样反馈模块与所述ARM处理器连接,所述ARM处理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所述AC交流变换模块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ARM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所述保护电路与所述高压ACAC变换模块连接。
[0014]所述交直流信号调理模块包括I/V调理电路、高压电压调理电路、LOGO/VOL调理电路和A/D转换电路,所述I/V调理电路、高压电压调理电路、LOGO/VOL调理电路分别接入恒流检测信号、高压电压反馈信号和逻辑控制反馈信号,所述I/V调理电路、高压电压调理电路、LOGO/VOL调理电路的信号输出端通过所述A/D转换电路与所述主控制器模块连接。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本技术是一种用于线圈产品电性能检测的测试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改变目前发动机用线圈产品电性能参数检测过程中采用人工操作、记录、分析、判断的方法。采用将检测过程中需要的多种测试用功能模块通过程控的方式输入到被测试产品对应的线圈引脚,然后通过多路信号调理和采集电路,将采集到的模拟量信号通过高精度的AD采集电路转换为相应的电性能参数,并自动对将被测试产品电性能参数的测试数据进行判断、保存。从而达到对线圈类产品电性能参数自动检测的目的。本技术的功能集成度高,使用方便,测试准确,使用灵活(可扩展),切换速度快,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测试系统原理框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的主控制器模块原理图;
[0019]图3是本技术的供电电源模块原理图;
[0020]图4是本技术的直流激励源模块原理图;
[0021]图5是本技术的交流激励源模块原理图;
[0022]图6是本技术的交直流信号调理模块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在此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0024]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系统供电模块、主控制器模块、交直流信号调理模块、低压恒流源模块、直流激励源模块、交流激励源模块和测试工装夹具,所述系统供电模块的电源输出端与所述主控制器模块、交直流信号调理模块、低压恒流源模块、直流激励源模块、交流激励源模块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主控制器模块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所述交直流信号调理模块、低压恒流源模块、直流激励源模块、交流激励源模块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低压恒流源模块、直流激励源模块、交流激励源模块的电源输出端通过测试工
装夹具与被测试产品连接,被测试产品的信号反馈端通过所述交直流信号调理模块与所述主控制器模块连接。各部分模块集成到一套系统机柜中,完成整套测试系统对被测试产品电性能参数的精确自动检测。
[0025]测试前,操作人员首先将被测试产品放置于相应的测试工装夹具位置,然后将被测试产品的线圈引线按照一定的顺序分别连接至测试系统的对外测试接口上,确认连接正确无误后,可以开始以下的测试流程:
[0026]首先自动测试系统接通市电输入,操作人员打开系统电源开关,启动系统测试软件,系统内部各模块工装正常。
[0027]然后操作人员只需要将被测试产品的接口与测量系统上对应的接口进行连接即可开始测试。测试流程如下:
[0028]1)操作人员从系统测试软件中选择对应的被测试产品型号,系统会根据产品需要测试电性能参数功能,自动开启系统内部各模块,为产品测试提供相应的测试激励;
[0029]2)在系统测试软件主操作界面上,选择按下“启动测试”的按键;
[0030]3)当按下按键时,系统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线圈产品电性能检测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系统供电模块、主控制器模块、交直流信号调理模块、低压恒流源模块、直流激励源模块、交流激励源模块和测试工装夹具,所述系统供电模块的电源输出端与所述主控制器模块、交直流信号调理模块、低压恒流源模块、直流激励源模块、交流激励源模块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主控制器模块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所述交直流信号调理模块、低压恒流源模块、直流激励源模块、交流激励源模块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低压恒流源模块、直流激励源模块、交流激励源模块的电源输出端通过测试工装夹具与被测试产品连接,被测试产品的信号反馈端通过所述交直流信号调理模块与所述主控制器模块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线圈产品电性能检测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器模块具有状态显示、测试数据存储、功能模块控制、报告打印、按键选择以及ARM处理器数字控制功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线圈产品电性能检测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激励源模块包括高压DCDC变换模块、输出电压采样反馈模块、ARM处理器、DCDC变换控制电路和保护电路,所述高压DCDC变换模块的电源输入端与所述系统供电模块连接,所述保护电路与所述高压DCDC变换模块连接,所述输出电压采样反馈模块的采样端与所述高压DCDC变换模块的电源输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祝伟何春林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纬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