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材印刷UV油墨中光引发剂迁移量的液质联用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49529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纸材印刷UV油墨中光引发剂迁移量的液质联用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标准要求对纸材样品进行食品模拟物迁移试验,得到水基食品模拟物试液和/或油基食品模拟物试液;(2)水基食品模拟物试液经微孔滤膜过滤后直接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所述光引发剂的迁移量;所述油基食品模拟物试液先采用乙腈萃取,经离心分层后取乙腈溶液层,经微孔滤膜过滤后再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所述光引发剂的迁移量;其中:所述液相色谱采用以体积分数为0.05~0.15%的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A,以体积分数为0.05~0.15%的甲酸乙腈溶液为流动相B。该方法可同时检出18种光引发剂的迁移量,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准确可靠。

Determination of photoinitiator migration in UV ink for paper printing by LC-M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纸材印刷UV油墨中光引发剂迁移量的液质联用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纸质食品接触材料印刷UV油墨中的理化检验
,具体涉及纸质食品接触材料的印刷UV油墨中18种光引发剂(2-羟基-4-甲氧基苯甲酮,2-甲基-1-[4-(甲基硫代)苯基]-2-(4-吗啉基)-1-丙酮,4-羟基二苯甲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4-二甲氨基苯甲酸乙酯,苯甲酮,4-(二甲氨基)二苯甲酮,4,4二甲基氨基苯甲酮,2,2-二甲氧基-2-苯基苯乙酮,4-甲基二苯甲酮,2-羟基-4′-(2-羟乙氧基)-2-甲基苯丙酮,2-乙基蒽醌,4,4′-双(二乙氨基)苯甲酮,2-氯噻吨-9-酮,4-苯甲酰基联苯,2-异丙基噻吨酮,1-氯-4-丙氧基硫杂蒽-9-酮,对二甲氨基苯甲酸异辛酯)迁移量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光引发剂(Photoinitiators,PIs)是印刷固化油墨配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替代的成分,它的混合物被广泛应用于光聚物。在紫外光作用下,光引发剂分解为自由基,从而引发聚合反应使墨水或清漆固化在衬底上。然而,光引发剂并不总是在印刷过程后完全被利用或除去,应用于包装材料的外表面的低分子量的光引发剂迁移到食物中去的事件仍然存在。2005年11月,雀巢公司的婴儿牛奶中被检测出来自于包装盒印刷油墨中的光引发剂异丙基硫杂蒽酮(ITX),由此召回了全部“问题婴儿牛奶”。2009年2月,德国当局通报了在谷物麦片中检测出包装材料迁移到食品中的光引发剂4-甲基二苯甲酮(MBP),含量达到789mg/kg。光引发剂具有一定的毒性,对皮肤也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和接触毒性,甚至有的有致癌性和生殖性毒性[5];它们既容易挥发又容易迁移,给被包装食品带来难闻的气味,甚至毒性,对人体健康是一种潜在的威胁。光引发剂的限量要求已在欧盟、中国等国家相关法规中逐渐体现。2007年,在欧盟ResAP(2002)1《关于拟与食品接触的纸和纸板材料及制品》的决议中,声明禁止使用4,4-双(二甲基氨基)二苯酮(CASNo90-94-8)和4,4-双(二乙基氨基)二苯酮(CAS90-93-7)。欧盟食物链和动物健康常务委员会(SCFCAH)于2009年3月制定了食品包装印刷油墨的最大迁移限量,规定食品包装印刷油墨材料内的4-甲基二苯甲酮(CAS:134-84-9)及二苯甲酮(CAS:119-61-9)总的迁移极限值不得高于0.6mg/kg,该限制要求适用于欧盟成员国。此外,瑞士联邦民政事务部于2017年5月1日正式实施了SR817.023.21(2016版本),内容包含有光引发剂的正面物质清单,对已评估的化合物,要符合其特定迁移量要求或者总迁移量要低于10mg/dm2。但如果一种化合物的毒性尚未评估,其特定迁移量应该低于0.01mg/kg。我国也在GB9685-2015规定油墨中对2,4-二羟基二苯甲酮(CAS:1137-42-4)的特定迁移量(SML)6mg/kg。2016年10月,中国环境保护部公告第63号令,发布了标准《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胶印油墨》(HJ2542-2016),该标准明确提出能量固化油墨不添加二苯甲酮(BP)、异丙基硫杂蒽酮(ITX)、2甲基-1-(4-甲基硫代)苯基]-2-(4-吗啉基)-1-丙酮(Irgacure907)作为光引发剂。现有的文献关于食品接触材料或食品中光引发剂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液相色谱法,例如文献【Sanches-SilvaA.AndreC.CastanheiraI,etal.Studyofthemirgrationofphotoinitiatorsusedinprintedfood-packagingmaterialsintofoodStimulants[J].JAgricFoodChem,2009,57(20):9516-9523】和文献【韩伟,庞震,张媛媛,等.超高压液相色谱测定食品接触材料印刷油墨中光引发剂[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3,4(4):1005-1009】;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例如文献【ShenD,LianHZ,DingT,etal.Determinationoflow-levelinkphotoinitiatorresiduesinpackagedmilkbysolid-phaseextractionandLC-ESI/MS/MSusingtriple-Quadrupolemassanalyzer[J].AnalBioanalChem,2009,395(7):2359-2370】和文献【张居舟;陶固帅;尚光志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食品塑料包装材料中5种光引发剂及其迁移规律[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17,(11)】;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例如文献【刘艳,张强,等.气相色谱-质谱同时测定食品包装材料中9种光引发剂[J].分析科学学报.2017(06)】和文献【徐文泱陈华气—质联用法同时检测高脂食品中14种光引发剂[J].食品与机械2018(08)】;超临界流体色谱法,例如文献【李中皓,吴帅宾,刘珊珊,等。超高效合相色谱法快速检测纸质印刷包装材料中10中受限制光引发剂[J].分析化学,2013,41(12):1817-1824】;凝胶渗透色谱-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例如文献【陶运来,田素润.凝胶渗透色谱-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牛奶中的两种光引发剂[J].化学分析计量2018(9)】和文献【张居舟,李静,何俊,等,基于凝胶渗透色谱-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的食品包装印刷油墨中光引发剂的测定[J].中国印刷于包装研究,2014,06:118-123】。虽然上面所介绍的研究方法已经能表明有一些方法可以定量印刷UV油墨中的光引发剂,但是,现有技术大多集中在包装材料含何种油墨成分,仅少量研究涉及到污染物向食品中迁移量的方法,而且在实际印刷UV油墨的工艺中,常常需要使用多种光引发剂,现有技术存在检测方法检出限不够低、可检出光引发剂的种类少、检测精度低等问题。因此急切需要一种快速、简单、高通量的分析方法去去鉴定和定量涵盖市面上尽可能多的UV油墨食品包装的光引发剂迁移含量的检测方法,以降低或控制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纸材印刷UV油墨中光引发剂迁移量的液质联用检测方法,可以同时检测纸质食品接触材料的印刷UV油墨中18种光引发剂(2-羟基-4-甲氧基苯甲酮,2-甲基-1-[4-(甲基硫代)苯基]-2-(4-吗啉基)-1-丙酮,4-羟基二苯甲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4-二甲氨基苯甲酸乙酯,苯甲酮,4-(二甲氨基)二苯甲酮,4,4二甲基氨基苯甲酮,2,2-二甲氧基-2-苯基苯乙酮,4-甲基二苯甲酮,2-羟基-4′-(2-羟乙氧基)-2-甲基苯丙酮,2-乙基蒽醌,4,4′-双(二乙氨基)苯甲酮,2-氯噻吨-9-酮,4-苯甲酰基联苯,2-异丙基噻吨酮,1-氯-4-丙氧基硫杂蒽-9-酮,对二甲氨基苯甲酸异辛酯)的迁移量。本专利技术的纸材印刷UV油墨中光引发剂迁移量的液质联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按标准要求对纸材样品进行食品模拟物迁移试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纸材印刷UV油墨中光引发剂迁移量的液质联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按标准要求对纸材样品进行食品模拟物迁移试验,得到水基食品模拟物试液和/或油基食品模拟物试液;/n(2)水基食品模拟物试液经微孔滤膜过滤后直接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所述光引发剂的迁移量;所述油基食品模拟物试液先采用乙腈萃取,经离心分层后取乙腈溶液层,经微孔滤膜过滤后再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所述光引发剂的迁移量;/n其中:所述液相色谱采用以体积分数为0.05~0.15%的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A,以体积分数为0.05~0.15%的甲酸乙腈溶液为流动相B。/n

【技术特征摘要】
1.纸材印刷UV油墨中光引发剂迁移量的液质联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按标准要求对纸材样品进行食品模拟物迁移试验,得到水基食品模拟物试液和/或油基食品模拟物试液;
(2)水基食品模拟物试液经微孔滤膜过滤后直接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所述光引发剂的迁移量;所述油基食品模拟物试液先采用乙腈萃取,经离心分层后取乙腈溶液层,经微孔滤膜过滤后再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所述光引发剂的迁移量;
其中:所述液相色谱采用以体积分数为0.05~0.15%的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A,以体积分数为0.05~0.15%的甲酸乙腈溶液为流动相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材印刷UV油墨中光引发剂迁移量的液质联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相色谱的操作条件为:
色谱柱:填料为二甲基-n-十八烷基硅烷键合超高纯度多孔硅胶的液相色谱柱,柱长:50~100mm;柱径:2.1~4.6mm
柱温:20~30℃;
流速:0.1~0.5ml/min;
梯度洗脱程序中,不同时间段内,流动相B占总流动相的体积百分含量为:0~4min:40%B;4~10min:5%B~95%B;10~18min:95%B~40%B。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纸材印刷UV油墨中光引发剂迁移量的液质联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质谱的操作条件为:离子源为电喷雾离子源;扫描方式为多反应监测;干燥气为氮气,流速:5~11L/min,干燥气温度:210~250℃;雾化器压力:20psi;鞘气温度:350~4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琳嫣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