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接触网运维的检测装置,包括沿铁路轨行走的行走车体,所述行走车体上设置有转动扫描接触网位置的激光雷达模块,所述行走车体上还设置有与激光雷达模块相连的控制电路板以及与控制电路板相连的计算处理模块,所述行走车体上还设置有供电用的电源,所述计算处理模块与显示用的终端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将接触网的检测转化为激光雷达与接触网直接构筑的几何参数检测,从而通过非接触的测量方式进行沿轨道方向的连续且实时的检测,并将接触网和地理信息进行匹配,从而可以对接触网进行全面而精确的管理,激光雷达连续扫描工作,可以完整连续的获取接触线的几何参数,避免单点检测方法的漏检。
A detection device for OCS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接触网运维的检测装置
本技术属于铁路接触网的检测维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接触网运维的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电气化铁路的猛速发展,其运营里程已突破13万公里,接触网设施多达200万处,并且数量还在逐年增加。接触网设备一旦发生故障,将导致列车停运,继而使整段铁路运输中断的严重后果,在时间上和经济上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损失。因此接触网设备的自动、智能监控,对运营单位的检修和抢修至关重要。目前,获得接触网运行状态的方式主要是利用铁路“窗口时间”安排人员和车辆定时巡检线路。但检测车巡检和人工巡检存在如巡检周期长、巡检效果差等问题,同时这些数据多为表单模式完全依赖于人工分析工作量巨大,不能充分发挥信息化系统的优势。因此,亟需一种融合无线传感、实时数据处理等技术的在线智能实时监测装置,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铁路网系统安全的评估体系和科学维护体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出,其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接触网运维的检测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接触网运维的检测装置,包括沿铁路轨行走的行走车体,所述行走车体上设置有转动扫描接触网位置的激光雷达模块,所述行走车体上还设置有与激光雷达模块相连的控制电路板以及与控制电路板相连的计算处理模块,所述行走车体上还设置有供电用的电源,所述计算处理模块与显示用的终端相连。更进一步的,所述行走车体上设置有支撑立柱,所述激光雷达模块设置在支撑立柱上。更进一步的,所述激光雷达模块的扫描转动面与接触网相垂直。更进一步的,所述行走车体上还设置有对行走车体进行实时定位的位置检测模块,所述位置检测模块与控制电路板相连。更进一步的,所述行走车体上还设置有对接触网进行异常拍照的面阵相机,所述面阵相机与控制电路板相连。更进一步的,所述行走车体上还设置有获取实时视频的全景相机,所述全景相机与控制电路板相连。更进一步的,所述终端包括手持终端和远端平台。更进一步的,所述激光雷达模块扫描到接触网的距离值ρ及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α,从而计算出接触网的导高值H和拉出值L,其中,导高值H=ρ*conα,拉出值L=ρ*sinα。更进一步的,所述接触网的导高值、拉出值叠加支撑柱的位置坐标,从而得出接触网的实时坐标,从而判断接触网位置是否正常。本技术可以将接触网的检测转化为激光雷达与接触网直接构筑的几何参数检测,从而通过非接触的测量方式进行沿轨道方向的连续且实时的检测,并将接触网和地理信息进行匹配,从而可以对接触网进行全面而精确的管理。本技术中激光雷达连续扫描工作,可以完整连续的获取接触线的几何参数,避免单点检测方法的漏检,同时为接触网故障提供更全面的分析信息。本技术根据检测结果可触发面阵相机拍摄异常部位照片,由无线网络传送到终端,可实现异地取证,进而准确定位接触网异常位置及图片,为故障抢修争取时间。本技术检测车载有全景相机,方便终端对各个现场巡线智能检测车的工作状态进行监督和管理。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安装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检测方法流程图;图3是本技术的连接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实时定位功能的数据传输图;图5是本技术中异常拍照功能的数据传输图;图6是本技术中实时视频功能的数据传输图;图7是本技术中手持终端的数据传输图;图8是本技术中接触网的左边位置图;图9是本技术中接触网的导高值、拉出值计算图;其中:1电源2行走车体3位置检测模块4激光雷达模块5面阵相机6全景相机7控制电路板8计算处理模块9手持终端10远端平台11接触网。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9所示,一种用于接触网运维的检测装置,包括沿铁路轨行走的行走车体2,所述行走车体2上设置有转动扫描接触网11位置的激光雷达模块4,所述行走车体2上还设置有与激光雷达模块4相连的控制电路板7以及与控制电路板7相连的计算处理模块8,所述行走车体2上还设置有供电用的电源1,所述计算处理模块8与显示用的终端相连。所述行走车体2上设置有支撑立柱,所述激光雷达模块4设置在支撑立柱上。所述激光雷达模块4的扫描转动面与接触网11相垂直。所述行走车体2上还设置有对行走车体2进行实时定位的位置检测模块3,所述位置检测模块3与控制电路板7相连。所述行走车体2上还设置有对接触网11进行异常拍照的面阵相机5,所述面阵相机5与控制电路板7相连。所述行走车体2上还设置有获取实时视频的全景相机6,所述全景相机6与控制电路板7相连。所述终端包括手持终端9和远端平台10。所述激光雷达模块4扫描到接触网11的距离值ρ及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α,从而计算出接触网11的导高值H和拉出值L,其中,导高值H=ρ*conα,拉出值L=ρ*sinα。所述接触网11的导高值、拉出值叠加支撑柱的位置坐标,从而得出接触网11的实时坐标,从而判断接触网11位置是否正常。所述面阵相机5朝向接触网11。位置检测模块3通过串口方式和检测车的计算处理模块8进行连接,激光雷达模块4和面阵相机5、全景相机6均通过网线连接到检测车的计算处理模块8,控制电路板7通过串口将激光雷达模块4输出的数据发送给计算处理模块8,计算处理模块8结合上述信息计算出接触线11的导高值和拉出值,并将同步获取的接触网11的支柱图片、工作环境图片、检测小车地理坐标信息,通过无线网络发送给现场的手持终端9及远端平台10。现场手持终端9可以查看检测车所拍照片及所测量的接触网接触线几何参数,同时可以手动进行拍照和测量。远端平台10接受到检测车发送的接触网11图片和测量信息后,通过获取检测车位置的经纬度地理坐标信息信息匹配已知的支柱号经纬度信息并结合GIS地理信息平台,确定检测车的准确位置,远端平台10可通过无线网络操作检测车运行状态并进行拍照和测量。本申请中对接触网11状态的检测转化为对检测车与接触网的几何距离的测量,通过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检测范围可以提高检测的精度,采用激光雷达模块4进行扫描,激光雷达模块4的工作状态受环境影响极小,且激光雷达的频率不小于25赫兹,可以进行连续测量,有效的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采用了全景相机6拍摄接触网路面环境,全景相机可以实现360°无死角的拍摄,且高清视频夜视红外照射不小于30米,视频分辨率不低于1080P,完全满足路面环境直播的需求。为方便后续查看,视频将存储保留3天以上。高清的面阵相机5专门针对异常部位拍摄高清近距离局部照片,分辨率不低于1080P,提供7天以上的照片自动存储。基于谷歌地图开发的集成地理信息系统,对每一个支柱号都进行了标定并导入系统,由于支柱号间隔只有50米,这也就保证了现场巡线智能检测车在开阔路段的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接触网运维的检测装置,包括沿铁路轨行走的行走车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车体(2)上设置有转动扫描接触网(11)位置的激光雷达模块(4),所述行走车体(2)上还设置有与激光雷达模块(4)相连的控制电路板(7)以及与控制电路板(7)相连的计算处理模块(8),所述行走车体(2)上还设置有供电用的电源(1),所述计算处理模块(8)与显示用的终端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接触网运维的检测装置,包括沿铁路轨行走的行走车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车体(2)上设置有转动扫描接触网(11)位置的激光雷达模块(4),所述行走车体(2)上还设置有与激光雷达模块(4)相连的控制电路板(7)以及与控制电路板(7)相连的计算处理模块(8),所述行走车体(2)上还设置有供电用的电源(1),所述计算处理模块(8)与显示用的终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接触网运维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车体(2)上设置有支撑立柱,所述激光雷达模块(4)设置在支撑立柱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接触网运维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雷达模块(4)的扫描转动面与接触网(11)相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接触网运维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车体(2)上还设置有对行走车体(2)进行实时定位的位置检测模块(3),所述位置检测模块(3)与控制电路板(7)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接触网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江海,王继军,郭柱,简浩,刘玖林,熊秋龙,刘维生,宋学谦,王东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河南格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