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昌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带单向阀芯的制动缓冲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92356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1: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单向阀芯的制动缓冲阀,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开有第二油口的阀套;设置有第一阻尼孔且安装在阀套左端的先导阀座;位于先导阀座内并可轴向滑动的先导阀芯;开有第一油口且安装在阀套右端的主阀座;伸入主阀座内部的主阀芯;设置有第二阻尼孔且位于主阀芯内部的单向阀芯;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主要用于液压缸制动时由于惯性作用造成的过载溢流保护和反向补油保护。

A brake buffer valve with one-way valve el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单向阀芯的制动缓冲阀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液压系统压力控制元件
,特别是一种带单向阀芯的制动缓冲阀,主要用于液压缸制动时由于惯性作用造成的过载溢流保护和反向补油保护。
技术介绍
液压缸在推动负载移动过程中,如果在负载重量很大且运行速度较快的情况下进行制动,由于惯性作用,负载会带动液压缸活塞继续前冲,这样会造成液压缸一腔压力突然升高,产生很高的压力峰值,瞬间压力冲击不仅会引起振动和噪声,而且会损坏密封装置、管道和液压元件;还会使液压缸另一腔有效作用面积增大,但是因为停止供油,因此该腔形成负压,造成气蚀现象。因此,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需要对油路中出现的异常高压和负压作出反应,使液压缸能平稳地由运动状态转换成静止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单向阀芯的制动缓冲阀,主要用于液压缸制动时由于惯性作用造成的过载溢流保护和反向补油保护。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单向阀芯的制动缓冲阀,包括阀套、先导阀座、先导阀芯、主阀座、主阀芯和单向阀芯;所述阀套为圆筒状,所述阀套沿其内周缘设有环槽,所述阀套设有第一内孔、第二内孔及第二油口;所述先导阀座安装在所述阀套的左端,所述先导阀座包括不同尺寸的外轴一、外轴二、外轴三、外轴四,还包括轴对称分布的第一通流孔、内孔一、第一阻尼孔、内孔二、内孔三、第一内螺纹、第一密封槽、第二密封槽,其中,所述外轴一直径大于所述外轴三直径,所述外轴三直径大于所述外轴二直径,外轴一与所述阀套的第一内孔相配合,所述外轴二与所述阀套的第一内孔形成第一通流腔,所述外轴三与所述阀套的第一内孔形成第二通流腔;所述先导阀芯安装在所述先导阀座内并可轴向滑移,包括轴一、轴二、圆锥面一,其中,轴二与所述先导阀座中的内孔二相配合,圆锥面一顶在所述先导阀座中的内孔二的右端面并伸入到内孔三中;所述主阀座安装在所述阀套右端,包括不同直径的第一外轴、第二外轴、第三外轴、左孔、锥孔、右孔、第三密封槽、对称分布的第一径向孔,其中,第二外轴与所述阀套的第一内孔相配合,第三外轴伸入到所述阀套的第二内孔且右端面平齐,左孔与所述先导阀座的外轴四相配合;所述主阀芯特征形状包括相同直径的左段端和右段轴、中段轴、第三内孔、第四内孔、第五内孔、第六内孔、与第四内孔垂直相通的第二径向孔、与第三内孔垂直相通的第三径向孔、第四密封槽,其中,左段端插入在所述先导阀座的内孔一中,中段轴右端面顶在所述主阀座的锥孔上,右段轴与所述主阀座的右孔相配合,所述左段端与所述先导阀座端面、所述主阀座的左孔形成第三通流腔,并且,第三内孔形成第一油口;所述单向阀芯安装在所述主阀芯内,包括第一外螺纹、轴、圆锥面二、第二通流孔、第二阻尼孔、第二内螺纹、第五密封槽,其中,轴与所述主阀芯的第五内孔相配合,圆锥面二顶在所述主阀芯的第三内孔的左端面内,所述轴、圆锥面二与所述第四内孔形成第四通流腔,另外,第二阻尼孔直径小于第一阻尼孔直径。优选方案,还包括螺套,所述螺套通过螺纹配合连接在所述单向阀芯的第一外螺纹上。优选方案,还包括调节螺钉,所述调节螺钉设置有六角形孔、第二外螺纹、盲孔,所述调节螺钉通过第二外螺纹与所述先导阀座的第一内螺纹进行螺纹配合连接。优选方案,还包括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通过螺纹配合连接于所述调节螺钉的第二外螺纹。优选方案,还包括堵块,所述堵块与所述单向阀芯的第二内螺纹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所述堵块中间为通孔。优选方案,还包括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第三弹簧、第四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一端伸入并抵靠所述调节螺钉的盲孔,另一端抵靠所述先导阀芯的轴二端面,所述第二弹簧一端伸入并抵靠所述先导阀座的内孔一内,另一端与所述主阀芯相接触,所述第二弹簧一端抵靠所述螺套,另一端伸入并抵靠所述主阀芯的第六内孔内,所述第四弹簧一端顶在所述堵块,一端将钢珠顶在所述单向阀芯的第二内螺纹与第二阻尼孔所形成的锥形孔内。优选方案,还包括密封圈I、密封圈II、密封圈III、密封圈IV、密封圈V,所述密封圈I安装于所述先导阀座的第一密封槽,所述密封圈II安装于所述先导阀座的第二密封槽,所述密封圈III安装于所述主阀座的第三密封槽,所述密封圈IV安装于所述主阀芯的第四密封槽,所述密封圈V安装于所述单向阀芯的第五密封槽;优选方案,还包括卡簧,所述卡簧安装在所述阀套的环槽内,其内圈直径小于所述先导阀座的外轴一直径。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主要用于液压缸制动时由于惯性作用造成的过载溢流保护和反向补油保护。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阀套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先导阀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先导阀芯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主阀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主阀芯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单向阀芯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应用例。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有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本专利技术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入全面。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带单向阀芯的制动缓冲阀,包括阀套1、先导阀座2、先导阀芯3、主阀座4、主阀芯5、单向阀芯6;如图2所示,所述阀套1为圆筒状,其形状特征有环槽101,第一内孔102,第二内孔103,第二油口T;如图3所示,所述先导阀座2安装在所述阀套1的左端,其形状特征包括不同尺寸的外轴一201、外轴二202、外轴三204、外轴四205,还包括轴对称分布的第一通流孔203、内孔一206、第一阻尼孔207、内孔二208、内孔三210、第一内螺纹209、第一密封槽M1、第二密封槽M2,其中,所述外轴一201直径大于所述外轴三204直径,所述外轴三204直径大于所述外轴二202直径,外轴一201与所述阀套1的第一内孔102相配合,所述外轴二202与所述阀套1的第一内孔102形成第一通流腔a,所述外轴三204与所述阀套1的第一内孔102形成第二通流腔b;如图4所示,所述先导阀芯3安装在所述先导阀座2内并可轴向滑移,其形状特征包括轴一301、轴二302、圆锥面一303,其中,轴二302与所述先导阀座2中的内孔二208相配合,圆锥面一303顶在所述先导阀座2中的内孔二208的右端面并伸入到内孔三210中;如图5所示,所述主阀座4安装在所述阀套1右端,其特征包括不同直径的第一外轴401、第二外轴403、第三外轴404,左孔407、锥孔406、右孔405、第三密封槽M3、对称分布的第一径向孔402,其中,第二外轴403与所述阀套1的第一内孔102相配合,第三外轴404伸入到所述阀套1的第二内孔103且右端面平齐,左孔407与所述先导阀座2的外轴四205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单向阀芯的制动缓冲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套(1)、先导阀座(2)、先导阀芯(3)、主阀座(4)、主阀芯(5)和单向阀芯(6);/n所述阀套(1)为圆筒状,所述阀套(1)沿其内周缘设有环槽(101),所述阀套(1)设有第一内孔(102)、第二内孔(103)及第二油口(T);/n所述先导阀座(2)安装在所述阀套(1)的左端,所述先导阀座(2)包括不同尺寸的外轴一(201)、外轴二(202)、外轴三(204)、外轴四(205),还包括轴对称分布的第一通流孔(203)、内孔一(206)、第一阻尼孔(207)、内孔二(208)、内孔三(210)、第一内螺纹(209)、第一密封槽(M1)、第二密封槽(M2),其中,所述外轴一(201)直径大于所述外轴三(204)直径,所述外轴三(204)直径大于所述外轴二(202)直径,外轴一(201)与所述阀套(1)的第一内孔(102)相配合,所述外轴二(202)与所述阀套(1)的第一内孔(102)形成第一通流腔(a),所述外轴三(204)与所述阀套(1)的第一内孔(102)形成第二通流腔(b);/n所述先导阀芯(3)安装在所述先导阀座(2)内并可轴向滑移,包括轴一(301)、轴二(302)、圆锥面一(303),其中,轴二(302)与所述先导阀座(2)中的内孔二(208)相配合,圆锥面一(303)顶在所述先导阀座(2)中的内孔二(208)的右端面并伸入到内孔三(210)中;/n所述主阀座(4)安装在所述阀套(1)右端,包括不同直径的第一外轴(401)、第二外轴(403)、第三外轴(404)、左孔(407)、锥孔(406)、右孔(405)、第三密封槽(M3)、对称分布的第一径向孔(402),其中,第二外轴(403)与所述阀套(1)的第一内孔(102)相配合,第三外轴(404)伸入到所述阀套(1)的第二内孔(103)且右端面平齐,左孔(407)与所述先导阀座(2)的外轴四(205)相配合;/n所述主阀芯(5)包括相同直径的左段端(501)、右段轴(505)、中段轴(504)、第三内孔(506)、第四内孔(507)、第五内孔(508)、第六内孔(509)、与第四内孔(507)垂直相通的第二径向孔(502)、与第三内孔(506)垂直相通的第三径向孔(510)、第四密封槽(M4),其中,左段端(501)插入在所述先导阀座(2)的内孔一(206)中,中段轴(504)右端面顶在所述主阀座(4)的锥孔(406)上,右段轴(505)与所述主阀座(4)的右孔(405)相配合,所述左段端(501)与所述先导阀(2)座端面、所述主阀座(4)的左孔(407)形成第三通流腔(c),并且,第三内孔(506)形成第一油口(B);/n所述单向阀芯(6)安装在所述主阀芯(5)内,包括第一外螺纹(601)、轴(602)、圆锥面二(603)、第二通流孔(604)、第二阻尼孔(605)、第二内螺纹(606)、第五密封槽(M5),其中,轴(602)与所述主阀芯(5)的第五内孔(508)相配合,圆锥面二(603)顶在所述主阀芯(5)的第三内孔(506)的左端面内,所述轴(602)、圆锥面二(603)与所述第四内孔(507)形成第四通流腔(d),另外,第二阻尼孔(605)直径小于第一阻尼孔(207)直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单向阀芯的制动缓冲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套(1)、先导阀座(2)、先导阀芯(3)、主阀座(4)、主阀芯(5)和单向阀芯(6);
所述阀套(1)为圆筒状,所述阀套(1)沿其内周缘设有环槽(101),所述阀套(1)设有第一内孔(102)、第二内孔(103)及第二油口(T);
所述先导阀座(2)安装在所述阀套(1)的左端,所述先导阀座(2)包括不同尺寸的外轴一(201)、外轴二(202)、外轴三(204)、外轴四(205),还包括轴对称分布的第一通流孔(203)、内孔一(206)、第一阻尼孔(207)、内孔二(208)、内孔三(210)、第一内螺纹(209)、第一密封槽(M1)、第二密封槽(M2),其中,所述外轴一(201)直径大于所述外轴三(204)直径,所述外轴三(204)直径大于所述外轴二(202)直径,外轴一(201)与所述阀套(1)的第一内孔(102)相配合,所述外轴二(202)与所述阀套(1)的第一内孔(102)形成第一通流腔(a),所述外轴三(204)与所述阀套(1)的第一内孔(102)形成第二通流腔(b);
所述先导阀芯(3)安装在所述先导阀座(2)内并可轴向滑移,包括轴一(301)、轴二(302)、圆锥面一(303),其中,轴二(302)与所述先导阀座(2)中的内孔二(208)相配合,圆锥面一(303)顶在所述先导阀座(2)中的内孔二(208)的右端面并伸入到内孔三(210)中;
所述主阀座(4)安装在所述阀套(1)右端,包括不同直径的第一外轴(401)、第二外轴(403)、第三外轴(404)、左孔(407)、锥孔(406)、右孔(405)、第三密封槽(M3)、对称分布的第一径向孔(402),其中,第二外轴(403)与所述阀套(1)的第一内孔(102)相配合,第三外轴(404)伸入到所述阀套(1)的第二内孔(103)且右端面平齐,左孔(407)与所述先导阀座(2)的外轴四(205)相配合;
所述主阀芯(5)包括相同直径的左段端(501)、右段轴(505)、中段轴(504)、第三内孔(506)、第四内孔(507)、第五内孔(508)、第六内孔(509)、与第四内孔(507)垂直相通的第二径向孔(502)、与第三内孔(506)垂直相通的第三径向孔(510)、第四密封槽(M4),其中,左段端(501)插入在所述先导阀座(2)的内孔一(206)中,中段轴(504)右端面顶在所述主阀座(4)的锥孔(406)上,右段轴(505)与所述主阀座(4)的右孔(405)相配合,所述左段端(501)与所述先导阀(2)座端面、所述主阀座(4)的左孔(407)形成第三通流腔(c),并且,第三内孔(506)形成第一油口(B);
所述单向阀芯(6)安装在所述主阀芯(5)内,包括第一外螺纹(601)、轴(602)、圆锥面二(603)、第二通流孔(604)、第二阻尼孔(605)、第二内螺纹(606)、第五密封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万强刘国红董永强姚宁王安梅
申请(专利权)人:许昌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