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9227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1: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压缩机包括:壳体,壳体具有容纳腔;排气端盖,排气端盖位于壳体的一侧,排气端盖朝向容纳腔的一侧具有嵌套设置的内侧排气区域和外环储油区域,且内侧排气区域与外环储油区域之间通过隔筋隔开,且隔筋上具有连通结构,以使内侧排气区域与外环储油区域通过连通结构连通;排气分油管,排气分油管设置在外环储油区域内,排气分油管的至少一端具有开口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压缩机存在油分离结构占用空间大的问题。

compress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缩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压缩机。
技术介绍
目前,在压缩机中主要被用来驱散压缩时产生热量的润滑油需要从空气中再次分离出来。任何混杂在压缩空气内的润滑油都将导致油污染,并容易引起压缩空气网管、冷凝器和冷凝过程的超负荷运转,而油分离器以非常高的效率,将油、气进行分离。油分离器通常设置在排气腔的背侧,占用空间较大。也就是说,现有技术中压缩机存在油分离结构占用空间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缩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压缩机存在油分离结构占用空间大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包括:壳体,壳体具有容纳腔;排气端盖,排气端盖位于壳体的一侧,排气端盖朝向容纳腔的一侧具有嵌套设置的内侧排气区域和外环储油区域,且内侧排气区域与外环储油区域之间通过隔筋隔开,且隔筋上具有连通结构,以使内侧排气区域与外环储油区域通过连通结构连通;排气分油管,排气分油管设置在外环储油区域内,排气分油管的至少一端具有开口结构。>进一步地,排气分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10),所述壳体(10)具有容纳腔;/n排气端盖(20),所述排气端盖(20)位于所述壳体(10)的一侧,所述排气端盖(20)朝向所述容纳腔的一侧具有嵌套设置的内侧排气区域(30)和外环储油区域(40),且所述内侧排气区域(30)与所述外环储油区域(40)之间通过隔筋(50)隔开,且所述隔筋(50)上具有连通结构(51),以使所述内侧排气区域(30)与所述外环储油区域(40)通过所述连通结构(51)连通;/n排气分油管(60),所述排气分油管(60)设置在所述外环储油区域(40)内,所述排气分油管(60)的至少一端具有开口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所述壳体(10)具有容纳腔;
排气端盖(20),所述排气端盖(20)位于所述壳体(10)的一侧,所述排气端盖(20)朝向所述容纳腔的一侧具有嵌套设置的内侧排气区域(30)和外环储油区域(40),且所述内侧排气区域(30)与所述外环储油区域(40)之间通过隔筋(50)隔开,且所述隔筋(50)上具有连通结构(51),以使所述内侧排气区域(30)与所述外环储油区域(40)通过所述连通结构(51)连通;
排气分油管(60),所述排气分油管(60)设置在所述外环储油区域(40)内,所述排气分油管(60)的至少一端具有开口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分油管(60)是弧形结构,以适配所述外环储油区域(4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筋(50)是弧形结构的,且所述弧形结构的两端之间彼此间隔以形成所述连通结构(5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还包括导流挡板(70),所述导流挡板(70)设置在所述外环储油区域(40)内并连接至所述外环储油区域(40)的内圈侧(41)和外圈侧(4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排气区域(30)与所述外环储油区域(40)均由设置在所述排气端盖(20)上的凹部形成,且二者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忠宇邓冬李永鑫
申请(专利权)人:盾安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