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油泵泵盖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9225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1: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手油泵泵盖组件,包括泵盖、调节轴、泵盖阀芯和泵盖缸套,泵盖底面的上端设有调节轴腔,泵盖底面的下端设有泵盖阀芯腔,泵盖阀芯腔的下端设有泵盖缸套腔,泵盖底面设有一个出油孔,出油孔的上端与调节轴腔相连接,调节轴腔内设有调节轴,调节轴的侧壁上设有两个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设有O型圈,出油孔的直径小于或等于O型圈的宽度,泵盖阀芯上设有阀芯回油孔和阀芯进油孔,泵盖阀芯的中部侧壁上设有环形进油槽,阀芯进油孔的中部设有进油侧孔,泵盖阀芯设置于泵盖阀芯腔内,阀芯回油孔与出油孔相连通,泵盖阀芯腔的侧壁上设有泵盖进油孔,泵盖缸套设置于泵盖缸套腔内。本发明专利技术组装方便、生产成本低。

Cover as-hand pu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油泵泵盖组件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手油泵泵盖组件。
技术介绍
手油泵是将油箱里的燃油泵到油道内的机器。当柴油机的油道内有空气,比如刚下线的新车,或是油箱内的油燃完了,当启动发动机时,发动机不能启动,因为柴油机燃油泵只有在发动机启动时才能工作,这时候就要用手油泵将油箱里的燃油泵到油道内。申请号:200920241640.6公开了一种手油泵,包括泵体,泵体内设有具有进油口和连接口的进口管路,进油口有两个且分布于泵体的两侧,泵体内还设有进油通道、泵腔及两出油通道,泵腔与进油通道之间设置有进油单向阀,泵腔与两出油通道之间分别设置有出油单向阀,每个出油单向阀通过与之对应的出油通道连通有一出油口,该两出油口分布于泵体的两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安装省时省力的手油泵泵盖组件,尤其适合液压手油泵。手油泵泵盖组件,包括泵盖、调节轴、泵盖阀芯和泵盖缸套,泵盖底面的上端设有一个与泵盖底面相平行的圆筒形调节轴腔,泵盖底面的下端设有一个与泵盖底面相垂直的圆筒形泵盖阀芯腔,泵盖阀芯腔的下端设有圆筒形的泵盖缸套腔,泵盖底面设有一个出油孔,出油孔的上端与调节轴腔相连接,出油孔的下端与泵盖阀芯腔相连接,泵盖阀芯腔的轴线与出油孔的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调节轴腔内设有调节轴,调节轴的侧壁上设有两个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设有O型圈,O型圈分别位于调节轴腔的两端,出油孔的直径小于或等于O型圈的宽度,泵盖阀芯上设有阀芯回油孔和阀芯进油孔,泵盖阀芯的中部侧壁上设有环形的进油槽,阀芯回油孔为与泵盖阀芯轴线相平行的通孔,阀芯进油孔为与泵盖阀芯轴线相平行的盲孔,阀芯进油孔的中部设有与泵盖阀芯轴线相垂直的进油侧孔,阀芯进油侧孔的一端与阀芯进油孔相连通,阀芯进油侧孔的另一端位于进油槽底壁上,泵盖阀芯设置于泵盖阀芯腔内,泵盖阀芯的阀芯回油孔与出油孔相连通,泵盖阀芯腔的侧壁上设有泵盖进油孔,泵盖阀芯的进油槽与泵盖进油孔相配合,泵盖缸套设置于泵盖缸套腔内。进油槽底壁的宽度大于进油侧孔的直径,进油槽侧壁与进油槽底壁之间的夹角为115-120°。进油槽侧壁加工方便,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泵盖阀芯腔内部泵盖阀芯的顶部设有紫铜垫,紫铜垫上设有与阀芯回油孔相配合的孔。阀芯回油孔下端直径小于阀芯回油孔上端直径,阀芯回油孔上端与阀芯回油孔下端通过锥台侧壁相连接,阀芯回油孔下端直径为阀芯回油孔上端直径的3/5-2/3。阀芯回油孔上端内部设有过滤网,过滤网的直径等于阀芯回油孔上端的直径。阀芯回油孔上端与阀芯回油孔下端之间设有圆球,圆球的直径大于阀芯回油孔下端直径小于阀芯回油孔上端直径。阀芯进油孔上端直径小于阀芯进油孔下端直径,阀芯进油孔上端与阀芯进油孔下端通过锥台侧壁相连接,进油侧孔与阀芯进油孔上端的中部相连接,阀芯进油孔下端设有圆球。泵盖缸套的外部套设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上端与泵盖缸套腔的下端相接触。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轴安装到调节轴腔的过程中,出油孔不会划伤O型圈,O型圈密封效果好,手油泵使用寿命长,加工组装方便,生产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手油泵泵盖组件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手油泵泵盖阀芯结构示意图图中:1、泵盖2、调节轴3、泵盖阀芯4、过滤网5、紫铜垫6、泵盖缸套7、压缩弹簧11、调节轴腔12、泵盖阀芯腔13、泵盖底面14、安装孔15、出油孔16、泵盖缸套腔17、泵盖进油孔21、O型圈31、阀芯回油孔32、阀芯进油孔33、进油侧孔34、进油槽侧壁35、进油槽底壁311、阀芯回油孔上端312、阀芯回油孔下端321、阀芯进油孔上端322、阀芯进油孔下端323、圆球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手油泵泵盖组件,包括泵盖1、调节轴2、泵盖阀芯3和泵盖缸套6,在泵盖底面13的上端设有一个与泵盖底面13相平行的圆筒形调节轴腔11,泵盖底面13的下端设有一个与泵盖底面13相垂直的圆筒形泵盖阀芯腔12,泵盖阀芯腔12的下端设有圆筒形的泵盖缸套腔16,在泵盖底面13设有一个出油孔15,出油孔15的上端与调节轴腔11相连接,出油孔15的下端与泵盖阀芯腔12相连接,泵盖阀芯腔12的轴线与出油孔15的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调节轴腔11内设有调节轴2,调节轴2的侧壁上设有两个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设有O型圈21,O型圈21分别位于调节轴腔11的两端,出油孔15的直径小于或等于O型圈21的宽度,泵盖阀芯3上设有阀芯回油孔31和阀芯进油孔32,泵盖阀芯3的中部侧壁上设有环形的进油槽,阀芯回油孔31为与泵盖阀芯3轴线相平行的通孔,阀芯进油孔32为与泵盖阀芯3轴线相平行的盲孔,阀芯进油孔32的中部设有与泵盖阀芯3轴线相垂直的进油侧孔33,进油侧孔33的一端与阀芯进油孔32相连通,进油侧孔33的另一端位于进油槽底壁35上,泵盖阀芯3设置于泵盖阀芯腔12内,泵盖阀芯3的阀芯回油孔31与出油孔15相连通,泵盖阀芯腔12的侧壁上设有泵盖进油孔17,泵盖阀芯3的进油槽与泵盖进油孔17相配合,泵盖缸套6设置于泵盖缸套腔16内。进油槽底壁35的宽度大于进油侧孔33的直径,进油槽侧壁34与进油槽底壁35之间的夹角为115-120°。进油槽侧壁34加工方便,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泵盖阀芯腔12内部泵盖阀芯3的顶部设有紫铜垫5,紫铜垫5上设有与阀芯回油孔31相配合的孔。阀芯回油孔下端312直径小于阀芯回油孔上端311直径,阀芯回油孔上端311与阀芯回油孔下端312通过锥台侧壁相连接,阀芯回油孔下端312直径为阀芯回油孔上端311直径的3/5-2/3。阀芯回油孔上端311内部设有过滤网4,过滤网4的直径等于阀芯回油孔31上端的直径。阀芯回油孔上端311与阀芯回油孔下端312之间设有圆球,圆球的直径大于阀芯回油孔下端312直径小于阀芯回油孔上端311直径。圆球起到止回作用,防止阀芯回油孔31内的油倒流进入到出油孔15中。阀芯进油孔上端321直径小于阀芯进油孔下端322直径,阀芯进油孔上端321与阀芯进油孔下端322通过锥台侧壁相连接,进油侧孔33与阀芯进油孔上端321的中部相连接,阀芯进油孔下端322设有圆球。泵盖缸套6的外部套设有压缩弹簧7,压缩弹簧7的上端与泵盖缸套腔16的下端相接触。以上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专利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手油泵泵盖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泵盖、调节轴、泵盖阀芯和泵盖缸套,泵盖底面的上端设有一个与泵盖底面相平行的圆筒形调节轴腔,泵盖底面的下端设有一个与泵盖底面相垂直的圆筒形泵盖阀芯腔,泵盖阀芯腔的下端设有圆筒形的泵盖缸套腔,泵盖底面设有一个出油孔,出油孔的上端与调节轴腔相连接,出油孔的下端与泵盖阀芯腔相连接,泵盖阀芯腔的轴线与出油孔的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调节轴腔内设有调节轴,调节轴的侧壁上设有两个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设有O型圈,O型圈分别位于调节轴腔的两端,出油孔的直径小于或等于0型圈的宽度,泵盖阀芯上设有阀芯回油孔和阀芯进油孔,泵盖阀芯的中部侧壁上设有环形的进油槽,阀芯回油孔为与泵盖阀芯轴线相平行的通孔,阀芯进油孔为与泵盖阀芯轴线相平行的盲孔,阀芯进油孔的中部设有与泵盖阀芯轴线相垂直的进油侧孔,进油侧孔的一端与阀芯进油孔相连通,进油侧孔的另一端位于进油槽底壁上,泵盖阀芯设置于泵盖阀芯腔内,泵盖阀芯的阀芯回油孔与出油孔相连通,泵盖阀芯腔的侧壁上设有泵盖进油孔,泵盖阀芯的进油槽与泵盖进油孔相配合,泵盖缸套设置于泵盖缸套腔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手油泵泵盖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泵盖、调节轴、泵盖阀芯和泵盖缸套,泵盖底面的上端设有一个与泵盖底面相平行的圆筒形调节轴腔,泵盖底面的下端设有一个与泵盖底面相垂直的圆筒形泵盖阀芯腔,泵盖阀芯腔的下端设有圆筒形的泵盖缸套腔,泵盖底面设有一个出油孔,出油孔的上端与调节轴腔相连接,出油孔的下端与泵盖阀芯腔相连接,泵盖阀芯腔的轴线与出油孔的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调节轴腔内设有调节轴,调节轴的侧壁上设有两个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设有O型圈,O型圈分别位于调节轴腔的两端,出油孔的直径小于或等于0型圈的宽度,泵盖阀芯上设有阀芯回油孔和阀芯进油孔,泵盖阀芯的中部侧壁上设有环形的进油槽,阀芯回油孔为与泵盖阀芯轴线相平行的通孔,阀芯进油孔为与泵盖阀芯轴线相平行的盲孔,阀芯进油孔的中部设有与泵盖阀芯轴线相垂直的进油侧孔,进油侧孔的一端与阀芯进油孔相连通,进油侧孔的另一端位于进油槽底壁上,泵盖阀芯设置于泵盖阀芯腔内,泵盖阀芯的阀芯回油孔与出油孔相连通,泵盖阀芯腔的侧壁上设有泵盖进油孔,泵盖阀芯的进油槽与泵盖进油孔相配合,泵盖缸套设置于泵盖缸套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油泵泵盖,其特征在于:进油槽底壁的宽度大于进油侧孔的直径,进油槽侧壁与进油槽底壁之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可丰
申请(专利权)人:荣成宏丰汽车配套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