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常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高含水阶段井网均衡注采及配套保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491847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含水阶段井网均衡注采及配套保障方法,包括建立表征区块级“宏观配注量”的计算方法从区块宏观上确立当前含水阶段的产水速度、产油速度和注水速度之间的关系,计算当前区块总注水速度;从井组之间的差别角度,建立井组级中心注水井液量的“微观配注”计算方法;建立了中心注水井及对应生产井的“井间再优化”的井间最优注采速度计算方法,得到生产井的液量配产优化;从纵向和平面三维角度确立中心注水井井筒层间和井组内注采井间液量最优分配的储层措施保障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高含水阶段井网均衡注采液量配产配注和纵向平面三维措施保障,丰富了油田高含水期水动力学提高采收率的方法理论和技术的科学应用。

A well pattern balanced injection production and supporting guarantee method in high water cut st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含水阶段井网均衡注采及配套保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田综合调整注采液量优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含水阶段井网均衡注采及配套保障方法。
技术介绍
油田开发油水井配注采量大小受多种因素影响,由于各口井之间储层厚度、物性、饱和度、注采井距等各种参数之间的差异,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区块注采所需液量不同,同一区块的不同注水时期以及不同注采井组乃至井组内部不同井层间注采液量也不相同;在开发过程中地下油藏水驱后,注采井组之间、井组内部注采井层间渗流阻力、水驱程度再次发生动态变化,通常优势通道水驱程度高渗流阻力低,而非优势通道水驱程度低渗流阻力高,高含水、特高含水期注入水水窜突出,水驱均衡性差,地下矛盾日益加大,因此如何差异化的给出各口井的配注配产直接影响开发效果的好坏,地下流场与剩余油富集程度匹配的合理性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油田注水开发高含水期,注入水利用率低、无效水循环高,其的主要原因在于长期注水引起的注入水地下流场固化定向形成水窜或优势通道,优势通道中水驱程度高渗流阻力低,而非优势通道水驱程度低渗流阻力高,注采井间液量分配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含水阶段井网均衡注采及配套保障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分别表征区块级“宏观配注量”的计算方法、表征井组级“微观配注”的计算方法、表征井组内“井间再优化”的中心注水井及对应生产井的液量计算方法、表征中心注水井井筒层间储层措施保障方法、表征井组内层内注采井间储层措施保障方法,并从多层次液量配产配注和纵向平面三维措施保障实现高含水阶段井网的均衡注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含水阶段井网均衡注采及配套保障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分别表征区块级“宏观配注量”的计算方法、表征井组级“微观配注”的计算方法、表征井组内“井间再优化”的中心注水井及对应生产井的液量计算方法、表征中心注水井井筒层间储层措施保障方法、表征井组内层内注采井间储层措施保障方法,并从多层次液量配产配注和纵向平面三维措施保障实现高含水阶段井网的均衡注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含水阶段井网均衡注采及配套保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征区块级“宏观配注量”是指区块注水速度与产油速度、产液速度之间的关系,以累计产水与累计产油、累计注水与累计产油之间的水驱曲线关系为基础,通过将方程时间求导及变形,建立了区块注水速度与产油速度、产水速度之间的关系式,由此确定不同产油速度Qo和产水速度Qw时对应的区块注水速度QBI;
表征区块级“宏观配注量”的计算方法,具体为:



式中:Qo为产油速度;Qw为产水速度;QBI为注水速度;系数A,B,E,F通过水驱曲线拟合获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含水阶段井网均衡注采及配套保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水井组级“微观配注”是以中心注水井组为研究对象,从中心井组“微观”上计算第n口中心注水井配注量,根据第n口中心注水井井控范围可驱替体积(DPV)n与渗流阻力Rn之比占全区中心注水井井控范围驱替体积与渗流阻力总和的百分比做为权系数,对“宏观配注量”得到的区块注水速度QBI进行分配,计算得到“中心注水量”微观配注量Qn;
表征第n口注水井组“微观配注”的计算方法,具体为:



式中:(DPV)n为第n口注水井控制区域的孔隙体积;Qn为第n口注水井组注水速度;Rn为第n口注水井控制区域的渗流阻力。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含水阶段井网均衡注采及配套保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征井组内的“井间再优化”是第n口中心注水井第k小层对应的生产井i各方向上的液量优化,根据第n口注水井第k层对应第i口生产井连线控制范围内的注入水孔隙体积倍数VP(n,k,i)与极限注水孔隙体积倍VP(lim)以及注采距离计算中心注水井各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文敏尤启东吕爱华陈刚唐湘明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