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桥梁防撞索,包括桥梁和河道,桥梁的一侧或两侧设置有防撞索,防撞索包括两个立柱,每个立柱顶端设置有滑轮,两个立柱通过钢索连接,钢索上设置有松紧弹簧,钢索横跨河道两侧且绕过滑轮接入制动装置,钢索穿过制动装置与重力块连接,钢索的安装高度与桥梁通航孔的净空高度相等,两个立柱之间的宽度与桥梁通航孔的净空宽度相等。本装置上安装有制动装置,可利用制动装置阻止钢索继续被拉伸,起到制动减速的作用,同时,装有重力块,来阻止船只撞向桥梁,利用重力块的牵引,增大对船只进行的拖航作用,进一步防止超高船舶撞向桥梁,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易于实现的特点。
A bridge anticollision c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梁防撞索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防护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桥梁防撞索。
技术介绍
随着桥梁数量的增多、船舶尺度的增大和船舶的速度提高,桥梁遭遇船舶撞击的风险逐渐增大。导致船舶撞桥有两方面事故:一是船舶偏航撞击桥墩,包括撞击桥梁柱墩、副墩等;二是船舶超高撞击桥梁的横梁,包括桥梁横板、外挂管系等。从桥梁结构保护的角度来考虑,目前更多的解决办法是在桥墩上下游设置防撞墩或者在桥墩位置安装柔性防撞结构,但其只能保护桥墩的安全。而采用龙门架的方式保护桥梁的横梁结构,由于河道宽敞,其成本不亚于新建桥梁的投入,而且事故发生后的恢复成本也堪比桥梁事故的损失,故龙门架防撞结构在水上桥梁应用不切实际。由于各种原因,没有一种能保护水上桥梁横梁结构的有效措施。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桥梁防撞索,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桥梁防撞索,包括桥梁和河道,所述桥梁的一侧设置有防撞索所述防撞索包括两个立柱,所述立柱设于航道的两侧或者河道两岸,每个所述立柱顶端设置有滑轮,所述两个立柱通过钢索连接,所述钢索上设置有松紧弹簧所述钢索横跨河道两侧且绕过滑轮接入制动装置,所述钢索穿过制动装置与重力块连接,所述钢索的安装高度与桥梁通航孔净空高度相等,两个立柱之间的宽度与桥梁通航孔的净空宽度相等。进一步地,所述滑轮与制动装置中间设置有导向轮。进一步地,所述松紧弹簧位于两个立柱中间。进一步地,所述立柱安装在底座上,所述底座与立柱之间设置有斜向加强杆。进一步地,底座可以设置在两岸也可以设置在河床。进一步地,所述防撞索外侧包装有柔性材料。进一步地,所述柔性材料的材质为热塑性橡胶塑料层。进一步地,所述热塑性橡胶塑料层为聚乙烯层。进一步地,所述桥梁中间安装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正对防撞索。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当有超高船舶撞向防撞索,船舶的超高部分会挂上的钢索,钢索末端两侧安装有制动装置,制动装置来阻止钢索继续被拉伸,从而使得船只尽可能的在钢索的制定有效拉力范围内停下来;当在制动效果发生的同时,在钢索两侧装有重力块,船只继续前进,重力块利用自身重力进一步加强对船舶的拖航,从而最终阻止船只继续前进。钢索上安装有松紧弹簧,其作用为抵御风的影响,保持钢索稳定处于防撞高度水平,钢索上安装有柔性材料,其作用为减低船舶超高部分撞上钢索后的损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易于实现;2.本装置无论是建设成本或维护成本都具有足够的优势;3.本专利技术的基座和立柱本身具有防偏航船舶撞击的效果,无须重复建设防撞墩,大大节省投入;4.对于较长的桥梁或较大吨位的船舶等级,可以通过分段设置防撞钢索和多层次设置防撞钢索的方式,对桥梁提供全面的防撞保护;5.本装置相比于传统的龙门架防撞设施更具有适合水上桥梁特定的可行性和优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一种桥梁防撞索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一种桥梁防撞索的立柱一侧结构示意图;图3是一种桥梁防撞索的立柱设置在河道内的俯视图;图4是一种桥梁防撞索的立柱设置在岸边的俯视图;图5是一种桥梁防撞索的钢索受力状态下的示意图。图中:1.重力块,2.立柱,3.滑轮,4.制动装置,5.钢索,6.松紧弹簧,7.导向轮,8.底座,9.斜向加强杆,10.桥梁,11.摄像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专利技术做出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桥梁防撞索,包括桥梁10和河道,所述桥梁10的一侧或者两侧设置有防撞索,所述防撞索包括两个立柱2,所述立柱2设于航道的两侧或者河道两岸,每个所述立柱2顶端设置有滑轮3,所述两个立柱2通过钢索5连接,所述钢索5上设置有松紧弹簧6,所述钢索5横跨河道两侧且绕过滑轮3接入制动装置4,所述钢索5穿过制动装置4与重力块1连接,所述钢索5的安装高度与桥梁通航孔净空高度相等,两个立柱2之间的宽度与桥梁通航孔的净空宽度相等。根据上述内容,所述桥梁10中间安装有摄像头11,所述摄像头11正对防撞索1。当有超高船舶撞向防撞索,船舶的超高部分会挂上的钢索5,钢索5末端两侧安装有制动装置4,制动装置4来阻止钢索继续被拉伸,从而使得船只尽可能的在钢索的制定有效拉力范围内停下来;当在制动效果发生的同时,在钢索5两侧装有重力块1,船只继续前进,重力块1利用自身重力进一步加强对船舶的拖航,从而最终阻止船只继续前进。钢索5上安装有松紧弹簧6,其作用为抵御风的影响,保持钢索5稳定处于防撞高度水平。桥梁中间装有摄像头11,对过往船只起到监控的作用,发现船只撞向桥梁时,能够通知工作人员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船只撞击桥梁带来的损失。根据上述内容,所述滑轮3与制动装置4中间设置有导向轮7。导向轮7的作用是使钢索5沿固定路径接入制动装置4,方便简单,而且实用。根据上述内容,所述松紧弹簧6位于两个立柱2中间。松紧弹簧6的作用是为了保持两个立柱2之间的钢索5能够绷紧,同时使钢索具有一定的回弹功能,使钢索5在阻止船只继续前进时能够更好的发挥作用,设置在两个立柱2中间,在两个立柱2附近各设置一个松紧弹簧6。根据上述内容,所述立柱2安装在底座8上,所述底座8与立柱2之间设置有斜向加强杆9。在底座8与立柱2之间设置有斜向加强杆9,可以使立柱2更加结实的固定在底座8上,当船只撞向钢索5时,不易被折断。根据上述内容,底座8可以设置在两岸也可以设置在河床。根据上述内容,所述防撞索外侧包装有柔性材料。防撞索外侧包装有柔性材料,可保护船只与钢索5接触时,船体表面不被钢索5轻易划破,减低船舶超高部分撞上钢索后的损害。根据上述内容,所述柔性材料的材质为热塑性橡胶塑料层。热塑性塑料层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耐压缩变形性和便于加工的优点,因此在碰撞的时候能够更好吸能,加工方便使得其在更换的时候更方便。根据上述内容,所述热塑性橡胶塑料层为聚乙烯层。聚乙烯层具有耐腐蚀和抗氧化性能,适合在湿度大的地方使用。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桥梁防撞索,其特征在于,包括桥梁(10)和河道,所述桥梁(10)的一侧或两侧设置有防撞索,所述防撞索包括两个立柱(2),所述立柱设于航道的两侧或者河道两岸,每个所述立柱(2)顶端设置有滑轮(3),所述两个立柱(2)通过钢索(5)连接,所述钢索(5)上设置有松紧弹簧(6),所述钢索(5)横跨河道两侧且绕过滑轮(3)接入制动装置(4),所述钢索(5)穿过制动装置(4)与重力块(1)连接,钢索(5)的安装高度与桥梁通航孔的净空高度相等,两个立柱(2)之间的宽度与桥梁通航孔的净空宽度相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防撞索,其特征在于,包括桥梁(10)和河道,所述桥梁(10)的一侧或两侧设置有防撞索,所述防撞索包括两个立柱(2),所述立柱设于航道的两侧或者河道两岸,每个所述立柱(2)顶端设置有滑轮(3),所述两个立柱(2)通过钢索(5)连接,所述钢索(5)上设置有松紧弹簧(6),所述钢索(5)横跨河道两侧且绕过滑轮(3)接入制动装置(4),所述钢索(5)穿过制动装置(4)与重力块(1)连接,钢索(5)的安装高度与桥梁通航孔的净空高度相等,两个立柱(2)之间的宽度与桥梁通航孔的净空宽度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防撞索,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3)与制动装置(4)中间设置有导向轮(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防撞索,其特征在于,所述松紧弹簧(6)位于两个立柱(2)中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文峰,龚鑫鹏,韩斌,陈敬普,魏操,余岸,范晓月,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海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