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聚单糖的温度响应型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印迹磁性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448880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0:31
一种基于聚单糖的温度响应型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印迹磁性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包括磁性纳米颗粒和附着在磁性纳米颗粒表面的聚单糖温度响应型聚合物层。该材料以磁性纳米颗粒、模板分子、单糖类功能性单体和温度响应型单体为主要原料,通过表面印迹法,制备得到。该材料以磁性纳米颗粒为基质,将单糖类功能性单体、温度响应型单体(和辅助单体)共同应用于印迹材料的制备,该印迹材料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具有优异的吸附能力和特异性识别能力,只需通过调节温度即可实现在水相中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完全可逆性捕获与释放,且该材料重复利用度高,在复杂生物基质中的药物释放或分离富集领域具有很大优势。

Temperature responsive aminoglycoside antibiotic imprinted magnetic nanoparticles based on polymonosaccharide and its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聚单糖的温度响应型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印迹磁性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境响应型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聚单糖的温度响应型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印迹磁性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是一类重要的抗生素,已被广泛应用于我国畜牧业领域,也常常作为促生长剂添加于饲料中。但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具有耳毒性、神经毒性、肾毒性、变态反应等,其中以永久不可逆的耳毒性最为突出。因此,发展能够选择性捕获和释放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材料十分重要。分子印迹技术因其易于制备、稳定性高、特异性识别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固相萃取、药物释放等领域。目前,文献已报道了少数几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印迹材料,但是现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印迹材料的工作环境仍然依赖于传统的反相或反相/离子交换混合色谱模式,即目标分析物的洗脱步骤需要采用一定比例有机溶剂或高浓度盐。含有高浓度盐的洗脱溶液与质谱系统不兼容,而且苛刻的洗脱条件无法满足体内或体外药物释放应用需求。近年来,温度响应型分子印迹材料因其能够通过改变温度实现模板分子的捕获与释放,引起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印迹磁性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印迹磁性纳米颗粒包括磁性纳米颗粒和位于所述磁性纳米颗粒外表面的聚单糖温度响应型聚合物层;/n优选地,所述印迹磁性纳米颗粒的平均粒径范围为10~100nm;/n优选地,所述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印迹磁性纳米颗粒的温度响应范围为10~6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印迹磁性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印迹磁性纳米颗粒包括磁性纳米颗粒和位于所述磁性纳米颗粒外表面的聚单糖温度响应型聚合物层;
优选地,所述印迹磁性纳米颗粒的平均粒径范围为10~100nm;
优选地,所述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印迹磁性纳米颗粒的温度响应范围为10~6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迹磁性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单糖温度响应型聚合物层选自由单糖类功能性单体和温度响应型单体形成的聚合物层,和/或由单糖类功能性单体、温度响应型单体和辅助单体形成的聚合物层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单糖类功能性单体选自含不饱和键的取代基功能化的单糖;
优选地,所述温度响应型单体选自N-烷基丙烯酰胺类温度响应型单体、寡聚乙二醇类温度响应型单体和乙烯基己内酰胺类温度响应型单体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辅助单体选自水溶性乙烯基单体。


3.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或2所述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印迹磁性纳米颗粒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包括:磁性纳米颗粒、模板分子、单糖类功能性单体和温度响应型单体;
优选地,所述磁性纳米颗粒任意选自所有能够进一步引发自由基聚合或直接参与自由基聚合的磁性纳米颗粒;
优选地,所述组合物还包括辅助单体、交联剂、配体和过渡态金属盐;
优选地,所述模板分子选自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其硫酸盐和其所共有的亚结构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单糖类功能性单体、温度响应型单体和辅助单体具有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义;
优选地,所述模板分子、磁性纳米颗粒、温度响应型单体、单糖类功能性单体的质量比为(10~100):(10~100):(1~80):(10~5000);
优选地,所述磁性纳米颗粒、辅助单体、交联剂、配体、过渡态金属盐的质量比为(10~100):(0~5000):(1~5000):(1~100):1。


4.权利要求1或2所述印迹磁性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磁性纳米颗粒、模板分子、单糖类功能性单体和温度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楠邱静钱永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