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面向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建筑物防水网,包括支撑板和防水板,所述支撑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所述支撑板的内部以第一隔板为轴面对称开设有数量为两个的第一滑槽;当该防水网受到撞击时,挤压防水板向支撑板运动,进而通过第一连杆推动活塞,进而挤压第一弹簧,位于支撑板一侧的弹片受到挤压而产生形变,同时撞击力会挤压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四连杆和第五连杆,连杆通过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分别挤压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形变的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第三弹簧和弹片将撞击力转化为机械能,保护防水板,由于遮阳板可以遮挡阳光,可以防止防水板受到高温影响,增加防水板的使用寿命。
A building waterproof net for sponge city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面向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建筑物防水网
本技术涉及建筑防水
,具体为一种面向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建筑物防水网。
技术介绍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为防止水对建筑物某些部位的渗透而从建筑材料上和构造上所采取的措施。防水多使用在屋面、地下建筑、建筑物的地下部分和需防水的内室和储水构筑物等。按其采取的措施和手段的不同,分为材料防水和构造防水两大类。材料防水是靠建筑材料阻断水的通路,以达到防水的目的或增加抗渗漏的能力,如卷材防水、涂膜防水、混凝土及水泥砂浆刚性防水以及粘土、灰土类防水等。构造防水则是采取合适的构造形式,阻断水的通路,以达到防水的目的,如止水带和空腔构造等。建筑防水是为了避免水对建筑物的危害,在外围护结构和地下室等部位所采取的防御措施。包括防水构造处理和防水材料的选择。常用的防水构造方法有构造防水和材料防水两种。由于现有的建筑防水网为单层设计,结构简单,弹性较差,因而其抗撞击性能较差,稍有碰撞便会损坏防水网,影响使用,另一方面,现有的防水网的材质一般选用沥青或橡胶,然而这两种材质的耐热性都较差,在阳光的暴晒下会发生形变,影响防水网的寿命,为此,提出一种面向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建筑物防水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面向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建筑物防水网,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面向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建筑物防水网,包括支撑板和防水板,所述支撑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所述支撑板的内部以第一隔板为轴面对称开设有数量为两个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支撑板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五连杆,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五连杆和第二连杆远离第二转轴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支撑板的内侧壁,所述第二弹簧位于第一滑槽的内部。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转轴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杆,所述第二转轴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四连杆,所述防水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隔板,所述防水板的内部以第二隔板为轴面对称开设有数量为两个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部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远离第二转轴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远离第二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防水板的内壁,所述第三弹簧位于第二滑槽的内部。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以第一凹槽的轴线为对称轴的数量为两个的弹片,所述防水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数量为四个的支架,所述支架远离防水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遮阳板。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内部开设有数量为两个的第一凹槽,支撑板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位于第一凹槽的内部,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远离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远离活塞的一端与防水板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凹槽的形状为三角形。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防水板靠近遮阳板的一侧开设有U型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该防水网受到撞击时,挤压防水板向支撑板运动,进而通过第一连杆推动活塞,进而挤压第一弹簧,位于支撑板一侧的弹片受到挤压而产生形变,同时撞击力会挤压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四连杆和第五连杆,连杆通过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分别挤压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形变的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第三弹簧和弹片将撞击力转化为机械能,保护防水板,由于遮阳板可以遮挡阳光,可以防止防水板受到高温影响,增加防水板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的A区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滑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防水板的侧视图。图中:1、支撑板;2、防水板;3、遮阳板;4、支架;5、活塞;6、第一凹槽;7、第一弹簧;8、第一连杆;9、弹片;10、U型槽;11、第一滑槽;12、第一滑杆;13、第二弹簧;14、第二连杆;15、第二凹槽;16、第一转轴;17、第三连杆;18、第三凹槽;19、第二滑槽;20、第三弹簧;21、第二滑杆;22、第四连杆;23、第二转轴;24、第五连杆;25、第一隔板;26、第二隔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面向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建筑物防水网,包括支撑板1和防水板2,所述支撑板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25,所述支撑板1的内部以第一隔板25为轴面对称开设有数量为两个的第一滑槽11,所述第一滑槽11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凹槽15,所述支撑板1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23,所述第二转轴23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五连杆24,所述第二转轴23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16,所述第一转轴16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杆14,所述第五连杆24和第二连杆14远离第二转轴23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杆12,所述第一滑杆12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3,所述第二弹簧13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支撑板1的内侧壁,所述第二弹簧13位于第一滑槽11的内部。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第一转轴16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杆17,所述第二转轴23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四连杆22,所述防水板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隔板26,所述防水板2的内部以第二隔板26为轴面对称开设有数量为两个的第二滑槽19,所述第二滑槽19的内部开设有第三凹槽18,所述第三连杆17和第四连杆22远离第二转轴23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滑杆21,所述第二滑杆21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20,所述第三弹簧20远离第二滑杆2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防水板2的内壁,所述第三弹簧20位于第二滑槽19的内部,第二滑杆21滑动连接于第二滑槽19内部,第一滑杆12滑动连接于第一滑槽11的内部,第二弹簧13和第三弹簧20,可以将撞击力转化为弹性势能。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支撑板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以第一凹槽6的轴线为对称轴的数量为两个的弹片9,所述防水板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数量为四个的支架4,所述支架4远离防水板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遮阳板3,弹片9可以将撞击力转化为机械能,遮阳板3可以遮挡阳光。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支撑板1的内部开设有数量为两个的第一凹槽6,支撑板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面向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建筑物防水网,包括支撑板(1)和防水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25),所述支撑板(1)的内部以第一隔板(25)为轴面对称开设有数量为两个的第一滑槽(11),所述第一滑槽(11)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凹槽(15),所述支撑板(1)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23),所述第二转轴(23)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五连杆(24),所述第二转轴(23)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16),所述第一转轴(16)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杆(14),所述第五连杆(24)和第二连杆(14)远离第二转轴(23)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杆(12),所述第一滑杆(12)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3),所述第二弹簧(13)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支撑板(1)的内侧壁,所述第二弹簧(13)位于第一滑槽(11)的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向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建筑物防水网,包括支撑板(1)和防水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25),所述支撑板(1)的内部以第一隔板(25)为轴面对称开设有数量为两个的第一滑槽(11),所述第一滑槽(11)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凹槽(15),所述支撑板(1)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23),所述第二转轴(23)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五连杆(24),所述第二转轴(23)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16),所述第一转轴(16)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杆(14),所述第五连杆(24)和第二连杆(14)远离第二转轴(23)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杆(12),所述第一滑杆(12)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3),所述第二弹簧(13)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支撑板(1)的内侧壁,所述第二弹簧(13)位于第一滑槽(11)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建筑物防水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16)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杆(17),所述第二转轴(23)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四连杆(22),所述防水板(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隔板(26),所述防水板(2)的内部以第二隔板(26)为轴面对称开设有数量为两个的第二滑槽(19),所述第二滑槽(19)的内部开设有第三凹槽(18),所述第三连杆(17)和第四连杆(22)远离第二转轴(23)的一端分别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凯斌,许娟,
申请(专利权)人:陈凯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