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车辆的侧墙板、侧墙板的成型方法及成型模具技术

技术编号:24486148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辆的侧墙板、侧墙板的成型方法及成型模具,侧墙板,包括:第一侧壁,内壁上具有第一凹槽;第二侧壁,分别具有第一腰形通槽,对称连接在第一侧壁的两端;第三侧壁,连接在两个第二侧壁之间,与第一侧壁之间对面设置,并且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形成第一空腔;阶梯框架,一侧连接在第一侧壁的底部,与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之间具有第一缺口,并且中间部位具有与第一空腔对齐的第二空腔;以及挡边,分别连接在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的顶部边缘的下表面上;通过成型模具,使得侧墙板被成型,克服了侧墙板的形状较复杂,在成型时,成型质量相对较差,成型速度慢,而且不环保的技术问题。

Forming method and mould of side wall board and side wall board of rail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车辆的侧墙板、侧墙板的成型方法及成型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
,具体的说是一种轨道车辆的侧墙板、侧墙板的成型方法及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轨道车辆中会使用到很多内装饰墙板,比如侧墙板;传统的侧墙板的一般采用玻璃钢材质,由于侧墙板的形状较复杂,厚度较薄,在成型时,表面易产生缺胶、变形等缺陷,成型质量相对较差,成型速度慢,而且不环保。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轨道车辆的侧墙板、侧墙板的成型方法及成型模具,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侧墙板的形状较复杂,厚度较薄,在成型时,成型质量相对较差,成型速度慢,而且不环保的技术问题。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轨道车辆的侧墙板,包括:第一侧壁,断面为折弯结构,内壁上具有第一凹槽;两个第二侧壁,断面为弧形结构,分别具有第一腰形通槽,对称连接在所述第一侧壁的两端;第三侧壁,断面为弧形结构,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二侧壁之间,与所述第一侧壁之间对面设置,并且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形成第一空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车辆的侧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侧壁(10),断面为折弯结构,内壁上具有第一凹槽(11);/n两个第二侧壁(20),断面为弧形结构,分别具有第一腰形通槽(21),对称连接在所述第一侧壁(10)的两端;/n第三侧壁(30),断面为弧形结构,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二侧壁(20)之间,与所述第一侧壁(10)之间对面设置,并且与所述第一侧壁(10)和所述第二侧壁(20)之间形成第一空腔(40);/n阶梯框架(50),一侧连接在所述第一侧壁(10)的底部,与所述第二侧壁(20)和所述第三侧壁(30)之间具有第一缺口(60),并且中间部位具有与所述第一空腔(40)对齐的第二空腔(7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车辆的侧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侧壁(10),断面为折弯结构,内壁上具有第一凹槽(11);
两个第二侧壁(20),断面为弧形结构,分别具有第一腰形通槽(21),对称连接在所述第一侧壁(10)的两端;
第三侧壁(30),断面为弧形结构,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二侧壁(20)之间,与所述第一侧壁(10)之间对面设置,并且与所述第一侧壁(10)和所述第二侧壁(20)之间形成第一空腔(40);
阶梯框架(50),一侧连接在所述第一侧壁(10)的底部,与所述第二侧壁(20)和所述第三侧壁(30)之间具有第一缺口(60),并且中间部位具有与所述第一空腔(40)对齐的第二空腔(70);
以及挡边(80),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侧壁(10),所述第二侧壁(20)和所述第三侧壁(30)的顶部边缘的下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的侧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10)和所述第三侧壁(30)的上表面,凸出在所述第二侧壁(20)的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的侧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11),由前往后平面投影后为长方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的侧墙板,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戈建鸣张怀林蔡银平黄振振
申请(专利权)人:今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