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GMT后防撞梁及其制造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85935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GMT后防撞梁及其制造工艺,涉及到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包括H型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H型主体的一端设置有拖车钩套筒腔,所述拖车钩套筒腔的内部设置有拖车钩套筒,所述拖车钩套筒卡接在拖车钩套筒腔的内部,所述拖车钩套筒的内部设置有拖车钩。有益效果:通过热压一体化成型,通过结构优化设计,在吸能盒区域,通过两种或三种以上的复合材料结构,替代现有金属吸能盒结构,实现防撞梁的一体化,该一体化GMT设计,可以简化现有生产工艺和现场安装工艺,同时,由于部件集成度高,可以大大规避部件间的累计误差,轻量化效果佳:在累计项目中,实现40%左右的轻量化效果,工艺过程简便:一体化成型的方式,去除了所有的焊接工艺。

A kind of GMT anti-collision beam and its manufacturing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GMT后防撞梁及其制造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GMT后防撞梁及其制造工艺。
技术介绍
近年来,中国汽车行业蓬勃发展,自主开发能力的提高势在必行。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观念的改变,给汽车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随着生活观念的改变,人们对汽车的舒适性、安全性、环保性和经济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提高燃油经济性,汽车的轻量化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试验方法的局限性在于必须在设计样车制造出来以后才能进行试验分析,根据试验结果再进行修改设计,最终得到一个较好的设计方案,但这种方法时间周期长、试验费用高,理论分析计算可以在没有样车的情况下,在设计过程中进行,从而能减少样车的制造数量和试验次数,节约开发成本缩短开发周期。目前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车身模态的有限元分析方法,车身的轻量化设计对提高汽车的经济型、环保性和动力性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已经成为当前汽车技术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目前车身轻量化主要有两个途径:一个是改进车身结构设计。主要思想是充分利用材料的性能,在保证汽车的安全性和强度特性的前提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GMT后防撞梁,包括:H型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H型主体(1)的一端设置有空腔(4),所述空腔(4)的内部设置有拖车钩套筒(3),所述拖车钩套筒(3)卡接在空腔(4)的内部,所述拖车钩套筒(3)的内部设置有拖车钩(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GMT后防撞梁,包括:H型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H型主体(1)的一端设置有空腔(4),所述空腔(4)的内部设置有拖车钩套筒(3),所述拖车钩套筒(3)卡接在空腔(4)的内部,所述拖车钩套筒(3)的内部设置有拖车钩(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GMT后防撞梁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一:开启网带式烘箱,当烘箱达到设定温度165摄氏度后开启网式传送带,调节网带松紧螺栓,收紧网带,将裁切好的GMT板材放在烘箱放料段,便于取料放料;
步骤二:当烘箱温度达到210摄氏度时后开始生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鑫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开捷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