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芯铸锭炉用隔热笼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8451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硅芯铸锭炉用隔热笼结构,一种硅芯铸锭炉用隔热笼结构,硅芯铸锭炉用隔热笼结构包括:上笼体,所述上笼体为长方形且边角上设置有边框条,包括内角板一、外角板和拉板,所述内角板二首尾相接构成上笼体的上框架;下笼体,所述下笼体为长方形且边角上设置有边框条,设置于上笼体的下方,包括拉板和内角板二,所述内角板二首尾相接构成下龙体的下框架,该下框架与地面接触,所述拉板互相平行设置且设置于外角板和内角板二之间;拉板,包括支撑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对称设置于支撑部的两端,所述支撑部和所述连接部之间设置有弧形过渡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合理、使用效果好,不会因为使用或者运输变形的特点。

A heat insulation cage structure for ingot furnace with silicon co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硅芯铸锭炉用隔热笼结构
本技术属于隔热笼
,涉及一种硅芯铸锭炉用隔热笼结构。
技术介绍
硅芯铸锭炉是多晶硅转化为多晶硅芯工艺过程中的必要设备。多晶硅作为现代信息社会的关键支撑材料,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多晶材料之一。硅芯铸锭炉用隔热笼结构的作用如下:在硅芯铸锭炉作业过程中,需要通过安装隔热笼后再去安装热场。现有技术中的硅芯铸锭炉隔热笼都是采用焊接的方式制成,而且容积较小,为中心对称结构,容易造成焊接变形或者运输变形,加工难度和加工成本高等现象;再者,如若隔热笼不为中心对称结构,采用现有技术的焊接等方式的结构,在具体工作过程,抽真空高温且反复加热过程中会发生隔热笼变形的现象,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由于变形量的不同,现有技术的隔热笼结构会使得变形更加严重,进一步的影响生产的进行和隔热笼的使用寿命。综上所述,为解决现有的隔热笼结构上的不足,本技术设计了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效果好的硅芯铸锭炉用隔热笼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效果好的硅芯铸锭炉用隔热笼结构。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硅芯铸锭炉用隔热笼结构,硅芯铸锭炉用隔热笼结构包括:上笼体,所述上笼体为长方形且边角上设置有边框条,包括内角板一、外角板和拉板,所述内角板二首尾相接构成上笼体的上框架,所述外角板首尾相接构成下笼的下框架,所述拉板互相平行设置于内角板一和外角板之间;下笼体,所述下笼体为长方形且边角上设置有边框条,设置于上笼体的下方,包括拉板和内角板二,所述内角板二首尾相接构成下龙体的下框架,该下框架与地面接触,所述拉板互相平行设置且设置于外角板和内角板二之间;拉板,包括支撑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对称设置于支撑部的两端,所述支撑部和所述连接部之间设置有弧形过渡部。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连接部的垂直方向设置有加强筋一。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上笼体的宽度方向上至少设置两个平行设置的吊板,所述吊板为U型且两端设置有吊块。作为进一步的改进,两个内角板一的连接处皆设置有固定板。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吊块包括起吊部和连接端,所述起吊部为倒U型,所述连接端对称设置于起吊部的两端。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起吊部的顶面中心位置设置有起吊孔,所述连接端的端部设置有避让槽。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起吊孔为圆形。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起吊部的顶面两端沿着竖直方向设置有加强筋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结构设置合理,通外角板和内角板以及拉板的拼接结构的设计,能够使得作业的简单化,降低劳动强度和成本,提高了效率;硅芯铸锭炉用新型隔热笼结构以及拉板的结构设计,降低了加工的难度和运输或者高温工作过程中造成的变形量;拼接式安装方式安装便捷,运输方便,便于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硅芯铸锭炉用隔热笼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硅芯铸锭炉用隔热笼结构的主示图;图3是本技术硅芯铸锭炉用隔热笼结构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硅芯铸锭炉用隔热笼结构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硅芯铸锭炉用隔热笼结构的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本技术硅芯铸锭炉用隔热笼结构中吊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硅芯铸锭炉用隔热笼结构中吊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硅芯铸锭炉用隔热笼结构中拉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硅芯铸锭炉用隔热笼结构,2-上笼体,3-下笼体,31-内角板一,33-外角板,4-拉板,41-支撑部,42-连接部,421-弧形过渡部,43-加强筋一,5-吊板,51-吊块,511-起吊部,512-连接端,513-避让槽,514-加强筋二,6-固定板,7-边框条,8-起吊孔,9-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如图1~8所示,本硅芯铸锭炉用隔热笼结构包括:一种硅芯铸锭炉用隔热笼结构,硅芯铸锭炉用隔热笼结构包括:至少双层结构的上笼体2和下笼体3,上笼体2,为长方形,包括内角板一31、外角板33和拉板4,所述内角板32首尾相接构成上笼体2的上框架,所述外角板33首尾相接构成下笼的下框架,所述拉板4互相平行设置于内角板一31和外角板33之间;下笼体3,为长方形,设置于上笼体的下方,包括拉板4和内角板二32,所述内角板二32首尾相接构成下龙体3的下框架,该下框架与地面接触,所述拉板4互相平行设置且设置于外角板33和内角板二32之间;拉板4,包括支撑部41和连接部42,所述连接部42对称设置于支撑部41的两端,所述支撑部41和所述连接部42之间设置有弧形过渡部421。现有技术中的硅芯铸锭炉隔热笼都是采用焊接的方式制成,而且容积较小,为中心对称结构,容易造成焊接变形或者运输变形,加工难度和加工成本高等现象;再者,如若隔热笼不为中心对称结构,采用现有技术的焊接等方式的结构,在具体工作过程,抽真空高温且反复加热过程中会发生隔热笼变形的现象,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变形量的不同而且长度方向上变形量大,现有技术的隔热笼的结构无法满足需求,进一步的影响生产的进行和隔热笼的使用寿命。如图1~3所示,为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硅芯铸锭炉用隔热笼结构,硅芯铸锭炉用隔热笼结构为双层结构上笼体2和下笼体3,通过在上笼统2和下笼体3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相互平行设置的拉板4。本实施例中,在长度方向上,拉板4设置的个数为九个;在宽度方向上,拉板4设置的个数为两个,由于上笼体2和下笼体3为长方形的结构,通过在拉板4的支撑部41和连接部42之间设置有弧形过渡部421,当在高温的情况下,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的变形量不一致,由于拉板4上的弧形过渡部421的设置,使得在长度方向上能够承受一定的变形量,上笼体2和下笼体3不会变形。技术在运输过程中,也有较佳的承受作用。实施例2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仅在于:所述连接部42的垂直方向设置有加强筋一43。垂直设置的加强筋一43使得拉板4的整体强度提升,上笼体2和下笼体3的结构稳定性进一步的提升,使用过程中不易变形,承受较高的温度。实施例3实施例3与实施例2的区别仅仅在于:所述上笼体2的宽度方向上至少设置两个平行设置的吊板5,所述吊板为U型且两端设置有吊块51。两个内角板一31的连接处皆设置有固定板6。吊板5的两端设置有若干安装孔,通过螺钉可以将吊板5与上笼体2进一步固定。如图1~3所示,本技术的硅芯铸锭炉用隔热笼结构上通过吊块51的设置使得方便对勾通过吊块51对钩吊位置进行适应性的调整,从而方便使得隔热笼的中心位于铸锭炉的中垂线上,保证了隔热笼能够在提升装置的作用下,快速定位和悬吊。上笼体2和下笼体3上皆设置有固定板6,如图1所示,固定板设置于相互连接的内角板一31的连接处且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硅芯铸锭炉用隔热笼结构,其特征在于,硅芯铸锭炉用隔热笼结构(1)包括:/n上笼体(2),所述上笼体为长方形且边角上设置有边框条(7),包括内角板一(31)、外角板(33)和拉板(4),所述内角板二(32)首尾相接构成上笼体(2)的上框架,所述外角板(33)首尾相接构成下笼的下框架,所述拉板(4)互相平行设置于内角板一(31)和外角板(33)之间;/n下笼体(3),所述下笼体为长方形且边角上设置有边框条(7),设置于上笼体的下方,包括拉板(4)和内角板二(32),所述内角板二(32)首尾相接构成下笼体(3)的下框架,该下框架与地面接触,所述拉板(4)互相平行设置且设置于外角板(33)和内角板二(32)之间;/n拉板(4),包括支撑部(41)和连接部(42),所述连接部(42)对称设置于支撑部(41)的两端,所述支撑部(41)和所述连接部(42)之间设置有弧形过渡部(4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芯铸锭炉用隔热笼结构,其特征在于,硅芯铸锭炉用隔热笼结构(1)包括:
上笼体(2),所述上笼体为长方形且边角上设置有边框条(7),包括内角板一(31)、外角板(33)和拉板(4),所述内角板二(32)首尾相接构成上笼体(2)的上框架,所述外角板(33)首尾相接构成下笼的下框架,所述拉板(4)互相平行设置于内角板一(31)和外角板(33)之间;
下笼体(3),所述下笼体为长方形且边角上设置有边框条(7),设置于上笼体的下方,包括拉板(4)和内角板二(32),所述内角板二(32)首尾相接构成下笼体(3)的下框架,该下框架与地面接触,所述拉板(4)互相平行设置且设置于外角板(33)和内角板二(32)之间;
拉板(4),包括支撑部(41)和连接部(42),所述连接部(42)对称设置于支撑部(41)的两端,所述支撑部(41)和所述连接部(42)之间设置有弧形过渡部(4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芯铸锭炉用隔热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42)的垂直方向设置有加强筋一(43)。


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金海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晶阳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