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轧中间坯剪切压接后带尾剪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8360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轧中间坯剪切压接后带尾剪切装置,属于带钢剪切压接设备领域。该装置通过采用液压缸驱动带机械限位的下剪切装置升降,以实现对中间坯下表面带尾的背向被动剪切;通过直线位移传感器精确控制上剪切装置升降,以实现对不同厚度中间坯连接带头的高度定位;采用液压平移装置驱动上剪切装置平移,实现对中间坯上表面带头的背向主动剪切;上、下刀刃采用L型结构型式,满足在切断带头、带尾与中间坯的残留连接面的同时,去除带头带尾与中间坯之间的粘连,从而达到去除带头带尾的同时,避免带头和带尾与中间坯粘连不脱落和避免对中间坯的结合面造成撕裂影响。

Shear device of strip end after shearing and pressing of hot rolling intermediate bill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轧中间坯剪切压接后带尾剪切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带钢剪切压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轧中间坯剪切压接后带尾剪切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板带热连轧精轧机组生产均以单块中间坯进行轧制,进精轧机组时的穿带、加速轧制、减速轧制、抛钢、甩尾等过程不可避免。因此,难以保证带钢头尾厚差和穿带质量均匀性,轧制作业率、成材率也受到一定限制。随着汽车、家电等行业对薄板质量的新的更高要求,尺寸、形状精度、表面和内在质量已成为同等重要的质量关键。热轧带钢无头轧制技术在超薄热带轧制、板厚精度控制、板带整长性能稳定性控制以及提高生产率等方面显示出传统热带轧制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中间坯连接技术是无头轧制的关键技术,目前包括有:叠轧压接法、剪切压接法、焊接法、机械连接法、还原火焰处理连接法、直接通电连接法、感应加热连接法和激光焊接法等。剪切压接法由于其节奏快、占地少、连接效果优等优点备受青睐。但通过剪切压接处理后的中间坯上面留存有200mm长的带头、下面则留存有200mm长的带尾需要处理,如果处理不善,则会导致带尾与中间坯粘连不脱落或造成中间坯结合面的撕裂,这些问题均会影响后续工序的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轧中间坯剪切压接后带尾剪切装置,用于中间坯剪切压接后带尾的剪切,以避免带头、带尾与中间坯粘连不脱落或是避免对中间坯结合面所造成的不良影响。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热轧中间坯剪切压接后带尾剪切装置,包括上剪切装置与下剪切装置;上剪切装置通过上剪切升降装置安装在移动台上并可在上剪切升降装置的驱动下上下移动,与平移装置相连的移动台安装在水平设置的直线导轨Ⅰ上,在平移装置的驱动下,移动台可沿直线导轨Ⅰ左右移动;下剪切装置设置在上剪切装置的下方,其与下剪切升降装置相连并由下剪切升降装置驱动其沿竖直设置的直线导轨Ⅱ上下移动;上剪切装置中的上剪刃与下剪切装置中的下剪刃均为L形结构,上剪刃的顶压端面与下剪刃的顶压端面相对设置、且上剪刃的刃口与下剪刃的刃口相向设置。进一步,还包括固定框架,直线导轨Ⅰ与平移装置水平设置在固定框架的顶部,直线导轨Ⅱ竖直设置在固定框架的下部。进一步,上剪切装置包括上刀座,上剪刃通过锁紧螺柱以及锁紧块与上刀座可拆卸连接;移动台上设有导向孔,上刀座安装在导向孔中并与穿过导向孔的上剪切升降装置相连;下剪切装置包括下刀座,下剪刃通过锁紧螺柱以及锁紧块与下刀座可拆卸连接;下刀座设置在直线导轨Ⅱ上并与下剪切升降装置的伸缩端相连。进一步,直线导轨Ⅱ中包含固定轨道以及移动块,移动块设置在固定轨道上并可沿固定轨道行走,与下剪切升降装置相连的下刀座设置在移动块上。进一步,直线导轨Ⅱ的固定轨道顶部处设有限位台。进一步,限位台与固定轨道均固设在固定框架上,下刀座上对应设有与限位台相配合的槽口。进一步,上剪切升降装置与下剪切升降装置均为液压缸,其中上剪切升降装置的尾端安装有直线位移传感器。进一步,平移装置为平移液压缸。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该装置通过采用液压缸驱动带机械限位的下剪切装置升降,以实现对中间坯下表面带尾的背向被动剪切;通过直线位移传感器精确控制上剪切装置升降,以实现对不同厚度中间坯连接带头的高度定位;采用液压平移装置驱动上剪切装置平移,实现对中间坯上表面带头的背向主动剪切;上、下刀刃采用L型结构型式,满足在切断带头、带尾与中间坯的残留连接面的同时,去除带头带尾与中间坯之间的粘连,从而达到去除带头带尾的同时,避免带头和带尾与中间坯粘连不脱落和避免对中间坯的结合面造成撕裂影响。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专利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优选的详细描述,其中:图1为热轧中间坯剪切压接后带尾剪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中间坯剪切压接变化状态图;图3为上剪切装置与上剪切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下剪切装置与下剪切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上剪切装置1、下剪切装置2、上剪切升降装置3、移动台4、平移装置5、直线导轨Ⅰ6、下剪切升降装置7、直线导轨Ⅱ8、中间坯9、固定框架10、直线位移传感器11、限位台12;上剪切装置中:上剪刃101、顶压端面1101、刃口1102、上刀座102、锁紧螺柱103、锁紧块104;下剪切装置中:下剪刃201、顶压端面2101、刃口2102、下刀座202、锁紧螺柱203、锁紧块204。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构想,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图4,为一种热轧中间坯剪切压接后带尾剪切装置,包括上剪切装置1与下剪切装置2;上剪切装置1通过上剪切升降装置3安装在移动台4上并可在上剪切升降装置3的驱动下上下移动,与平移装置5相连的移动台4安装在水平设置的直线导轨Ⅰ6上,在平移装置5的驱动下,移动台4可沿直线导轨Ⅰ6左右移动。下剪切装置2设置在上剪切装置1的下方,其与下剪切升降装置7相连并由下剪切升降装置7驱动其沿竖直设置的直线导轨Ⅱ8上下移动。上剪切装置1中的上剪刃101与下剪切装置2中的下剪刃201均为L形结构,上剪刃101的顶压端面1101与下剪刃201的顶压端面2101相对设置、且上剪刃101的刃口1102与下剪刃201的刃口2102相向设置。具体的,该装置中的下剪切装置2仅能通过下剪切升降装置7驱动其升降,以实现对中间坯9下表面带尾的背向被动剪切,而上剪切装置1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轧中间坯剪切压接后带尾剪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剪切装置与下剪切装置;上剪切装置通过上剪切升降装置安装在移动台上并可在上剪切升降装置的驱动下上下移动,与平移装置相连的移动台安装在水平设置的直线导轨Ⅰ上,在平移装置的驱动下,移动台可沿直线导轨Ⅰ左右移动;下剪切装置设置在上剪切装置的下方,其与下剪切升降装置相连并由下剪切升降装置驱动其沿竖直设置的直线导轨Ⅱ上下移动;上剪切装置中的上剪刃与下剪切装置中的下剪刃均为L形结构,上剪刃的顶压端面与下剪刃的顶压端面相对设置、且上剪刃的刃口与下剪刃的刃口相向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轧中间坯剪切压接后带尾剪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剪切装置与下剪切装置;上剪切装置通过上剪切升降装置安装在移动台上并可在上剪切升降装置的驱动下上下移动,与平移装置相连的移动台安装在水平设置的直线导轨Ⅰ上,在平移装置的驱动下,移动台可沿直线导轨Ⅰ左右移动;下剪切装置设置在上剪切装置的下方,其与下剪切升降装置相连并由下剪切升降装置驱动其沿竖直设置的直线导轨Ⅱ上下移动;上剪切装置中的上剪刃与下剪切装置中的下剪刃均为L形结构,上剪刃的顶压端面与下剪刃的顶压端面相对设置、且上剪刃的刃口与下剪刃的刃口相向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轧中间坯剪切压接后带尾剪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框架,直线导轨Ⅰ与平移装置水平设置在固定框架的顶部,直线导轨Ⅱ竖直设置在固定框架的下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轧中间坯剪切压接后带尾剪切装置,其特征在于:上剪切装置包括上刀座,上剪刃通过锁紧螺柱以及锁紧块与上刀座可拆卸连接;移动台上设有导向孔,上刀座安装在导向孔中并与穿过导向孔的上剪切升降装置相连;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爱民赵耀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赛迪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