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淤泥除臭管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8344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河道淤泥除臭管线,包括依次相连的竖向淤泥输送管、第一弯头、横向淤泥输送管,所述竖向淤泥输送管底部设有止回阀,所述止回阀的上端设有药剂输送装置,所述横向淤泥输送管的末端设有紫外消毒装置,所述紫外消毒装置包括紫外线发生器、紫外灯、淤泥输送凹槽,所述淤泥输送凹槽的两侧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长度大于所述横向淤泥输送管的外径,所述支撑柱的顶部设有挡板,所述紫外灯固定在所述挡板的下表面,所述紫外灯与所述紫外线发生器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去除河道淤泥中大部分的发臭物质,杀死河道淤泥中大部分的细菌,降低能耗,节约资源,避免河道淤泥离开水面后臭味挥发,撒布细菌,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A pipeline for deodorization of river sil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道淤泥除臭管线
本技术涉及污泥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河道淤泥除臭管线。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河道水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和破坏。受制于污水、污泥的收集、污染源的控制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城市河道普遍为纳污河道,这种情况将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受污染河道的河水滞留、河道淤积、水体浑浊,甚至出现黑臭的现象,使河道功能受到严重影响。淤泥的长期淤积可能会导致底质交换条件减弱,造成水体污染;也可能出现富营养化,影响水质和水体的生态平衡。如何处理处置河道淤泥,使其减量化、无害化并进行有效利用是世界各国共同重视的一个问题。河道淤泥一旦离开水面,往往伴随着强烈的恶臭味,并撒布细菌,不仅污染环境,而且可能会给人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河道淤泥除臭管线,通过设置药剂输送装置与紫外消毒装置,去除河道淤泥中大部分的发臭物质,杀死河道淤泥中大部分的细菌,避免河道淤泥离开水面后臭味挥发,撒布细菌,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河道淤泥除臭管线,包括竖向淤泥输送管和横向淤泥输送管,所述竖向淤泥输送管和横向淤泥输送管之间通过第一弯头连接,所述竖向淤泥输送管底部设有止回阀,所述止回阀的上端设有与所述竖向淤泥输送管相连的药剂输送装置,所述横向淤泥输送管的末端设有紫外消毒装置,所述紫外消毒装置包括紫外线发生器、紫外灯、淤泥输送凹槽,所述淤泥输送凹槽的两侧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长度大于所述横向淤泥输送管的外径,所述支撑柱的顶部设有挡板,所述紫外灯固定在所述挡板的下表面,所述紫外灯与所述紫外线发生器相连。作为优选,所述药剂输送装置包括竖向药剂输送管,通过第二弯头与所述竖向药剂输送管相连的加药管,所述加药管位于所述竖向淤泥输送管内部,所述加药管包括开口向上的药剂槽,通过铰链与所述药剂槽相连的单向片开关,所述单向片开关能完全覆盖所述药剂槽的开口,且所述单向片开关与铰接相对的另一侧超出所述药剂槽的开口边缘。作为优选,所述药剂槽开口的每一侧边顶部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单向片开关与所述药剂槽长度方向的一侧铰接,所述单向片开关为一横板,所述横板的长度与所述药剂槽的长度相同,所述横板的宽度大于所述药剂槽的宽度。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柱的长度比所述横向淤泥输送管的外径大20~50cm。作为优选,所述挡板与所述紫外灯均设为弧形,所述挡板与所述紫外灯的弧度与所述淤泥输送凹槽的弧度相同。作为优选,所述淤泥输送凹槽比所述挡板长3m以上。作为优选,所述紫外消毒装置与所述横向淤泥输送管活动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紫外消毒装置末端向下倾斜30°。作为优选,所述紫外灯至少设置三个,且等间距固定在所述挡板下表面。作为优选,所述淤泥输送凹槽内表面与所述挡板下表面均设有紫外线防护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河道淤泥除臭管线,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解决了河道淤泥处理投资大、能耗高的问题,通过设置的药剂输送装置与紫外消毒装置,能够去除河道淤泥中大部分的发臭物质,杀死河道淤泥中大部分的细菌,避免河道淤泥离开水面后臭味挥发,撒布细菌,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河道淤泥除臭管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河道淤泥除臭管线加药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河道淤泥除臭管线紫外消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竖向淤泥输送管、2-横向淤泥输送管、3-第一弯头、4-止回阀、5-紫外线发生器、6-紫外灯、7-淤泥输送凹槽、8-支撑柱、9-挡板、10-竖向药剂输送管、11-第二弯头、12-加药管、13-药剂槽、14-铰链、15-单向片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结合。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使用的术语中“上”、“下”、“左”、“右”等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等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如图1-3所示,一种河道淤泥除臭管线,包括竖向淤泥输送管1和横向淤泥输送管2,所述竖向淤泥输送管1和横向淤泥输送管2之间通过第一弯头3连接,所述竖向淤泥输送管1底部设有止回阀4,所述止回阀4的上端设有与所述竖向淤泥输送管2相连的药剂输送装置,所述横向淤泥输送管2的末端设有紫外消毒装置,所述紫外消毒装置包括紫外线发生器5、紫外灯6、淤泥输送凹槽7,所述淤泥输送凹槽7的两侧设有支撑柱8,所述支撑柱8的长度大于所述横向淤泥输送管2的外径,所述支撑柱8的顶部设有挡板9,所述紫外灯6固定在所述挡板9的下表面,所述紫外灯6与所述紫外线发生器5相连。所述止回阀能够防止污泥倒流,避免加入药剂的淤泥倒流至河道。通过向所述药剂输送装置中加入除臭药剂,使除臭药剂进入所述竖向淤泥输送管中,对淤泥进行除臭,通过所述紫外消毒装置消毒杀菌,避免最终输出的淤泥离开水面后臭味挥发,撒布细菌,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药剂输送装置包括竖向药剂输送管10,通过第二弯头11与所述竖向药剂输送管10相连的加药管12,所述加药管12位于所述竖向淤泥输送管1内部,所述加药管12包括开口向上的药剂槽13,通过铰链14与所述药剂槽13相连的单向片开关15,所述单向片开关15能完全覆盖所述药剂槽13的开口,且所述单向片开关15与铰接相对的另一侧超出所述药剂槽13的开口边缘。当河道淤泥进行输送时,向所述竖向药剂输送管中一直添加除臭药剂,所述除臭药剂通过重力作用以及压力作用流入药剂槽,淤泥的动能推动超出所述药剂槽开口边缘的单向片开关,使所述药剂槽的开口打开,使除臭药剂进入竖向药剂输送管中,与淤泥混合除臭。当淤泥倒流时,倒流的淤泥会使所述单向片开关扣合,完全覆盖所述药剂槽,避免倒流的淤泥进入所述药剂槽。可选地,所述药剂槽13开口的每一侧边顶部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单向片开关15与所述药剂槽13长度方向的一侧铰接,所述单向片开关15为一横板,所述横板的长度与所述药剂槽13的长度相同,所述横板的宽度大于所述药剂槽13的宽度。...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河道淤泥除臭管线,包括竖向淤泥输送管和横向淤泥输送管,所述竖向淤泥输送管和横向淤泥输送管之间通过第一弯头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淤泥输送管底部设有止回阀,所述止回阀的上端设有与所述竖向淤泥输送管相连的药剂输送装置,所述横向淤泥输送管的末端设有紫外消毒装置,所述紫外消毒装置包括紫外线发生器、紫外灯、淤泥输送凹槽,所述淤泥输送凹槽的两侧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长度大于所述横向淤泥输送管的外径,所述支撑柱的顶部设有挡板,所述紫外灯固定在所述挡板的下表面,所述紫外灯与所述紫外线发生器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道淤泥除臭管线,包括竖向淤泥输送管和横向淤泥输送管,所述竖向淤泥输送管和横向淤泥输送管之间通过第一弯头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淤泥输送管底部设有止回阀,所述止回阀的上端设有与所述竖向淤泥输送管相连的药剂输送装置,所述横向淤泥输送管的末端设有紫外消毒装置,所述紫外消毒装置包括紫外线发生器、紫外灯、淤泥输送凹槽,所述淤泥输送凹槽的两侧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长度大于所述横向淤泥输送管的外径,所述支撑柱的顶部设有挡板,所述紫外灯固定在所述挡板的下表面,所述紫外灯与所述紫外线发生器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淤泥除臭管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剂输送装置包括竖向药剂输送管,通过第二弯头与所述竖向药剂输送管相连的加药管,所述加药管位于所述竖向淤泥输送管内部,所述加药管包括开口向上的药剂槽,通过铰链与所述药剂槽相连的单向片开关,所述单向片开关能完全覆盖所述药剂槽的开口,且所述单向片开关与铰接相对的另一侧超出所述药剂槽的开口边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河道淤泥除臭管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剂槽开口的每一侧边顶部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单向片开关与所述药剂槽长度方向的一侧铰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丽丽刘宇程何小燕杨广财郭建彬胡金喜王晗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锦泰华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